【我们的节日·清明(风物)】:江苏以茶传递文化以叶打好乡村振兴“特色牌”

荔枝新闻 2025-04-03 19:40:50
【我们的节日·清明(风物)】:江苏以茶传递文化 以叶打好乡村振兴“特色牌”

我苏客户端2025-04-03

清明时节,大地回春,茶园新绿如洗,正是采摘高峰时。清茶一杯,不仅凝聚着清明时节的天地灵气,是不可错过的“春日限定”滋味,更见证着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精神传承。

清明风起,山峦回春,万物萌动,茶树也在微风中悄然吐露新芽。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在“鱼米之乡”江苏的碧绿茶田中,四处可见采茶工手指翻飞的身影。

江苏春茶品种丰富,苏州碧螺春、无锡毫茶、连云港云雾茶等各具特色。这其中,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南京雨花茶,以其形似松针、条索紧直的特点堪称特别。

“这有讲究,采的时候不能揪碎……”在溧水区晶桥镇芮家村南京盛峰茶业种植基地,采茶工张喜云正在忙 碌。每年3月中旬,她都会从老家安徽阜阳来到南京,只为这一季的茶香。

“起得早,我们五点钟就起来,有时候到地天还没亮,我们就在地里等着采。最早来这采茶我才十几岁,你看,现在我快50岁。”张喜云说。

雨花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初展,长度在1.5-2公分左右,芽和叶之间的角度呈15°左右,极为讲究。与天争时,是采茶工的使命,更是制茶师陈盛峰时刻牵挂的事。

陈盛峰介绍:“春茶讲究一个鲜。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积累了大量的养分,这个时候茶芽萌发以后,营养物质最为丰富,氨基酸含量最高,新茶喝起来感觉到非常的鲜爽,回甘度非常高。”

采摘后的茶叶经过几个小时摊晾,接下来便是陈盛峰的主场。随后,将摊晾后的茶叶放进锅内进行高温洗礼,这一环节叫杀青。通过高温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接下来,进入到造型工艺的关键一环:揉捻。随着嫩叶在陈盛峰手中旋转,茶叶颜色不断加深,从浑圆饱满变成笔挺松针。

陈盛峰告诉记者:“我们雨花茶的品质特征是4个字,叫紧、细、圆、直。你看我手法看似闲庭信步,其实我每一下都是有力度的。”

揉捻搓条后的茶叶随后被平铺在竹筛上,陈盛峰双手拿着竹筛一遍遍抖动,不时撩筛、飘筛,目的是将茶叶按照粗细、大小、轻重分类。

“我们雨花茶制作技艺的核心工艺,叫精制筛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机械化的取代,这道技艺已经失传了,只有在我们雨花茶还在保留着,它被誉为中国绿茶制作技艺的活化石。”陈盛峰介绍。

经过烘焙,6-8万个芽头,最终才制成一斤上好的干茶。雨花茶工艺之精妙、制作之细腻,可见一斑。冲泡后,香气清幽,回味甘醇。

雨花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六代,陈盛峰是第五代传承人。随着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陈盛峰的这一手绝活,如今也有近30个徒弟薪火相传下去。

陈盛峰表示:“任何的技艺的传承,尤其我们农业上面来说,是要耐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可以的。”

南京现有13万亩茶园,年产值近5亿元,带动3万茶农增收致富。春茶这张靓丽名片,也在带动着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每年清明时节都有上千名游客因寻访雨花茶来到晶桥。

陈盛峰说:“走进我们的晶桥雨花茶文化园,参观一座展览馆,了解雨花茶的前世今生,了解茶脉深厚绵延的南京。”

“一山二水七分田”,一方水土养一方茶。江苏地势低平,河湖密布,集合山、丘陵、海洋等多元地貌,不同地域的茶香里沁润着独特的山水气质,绘就了江苏特色的茶叶“山海经”。

“茶叶产区处于江苏的低山丘陵,主要是长江跟太湖之间,气温又比较适宜于生产名优茶,茶的内含物就相对来讲比较丰富一些,我们的加工水平也比较高,所以产品总体来说还是受市场欢迎。”江苏省茶行业协会会长管永祥介绍。

清明时节茶飘香。江苏以一杯茶的温度传递文化的力量,以一片叶的耕耘打好乡村振兴“特色牌”。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姜奇卉 孙昕 林若瑄 编辑/高若婷)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