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克萨斯在北美市场狂卖37万台、创下历史新高时,中国消费者却在社交平台刷屏吐槽:“这牌子是不是把中国当垃圾桶?”2024年的销量成绩单,把雷克萨斯在中美两地的“双标操作”彻底撕开——北美市场靠着大排量V6和硬派越野车持续封神,中国市场却只能靠ES“公路闪电”打折续命。从加价20万的土豪标配,到被国产新能源按着打,,这个日系豪车为何在北美封王、在中国摆烂?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曾经让中国土豪抢破头的豪华品牌,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销量对比:北美一骑绝尘,中国原地踏步北美市场:2024年雷克萨斯在北美狂卖37.96万台,同比暴涨6.7%,占全球销量的45%!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中国市场的两倍。RX、NX等SUV车型是绝对主力,配合美国人对大排量混动和皮卡的偏爱,雷克萨斯在北美堪称“日系豪华天花板”。
中国市场:全年仅卖出18.19万台,同比微增0.3%。看似“逆势增长”,实际是靠着疯狂降价换来的——比如ES直降9.5万、RX优惠10万,甚至被网友调侃“公路闪电ES现在成了打折王”912。对比2019年巅峰期的22.7万台,如今销量缩水明显。
雷克萨斯在中美市场的车型选择,堪称“双标教科书”:
北美宠儿:
IS后驱轿跑:2018年在中国停产,北美却持续热销,精准收割年轻用户对驾驶乐趣的需求。
GX硬派越野:美规版标配3.5T V6发动机+全时四驱,中规版却阉割成2.4T混动,被网友吐槽“越野变买菜”[citation:用户原文]。
RX/LX大型SUV:北美提供5.7L V8版本,中国市场连3.5L混动都难寻,全系主打2.4T和2.5L混动。
中国特供:
ES行政轿车: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加长版”,靠大空间和免费保养吸引中年用户,但动力被戏称“移动路障”(2.0L自吸百公里加速10秒+)。2024年ES虽拿下进口车销冠,但靠的是骨折价(裸车20万出头)。
新能源试水失败:纯电车型RZ续航拉胯(实际续航不到400公里)、车机卡顿,月销仅百台,完全打不过小米、理想。
北美:技术全给,价格厚道雷克萨斯在北美主打“高性价比豪华”,混动系统成熟可靠(如RX450h油耗仅6L/百公里),且价格比BBA低10%-15%。美国人买车看中省心耐用,雷克萨斯常年霸榜J.D.Power可靠性第一,自然吃香。
中国:傲慢与偏见的代价早年靠进口身份和加价策略(比如LM加价80万)收割土豪,但电动化时代彻底掉队:
智能化垫底:车机不如10万国产车,自动驾驶还停留在L2级别,被问界、小鹏吊打。
电动化龟速:2024年才宣布在上海建纯电工厂(2027年投产),比BBA晚了整整3年。混动车型油耗虽低,但国产插混(如比亚迪DM-i)早已实现“油电同价”。
未来悬念:国产化是解药还是毒药?雷克萨斯终于决定国产电动车型,但前景堪忧:
优势:降低成本(预计国产ES价格能杀到25万)、缩短交付周期。
风险:失去“进口光环”后,品牌溢价崩塌(参考国产后的沃尔沃)。且智能化短板不补,即便国产也难敌蔚来ET7、极氪001。
雷克萨斯在北美靠“务实豪华”成功,在中国却因傲慢(区别对待)与懒惰(技术滞后)陷入困境。若再不放下身段学蔚来的用户运营、抄理想的配置堆料,恐怕连“二线豪华守门员”的位置都保不住。毕竟,中国消费者早已过了“进口即高端”的盲目崇拜时代。
古-月
我们要限制排量,大排量车受国家法规限制,而美国不限制排量才是主因吧[呲牙笑]
Mr-Leung 回复 03-27 00:31
确实 丰田的3.5V6发动机其实很好 就是在国内很少[捂脸哭]
小蝌蚪
雷克萨斯怕美国,以最好的质量造车,但歧视中国,能这样理解吗?国人已经觉醒,中国汽车工业也发展好了,
风清扬
中国是环保的忠实执行者,世界环保看中国[笑着哭]
用户10xxx76 回复 03-28 12:24
多了解一下深度吧
用户13xxx09
100个买个四缸,我反正是不会做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