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龄段国少选拔队教练组:完善评估和选材体系

柳暗花明又一 2025-02-11 20:23:42

中国足球界最近做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尤其是针对青少年梯队的规划。

以前我们习惯了看到各种国少队、国青队、全运会队等多个年龄段的队伍活动,但随着U17世界杯和U17亚洲杯的周期调整,足协也在紧锣密鼓地重新规划这些队伍的结构,确保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不再断层。

这次变动让足协更加注重从小培养,尤其是在10岁以下的球员选拔上,大家都知道基础是最重要的嘛。

10年龄段国少选拔队的建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根据这套新系统,已经有多期集训安排,分别在不同时间段与城市进行,教练组也根据球员们的表现逐步调整了选拔标准。

今年的训练安排也很有意思,第一期集训是在3到4月,集训人数大约有37人,教练组都是本土的中方教练,之后还去了日本进行拉练。

第二期集训是在7月,人数减少到36人,由大卫带领,后来又去了韩国训练,并且最终从中挑选了28名球员。

而之后的训练安排也很密集,9月到10月,25名球员前往了法国的欧塞尔基地进行集训,再到10月和12月的西安与深圳集训,人数一直维持在25人左右。

说到大卫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也有些印象了。

大卫原本是拉玛西亚的教练,虽然他在国内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但他的执教风格却很有特色。

他特别强调“国少队DNA”,就是要让球员们在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成为最好的自己。

还有一个特别的点,就是他总是强调个人风格的培养,鼓励球员们勇敢地尝试,即使犯错也无妨,只要全力以赴。

像这样的理念,对于球员们的心理建设和技术提升,肯定是有帮助的。

光有理念可不行,实际的战术和训练安排才是关键。

在这些集训中,大卫及其团队不仅在提升球员的基本技能上做了很多工作,还在防守和进攻阵型上进行了不少变化,尤其是在比赛的实战演练中,大家可以看到球员们不仅仅是学会了技术,还懂得如何在场上运用这些技能。

而对于球员的选拔,足协也做了不少努力,尤其是在选材的体系上,采用了四大标准来考核球员。

首先是均衡性,要求球员左右脚要均衡,身体各部分要灵活运用。

接下来是多样性,球员需要适应不同场上的位置,不能局限于某个固定位置。

第三个是理解力,要求球员不仅仅要在比赛中拼劲力,还要能理解不同战术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能根据比赛的进展灵活调整自己的战术思路。

最后是凝聚力,特别是在遇到不利局面时,要展现出团队精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0年龄段的国少选拔队还去了法国欧塞尔集训,得到了中资俱乐部和法甲球队的支持。

在欧塞尔的基地,球员们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并且与当地的一些顶级球队,如巴黎圣日耳曼、兰斯、第戎等的梯队进行过四场比赛。

虽然这些比赛的结果没有详细披露,但通过这些比赛,球队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很多球员在战术和技术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10年龄段国少选拔队在过去一年的集训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也面临不少挑战。

通过这些集训的积累,教练组逐渐能更好地评估球员的能力,也在选拔体系方面做了大量改进。

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强化训练,优化选材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力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轻球员,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奠定更稳固的基础。

2 阅读: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