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难道雨水开始增多,是这样吗?
古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了清明时节,传统习俗是扫墓祭祖,人们心情惆怅,寄托哀思,此时,春雨绵绵到来,更加让人心情低沉。近期,大范围降雨出现,到底好不好呢?看看老祖宗总结的谚语就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e72a7e67e65dbf746c8b38bbbb159cb.jpg)
清明节,通常在公历4月5日前后,太阳黄经达15°时,也是农历三月节的起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植树节”,更是“祭祖节”等,清明不仅是古代历法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祭祖扫墓地的传统节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固定节日。
清明有三候:田鼠化为鹌,桐始华和虹始见。也就是说阳气生发,百鸟迎春,桐花盛开,春雨到来,长虹再现。那清明节前下雨有什么说法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6aa4f272fb7b167ef2271ba8716d22b.jpg)
近期,从明天开始,自西向东冷空气来袭,大规模降雨出现,甚至大雪纷飞,看看谚语预兆。
谚语:“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谚语是古代人们劳动实践的结晶,历经沧桑,不断流传。可以看出,在清明节前,迎来降雨天气,往往是春雨绵绵不断,预示着接下来的春天雨水多发,比较频繁,是个不错的预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9cafad9ee89fd34f30c598af586047f.jpg)
这次降雨,持续到清明节前后,影响范围比较广,看看对下一阶段有什么说法。
谚语这样说:“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看来预示着雨水多发,时间不短,长达三个月,相对于一个季度,粗略估计,到了到了夏至节气,也就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时候,当然,天气越来越热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5206068f391c6b617140d666deea6e3.jpg)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到了清明时节,农作物开始返青生长,如果春雨及时到来,自然是个好兆头,毕竟春雨贵如油,利于农作物健康生长,必将是个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