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鳄娱海棠
编辑 |鸣乔
前言
“每次走进那座商场,我都不禁有种穿越回过去的感觉。塑料门帘一拉开,满眼的老旧柜台和标价牌,好像一下子回到了我的童年。”这是一位年轻人在谈及她对国营老商场的喜爱时的一句话。
对于很多今天的年轻人来说,逛商场已不再是一种消费活动,而是一场与过去岁月的“对话”。而这些曾经在时代洪流中渐渐没落的国营老商场,突然间成了他们的“进货天堂”。
何为国营商场?
它们大多是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商业体,曾经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商场都是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地标性建筑,以“百货大楼”的形式存在。
这些商场经营着从衣物到日用百货、食品等多种商品,供应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所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后,这些商场逐渐没落,许多商场或被高档购物中心取而代之,或被商业化的潮流所冲击。
而如今,这些古老的商场却成了许多年轻人流连忘返的“消费圣地”。这些老商场不再是奢华的购物天堂,但它们却拥有着令今天的年轻人重新为之疯狂的魔力。
一线大牌、超高性价比
和今天年轻人常去的高档购物中心不同,国营商场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极致的“平价感”。
甚至许多商场里的品牌已经变得陌生,但质量却意外地好。
例如位于北京的华表商场,你能买到羊毛毛衣仅98元一件,加了鹅绒的棉服也只要158元。
和你在快时尚店里花四五百元买到的毛衣相比,这些价格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这里的衣服大多数成分都是真材实料的羊毛、羊绒、棉花等天然纤维,触感和舒适度都远胜一些现代商场里那些所谓的“快时尚”商品。
在这些商场里,标价单一,没有复杂的促销手段,所有商品都实行一口价。
销售员的态度通常也非常朴素友好,不会因为你“打个折”就面露难色。
这种直白的商业模式正好满足了年轻人对于价格和品质最直观的需求。
高性价比的“怀旧”消费
如今的年轻人,尤其是打工人,逐渐放下了追逐大牌、奢侈品的欲望,开始转向更具性价比的消费模式。
这种转变不仅源于他们收入的现实考量,更多的是对于“品质”消费的理性回归。
在过去,许多人会把攒下的钱去购买大牌包包、贵重手表,而如今的年轻人,却更看重商品的实用性与价格的匹配。
国营商场恰恰满足了这一点。比如你在国营商场里买到的冬季装备,无论是羊绒衫、棉衣、还是羽绒服,都有着相当不错的质量,但价格却比你在一些高端商场里看到的便宜得多。
除了价格的优势,很多国营商场的商品依旧保持着“时代感”。
它们的款式虽然不再是当今街头的流行元素,但那些极简、经典的设计依然保有强烈的魅力。
你完全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件穿上既舒适又耐看的毛衣,甚至可能和过去你父母那个年代的衣服风格一模一样。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怀旧是一种心理安慰,而这些“古老”的商品,带给他们的正是这种情感的连接。
没有套路的消费体验
这里的每一个商品几乎都没有复杂的促销活动,“满多少减多少”什么的完全不存在。这种简单直接的消费方式,给今天的年轻人带来了难得的清新感。
对于一些年轻消费者来说,他们走进高档商场时,往往会有一种紧张感。因为在那些地方,他们总觉得自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挑选、对比,甚至在不小心看到价格后产生一种“消费焦虑”。
而在国营商场,这种感觉完全没有,销售员通常都很友好,允许你随意挑选,不催促、不压力,而且价格透明,一眼就能看清楚。
有时候,这种简朴的消费环境让人感到放松,仿佛回到了过去那些简单而充实的时光。
甚至很多国营商场的售货员,都是从供销社时代就开始做销售的“老江湖”,他们熟悉每一件商品的细节,甚至能通过眼神判断出什么尺码的衣服最适合你,这种“传统”方式反而让消费者觉得更加温暖与亲切。
在今天的年轻人眼里,国营老商场的吸引力还不仅仅在于它的商品和价格,更在于它所带来的那份“历史感”和“情怀”。
这些商场虽然没有现代购物中心的奢华,但却深深承载了几代人生活的记忆,成为了“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许多年轻人在走进这些商场时,都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情感共鸣。
记得小时候的某个冬天,妈妈带着自己去买过年穿的新衣服,或者记得爷爷曾经带着自己买过几本漫画书。
时至今日,这些国营商场依旧在城市中心屹立不倒,仿佛一座座时光隧道,把年轻人带回那个物质贫乏、但精神充实的年代。
对于一些90后、00后而言,国营商场就像是他们的“时间机器”,在这里,他们不仅仅是消费商品,更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甚至与父母的青春岁月对话。
这种情感的连结,无疑是现代消费场所所不能提供的。
结语
在今天的消费主义环境中,年轻人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消费选择和压力。
各种商场的“套路”,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导致不少人反而失去了理性的购物心态。
而国营老商场的存在,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选择:一种更简洁、更实际、也更贴近生活本质的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