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考一次就能成功上岸,而有的人考了两三次连面试都没进。
大家都知道军队文职是全国性考试,与公务员考试一样,从报考到笔试、面试、体检、政审都是很严格的。这样看似很公平的考试,但是其中也存在了“隐形”不公平因素。
Part.1
招录条件带来的不公平
军队文职的岗位是由用人单位设定的,除了基本的要求,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有的岗位还设置了其他条件,比如,党员、毕业院校要求211、户口、军人家属等,甚至有的岗位设置的其他条件非常多,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是“内定岗”,大家也都了解,这里不做评论。
还有就是,找工作看专业,其实有的专业是很难就业的,而且军队文职更注重专业性。假如,你是学会计、管理学、英语等热门专业,自然选择的机会就多了,上岸的几率也更大。
但是,有的冷门专业比如:天文学、小语种学、园林等专业,想考上简直是太难了,在选择上就大大缩减了机会。
Part.2
家庭背景带来的不公平
听到这个词,不得不想到有的考生是通过家庭背景考上去的。现在这个时代仍然是拼爹的时代,家庭背景好的人他接受的教育、资源、机会都是比普通人强的,更容易考上也不为过。
比如,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和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城市,所接受的教育、环境影响等都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两种人的成长肯定会对性格、眼界、气质、自信心等带来不同影响。家庭条件好的人备考军队文职,甚至会花个十几万去报一个1对1辅导。
Part.3
思维能力造成的不公平
军队文职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人稍微一努力就考上了,这和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关,但不可忽视的其实是思维方式(对待问题的方式方法)。
Part.4
特殊人群可以加分的不公平
军队文职笔试对于特定人群会实行加分政策,加5到10分,不要小看这5到10分,往年就有很多人就差这5分就进入面试了。
根据历年公告,以下人群会享受加分政策:

Part.5
地域条件衍生的不公平
每个城市的考编人群都不一样,像南方的考编人群要比北方人少,考编人群最多的省份就是山东了,在这里考编,人家其他地方130分能上岸的,你可能要干到150+才能勉强进面。
再比如,报考边远地区、基层、二三线城市的文职岗位只需要120分就能进面,而报考繁华城市的岗位,150分进面都困难。
说白了,人都想往大城市考,人多了竞争就大了,所以,报考边远地区、基层、二三线城市的岗位要容易上岸,同样是考文职,差别怎么这么大啊。
Part.6
天生运气带来的不公平
不得不承认,有的人确实可以靠运气上岸,比如:三个人进面,其中有两个人都不去参加面试,只要你面试及格,那么,这个文职岗位非你莫属,往年还真有这样的情况。
当然,运气和实力都是不可缺少的,给了你机会,你却没有实力来展现自己,也是很难成功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很多不公平,每个人遇到的事,遇到的人都不一样,可能你在这件事是缺少那么点运气,但是属于你的运气迟到都会到来。
福祥里
除了十几万上补习班,其他加分项合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