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这句在中华文化中流传千年的箴言,如今却在现实的冲击下显得格外无力。
它承载着多少家庭的期盼,却又在多少家庭的悲剧中被无情撕碎。
北京通州区张辛庄村,85岁的老太太柴玉吉,她的一生一共生下了5个儿子。
这五个在她年轻时被视为“福气”的儿子,却最终让她在孤独和饥饿中走向死亡,尸体腐烂多日才被发现。[害羞]
01
从苦难到希望,再到绝望
柴玉吉的一生仿佛一部浓缩的近代史,她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经历过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也体会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物资匮乏。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她与丈夫老程的结合,曾为她带来一丝慰藉。
五个儿子的相继出生,更让这个家庭充满了希望,在当时“多子多福”的社会观念下,邻居们都羡慕不已,认为老程家“祖坟冒青烟”。
为了养活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夫妻俩也是起早贪黑的干活,家里有一点好东西也全部用在孩子们身上了。
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们的腰,也过早地带走了老程的生命,中年丧夫的打击尚未平复。
柴玉吉又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她最疼爱的小儿子,也因病去世。
接连的打击让柴玉吉身心俱疲,原本健壮的身体也落下了病根,命运的齿轮,似乎从未停止转动将她一步步推向深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个儿子陆续成家立业,柴玉吉也逐渐老去,她年轻时为家庭付出的一切,本应换来一个安详的晚年。
现实却远比想象残酷,她曾经视若珍宝的儿子们,并没有像她期望的那样,成为她晚年的依靠。
相反他们开始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赡养母亲的责任,曾经的“福气”变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柴玉吉的晚年,不是儿孙绕膝的幸福,而是孤独和饥饿的折磨。
02
一纸空文背后的利益纠葛
老五在世时,柴玉吉的晚年生活还算平静,他孝顺体贴儿媳也贤惠能干。
老五的意外离世打破了这一切,老五去世后,四个兄弟之间开始了漫长的“踢皮球”游戏,谁也不愿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
他们最初的想法,竟然是让老五的遗孀继续照顾柴玉吉,一个失去丈夫的年轻女人,独自抚养孩子已经十分不易,还要照顾一个年迈多病的老人,实在是有心无力。
为了解决赡养问题,几个兄弟签订了一份所谓的协议,一个人照顾母亲3个月。
协议中详细规定了看病、饮食等方面的细节,甚至精确到了金钱的分配。
轮流赡养,变成了争夺财产的“接力赛”,每个人都盘算着如何在自己的“值班期”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母亲的资源。
这份协议,注定无法真正保障柴玉吉的晚年生活,它没有考虑到老人的情感需求,也没有考虑到兄弟之间潜在的矛盾。
它仅仅是一纸空文,无法填补亲情缺失的巨大空洞,也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
03
人性的扭曲与道德的沦丧
在利益的驱使下,兄弟四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他们不再是血脉相连的亲人,而变成了为了争夺财产的竞争对手。
老大注重面子不愿卖掉老宅,老二则急功近利一心想把房子卖掉分钱,两人为此大打出手,老大被打进了医院。
老三心有不甘与老二再次发生争执,他们互相指责互相推诿,完全忘记了躺在病床上急需照顾的母亲。
兄弟之间的争吵,成为了柴玉吉晚年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儿子们,为了蝇头小利而反目成仇,心中充满了悲凉和绝望。
她不仅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还要承受来自亲生儿子们的冷漠和伤害,她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在绝望中苦苦挣扎。
四兄弟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对家庭伦理的践踏,更是对人性的扭曲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将亲情置之不顾,将母亲的生命视如草芥。
04
无声的抗议,猪食与死亡
在兄弟们无休止的争吵和推诿中,柴玉吉的生活每况愈下,她原本就虚弱的身体,因为缺乏营养和照顾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她无法下床无法自理,甚至连吃饱饭都成了奢望,兄弟们送来的饭菜,少得可怜而且毫无营养。
饥饿的折磨让她日渐消瘦精神萎靡,她曾经试图向儿子们求助,但换来的却是冷漠和敷衍。
绝望之中,她做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举动,她爬到邻居家的猪圈,吃起了猪食。
这一幕,是柴玉吉无声的抗议,也是她对命运最后的挣扎,她用自己的生命,控诉着儿子们的无情,控诉着这个社会的冷漠。
她曾经为家庭付出了一切,最终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她吃猪食的举动,不仅仅是因为饥饿更是因为绝望。
半个月后,邻居意外发现了柴玉吉的尸体,法医的鉴定结果显示,她是死于饥饿,胃里残留的只有未消化的猪食,这个曾经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生命,最终在孤独和饥饿中悄然逝去。
她的四个儿子,也因涉嫌遗弃罪被起诉,老大、老二和老三被判处两到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老四因为当时不在轮值期,逃过了法律的制裁。
他们继续争吵不休,甚至将老四也告上了法庭,认为他也应该承担责任。
他们争夺的仍然是母亲留下的那点财产,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的母亲,曾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为他们付出了一切的母亲。
柴玉吉的故事,是一个沉重的警示,它敲响了我们心中的警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养儿防老”这一传统观念。
我们需要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包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精神慰藉等。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柴玉吉的悲剧中汲取教训,加强家庭伦理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结语:
我们要让“孝老爱亲”的观念深入人心,让老年人能够真正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才能让“养儿防老”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成为一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现实。
信息来源:
央视网《今日说法》2010-6-1,四郎弃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