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甘肃《丝路花雨》剧组赴北京演出,演员问:带几天粮票?

世图说历史 2023-02-24 02:53:08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代表,来自甘肃的舞台剧《丝路花雨》是必不可少的。

《丝路花雨》自1979年首演至今,出访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2887场,观众超过500万人次,这些数据都是中国舞剧之最。

《丝路花雨》走向全世界,在当时对于我国意义非常重大,堪称改革开放以来的标志之一。本期我就简单跟大家聊聊《丝路花雨》的故事。

1979年9月,甘肃省歌舞团《丝路花雨》剧组准备赶赴北京,参加纪念建国三十周年文艺汇演。

剧组的演员们不知道这次出差需要几天,当时全国还是凭票供应制,要是没有带够全国粮票,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大家就问时任团长胡德汉带几天的粮票?胡团长认真想了想说:“带够一个礼拜的粮票吧。”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一次长达半年的奇迹之旅。

《丝路花雨》的构想始于1977年。

当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察组在董锡玖、史苇湘等专家的带领下来敦煌收集古代乐舞资料,整个考察组在敦煌临摹壁画,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敦煌舞姿图。

当考察组完成考察回到兰州的时候,董锡玖向当时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吴坚、副部长陈舜瑶介绍了考察成果,并向他们提出建议——要好好发掘莫高窟的舞蹈元素。

吴、陈二位也把考察组的话记在了心里。

1977年10月11日,甘肃省歌舞团新剧《骄杨颂》迎来专家审查,担任评委的吴坚、陈舜瑶认为如果照着他人旧路创作,还不如大胆创新,把敦煌艺术宝库发掘出来。

甘肃歌舞团于是派出精兵强将,赶赴敦煌去壁画中汲取营养。

1978年1月,剧组就创作了一个三幕五场的剧本,定名《敦煌曲》,通过唐代、清代、解放后三个时间段表现敦煌艺术。

但是本子有了,舞蹈却出了问题!

剧组从敦煌壁画中得到了许多灵感,但是壁画上的舞蹈是死的,是孤立的,孤立的姿势如何扩展为连贯的动作呢?

而且敦煌飞天都是以曲线飞在空中的,人的躯体真的能做出这样的动作吗?

摆在甘肃歌舞团的舞者们面前是一种前所未见的舞蹈语言。

舞蹈演员贺燕云成了编导的“小白鼠”,每天都会被按照壁画摆出各种舞蹈姿势,就为了找出敦煌的神韵。

在不断地摸索中,大家总结出了“S型”“三道弯”的规律。

在敦煌壁画里,舞女的舞姿都是静止的,静止的舞姿都讲究曲线,勾脚,送胯,扭腰,手势丰富,头颈别致,表情妩媚。

而舞蹈的动作过程也需经过类似S形的运动才能达到S形的造型。

以著名的反弹琵琶为例,这个舞姿来自敦煌莫高窟唐代112窟经变图中的伎乐舞姿。

壁画上的舞者单腿翘指立地,另一只勾脚抬腿,双手别在背后高举琵琶反弹,这是一幅绝美的舞姿图画!

但是要把这个浪漫的舞姿变成写实的舞蹈,简直太难了。

当年甘肃歌舞团舞者贺燕云回忆:

为了找到反弹琵琶的感觉,还要加上旋、跳、卧、蹲各种舞姿,另外还要和敦煌舞蹈S形的韵律贯通,我经历了“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体验,每次一练就是十多遍甚至几十遍,累得颈背发僵,胳膊抽筋,体重下降十多斤,最终完成了这个最具魅力和特征的敦煌舞段。

一种全新的敦煌舞蹈语言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诞生了。

但是此时的剧本却不能够连贯,于是剧组人员再次奔赴敦煌,向专家、当地百姓请教,重新理解敦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经过一年的努力,剧组重新扩充了唐代的情节,提炼出来了著名的画匠神笔张和他女儿英娘的故事。

神笔张和女儿英娘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又是有来历的,因此在剧中他们的故事非常真实。

神笔张的名字是敦煌研究者段文杰先生偶尔在壁画夹缝里发现的一串疑似画工姓名“张思义、连毛僧、史小玉”等;

而神笔张被迫出卖女儿的情节,也是来自敦煌遗书中的《塑匠赵僧子典儿契》、《女奴多宝卖身契》。

再加上波斯商人、山贼、节度使等角色,整个剧有了冲突,有了情节,整部剧一下子就活了起来。

1979年,《丝路花雨》来到北京参加全国汇演,在参加汇演的137台精品节目中,《丝路花雨》唯一被点名进入人民大会堂,在10月1日国庆节当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各国使节和首都群众,进行全本演出。

在千年前的古乐声中,在云蒸霞蔚的纱幕上,两位飞天女神,翱翔天空,洒下五色缤纷的花雨……

演出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在北京邀约不断,参加各类演出、座谈。

到了10月底,《丝路花雨》剧组还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作专场演出,在演出结束后文艺界领导们向全体演职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都交口称赞,久久不愿离场。

当时广东省委的领导也在京观看了演出,当时广州正在举行第44届广交会,广东领导于是邀约《丝路花雨》剧组南下,为广交会作闭幕演出。

广交会当时有来自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和官员数万人,他们看了演出后被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所震撼,来自甘肃敦煌的《丝路花雨》一下子获得世界知名度,成为“改革开放的报春鸟”。

1979年12月,《丝路花雨》剧组又受邀前往香港演出,一演就是15场,场场爆满,全世界媒体纷纷盛赞。

本来只打算出差一周,没想到一去就是半年。演员们一直在外回不来,连季节性更换衣物都没有,当时剧院只能派人将夏季衣物送往剧组,再将他们冬季衣物带回兰州。

此后《丝路花雨》成为了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多次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巡演,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也让敦煌文化再次享誉世界。

自1979年首演以来,舞剧《丝路花雨》先后赴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800余场,观众超过500多万人次,创中国舞剧之最。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丝路花雨》第六代“掌门人”:一生一部剧,此生足矣——中新社《丝路花雨》诞生记——甘肃日报从敦化壁画复活的神奇舞蹈——艺术评论 贺燕云敦煌艺术:从原生到再生——敦煌学研究

0 阅读:4

世图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