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八号甲首次发射将第二组国网巨型星座卫星送入轨道

角落里的搬运工 2025-02-12 10:06:19

2025年2月11日,长征八号甲火箭首次从文昌发射升空。来源:CASC

赫尔辛基——中国于周二早晨进行了长征八号甲的首次发射,将第二批卫星送入国家国网项目的轨道。

首枚长征八号A于2月11日东部时间凌晨4:30(0930 UTC)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在发射一个多小时后宣布发射成功,并透露有效载荷为低地球轨道(LEO)卫星互联网卫星(02组)。这些航天器被认为是国家国网(Guowang,SatNet)宽带巨型星座的一部分。

CASC最初并未透露此次发射搭载了多少颗卫星。首批国网组发射使用了更强大的长征五号B,搭载了10颗卫星。美国太空部队的太空域态势感知系统(U.S. Space Force space domain awareness)稍后将揭示与此次发射相关的多少物体进入了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卫星的大小、质量和能力等细节,以及卫星的图像,在两次发射后都尚未披露。这引发了对航天器性质和中国对名义上民用的国网项目计划透明度的质疑。

CASC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为周二的发射生产了卫星。国有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China SatNet)负责国网/SatNet项目,该项目设想在低地球轨道部署约13,000颗卫星。

长征八号甲

长征八号甲是标准长征八号的升级版本,首次亮相于2020年12月。它具有与原版相同的一级和侧助推器,但包括一个新设计的3.35米直径的氢氧二级,允许更宽的5.2米直径的有效载荷整流罩。

它的长度为50.5米,起飞质量为371,000千克,起飞推力约为480吨。

火箭可以将约7,0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7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SSO)。根据CASC,与标准长征八号一起,该系列提供5,000和7,000千克的SSO有效载荷能力,提高了中国发射卫星星座的能力。

长征八号最初计划作为可重复使用性的首次测试,保持侧助推器附着以调整发动机有限的可变推力能力以允许推进着陆。然而,该计划早已被放弃,CASC通过长征九号、十号和十二号火箭追求可重复使用的发射器。后者的可重复使用版本可能最早在今年亮相,尽管一月份的不确定垂直起飞和动力溅落测试可能会影响时间表。

然而,一次性使用的长征八号系列预计将为高频次发射活动做好准备,采用模块化结构,增加其核心和助推器阶段的YF-100发动机的生产,并在海南商业航天港设立专用发射台。这些火箭可能在发射中国的国网和千帆/Qianfan巨型星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二的任务是中国2025年第七次轨道发射尝试,也是自春节以来的首次。之前的发射中,第四批千帆卫星通过长征六号A从太原发射,长征三号B从西昌发射将TJS-14测试卫星送向地球同步轨道。

CASC尚未发布中国年度计划的概述,预计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发布。该国可能再次尝试达到约100次发射的目标,如2024年所定。

2025年的主要任务包括载人神舟二十号和二十一号任务、天舟货运飞船前往天宫空间站以及天问二号近地小行星样本返回任务。后者预计将在五月左右发射。

中国还计划在2025年推出多种新的长征火箭和潜在的可重复使用商业火箭。这些可能包括首次“低成本”货运任务前往天宫空间站。

1 阅读:135
角落里的搬运工

角落里的搬运工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