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历史,就会以什么样状态迎接未来。忽略时代大势而夜郎自大,必将落后于时代潮头;客观理性面对自身缺陷并博采众长,方可长长久久不断进步。
100多年前,中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历史转折点。在那段岁月里,一波又一波先进青年前仆后继,探寻各种可能挽救祖国之法。
可惜,一个朝代的兴衰,也并非几人之力可以扭转。李鸿章作为晚清大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也是前后奔走。他曾告诫后人:倘若想中国没有后患,那必须先灭其国。
多年后,我们没有灭掉别的国家,却依旧实现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对于李鸿章此人,历史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也算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难逃时代禁锢。
仕途之路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他的父亲李文安是进士,这为他日后步入仕途奠定了基础。在父亲的支持下,李鸿章自幼饱读诗书,对入朝为官充满了向往。随着年龄渐长,李鸿章的见识和学识进一步增长,他心中的为官之愿更为强烈。
因为爱好学习又头脑聪慧,李鸿章的学习能力很强。仅仅三年的时间,李鸿章就从举人考中了进士。他的父亲看到儿子如此有出息,心中自然是十分欣慰。
1850年,李鸿章任职翰林院的编修。官位虽小,但李鸿章并无怨言,他兢兢业业做事,心中认定自己将来一定能够出人头地。每天去翰林院工作的时候,李鸿章总能看到清政府的议事朝堂就在不远处。这种冥冥之中的指引和召唤,让李鸿章的官场之路走得异常坚定。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三十岁的李鸿章开始从军报国。面对使命的召唤,李鸿章毫不退缩,勇敢之前。他率领淮军与太平军作战,打了许多漂亮的战役。
如此,李鸿章的名号开始响彻朝堂。李鸿章的英勇事迹,被人们广而传颂,而他本人也得到了晋升,成为了江苏巡抚。这一次经历,让李鸿章如梦初醒。他觉得从军能够更快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很快,机会再度来临。李鸿章率军对抗捻军胜利后,一举取代昔日师傅曾国藩的职位,成为封疆大吏。如此风头,让李鸿章一时风光无限。可与此同时,清政府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短暂的“联日”思想那时,李鸿章敏锐地嗅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变化。再加上他从军打仗的经验,让他看到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迫切要求。李鸿章深知自己率领淮军能够势如破竹,与他们装备的先进武器有很大关系。同样,李鸿章也明白,技术的核心不能全部依靠外人,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先进技术。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带头创办了一批实业,比如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的举动,掀起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风潮。随后,李鸿章肩上又承担起了对外交往的使命。
作为一名外交官员,看清外部力量变化及对比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与中国颇有点同病相怜之苦,李鸿章也看到了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产生的变化。面对列强的入侵,李鸿章产生了联合日本一致对抗列强的想法。
当时的李鸿章认为,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以后,国内的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如果日本能够与自己站在统一战线,那说不动可以阻挡一阵列强的冲击。而且,日本为了提高国力,还往西方国家派遣了不少留学生。这种人才素质的提升,说不定也可以带动一下国内人才素质的提升。
不过,李鸿章虽然主张“联日”,但他没有忘记“防日”。李鸿章的对日观念是“中国暂未便派员久驻,日本近在肘腋,勇为中土之患”。从这句话不难看出,虽然李鸿章有暂时联日对抗列强的想法,但他还是看到了日本是以后中国的祸患的根本。
事实也证明,日本这个弹丸小国,确实野心勃勃。
“防日”主张李鸿章的“联日”思想在近代历史中昙花一现,转眼间就被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摧毁得消失殆尽。
看到日本的国力飞速提升,李鸿章开始坚定“防日”态度,并在与日接壤的地方设立了海防和塞防,以免日本从背后偷袭。
李鸿章很清楚日本对于中国的威胁,他曾明确表示:“海防一事,仅备日本,非为西洋而设。”“倘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先灭其国。”这里的“灭其国”,指的便是日本。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李鸿章的“防日”渐渐转变为了“制日”。虽然当时朝中有不少人高呼“东征日本”,但李鸿章深知两方力量对比,不可贸然行事。
可惜,日本渐渐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也看到了中国国内技术水平的底下。为了掠夺资源和土地,日本毅然对中国倒戈相向,加入了瓜分中国的阵营之中。
甲午战争的爆发,以清政府的屈辱战败而告终。这一次战败,终于让国人看到偌大中国的国力空虚。
而作为一名外交官,李鸿章只能代表清政府出面,签下这耻辱的战败条约。也是因此,李鸿章成为了国人心中的“卖国贼”、“历史的罪人”。可扪心自问,历史得罪人真的是他李鸿章一人吗?归根到底,是腐朽不堪的上层建筑的问题。
小结:李鸿章对于晚清政府的进步是有很大贡献的,但他无法以一人之力扭转清政府末期衰退的趋势,也没有相应的国家资本在谈判桌上与列强谈判。他的罪名,是替那个时代背负。
李鸿章的一生都在为清政府效力,他才华横溢,但他的思想难以超出时代的限制。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功过是非,我们应该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