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的首尔风雨不断,然而,比韩剧还精彩的剧情却发生在了韩国政坛:检方与警方的逮捕行动以失败告终,尹锡悦总统看似危在旦夕,却硬生生靠军方的“团宠护体”安然无恙。可这件事是真的吗?
一个民主国家的总统,竟然用军事力量抵抗司法?民众从愤怒沸腾到公开对峙,再到无处安放的情绪,围绕尹锡悦的这场戏码,究竟是会成为韩国政治史上的标志性时刻,还是又一场“内讧式闹剧”?
说到尹锡悦这个名字,可以说是近两年韩国政坛最具戏剧性的人物了。作为一个从检察官直接跳升总统宝座的人,他的硬核操作一向与众不同。而这次,他更是让公调处的逮捕行动变成了笑话。
1月初,本应执行逮捕尹锡悦的公调处本以为稳操胜券,毕竟前一天刚拿到了法院批下的逮捕令。然而开车到了青瓦台才发现,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抓捕,而像是一场守城大战。在总统警卫处的层层保护下,公调处行动彻底吃了闭门羹,而真正让人目瞪口呆的是,韩国陆军首都警备司令部的第五十五警备团直接介入,对公调处设下壁垒。你说说,这是在拍电视剧吗?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尹锡悦为何能调动军方势力?答案很简单:打铁还得自身硬!其实早在两年前,他就悄悄地在军方内部布了不少“棋子”。传闻国防部长金龙显对其特别“言听计从”,再加上陆军高层中存在不少尹锡悦的铁杆亲信,所以这次军方的介入也属意料之中。你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司法对抗?其实背后是政治与军事博弈的缩影。
除了军方的硬核加入,街头的民众戏码也堪称“狗血”。1月4日和1月5日,首尔街头彻底变成了“战场”。支持尹锡悦的人高举标语,喊着“维护正义,守护总统”。而另一边的反对者也不甘示弱,怒斥他是“践踏民主,动用军方的独裁者”。两边对峙得那叫一个针锋相对,甚至一度发展到身体冲突。
看着场面,谁能不感慨一句:韩国的民众真有“戏味儿”。可深究背后,其实这正是韩国社会撕裂的真实缩影。如今的韩国社会,民众在政治立场上的对立愈发明显,支持尹锡悦的人对他近乎“盲目信任”,认为他是清理腐败、带领国家走向繁荣的“掏粪工”。
而反对者则坚定认为,他是造成国家分裂、不顾民主的罪魁祸首。韩国社会学家赵一民曾表示,这种两极化的现象其实在文在寅时代就已初见眉目,而到了尹锡悦时期,则越发严重。“这是积累已久的社会裂缝,韩国人只不过借助尹锡悦这个契机爆发了。”赵一民说道。
戏剧性还不止于此。因为在总统失去职权的情况下,由代理总统崔相穆暂时掌控大局。而崔相穆最近简直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这次公调处的行动,原本是特检人员的最后通牒,“非抓不可”。可崔相穆始终没有明确表态,大多数时候都“打太极”。很多人指责他是“软柿子”,可实际上,他的不作为背后却是一场艰难的平衡。
从一个角度看,崔相穆必须维护政局稳定。尹锡悦的事儿要是闹大了,支持者一旦进一步“暴走”,那可不是砸车烧店就能处理的小事;另一方面,他又绝不能得罪检方和反对党,否则自己也会成为靶子。他这中间的平衡,稍微一歪就是粉身碎骨。这可能就是韩国政坛从古至今的一大难题吧:多条战线奔波,很容易脚崴摔倒。
这场纷争的高潮,自然还是弹劾庭审。从1月14日起,针对尹锡悦的弹劾审判将在法院展开五轮马拉松式庭审,而弹劾案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继续执政。很多人感叹,这个审判的意义非同小可。因为,这是韩国历史上第一次让现任总统亲自出庭接受弹劾调查。单从法律层面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但尹锡悦并非毫无胜算。他的支持者依旧占据韩国社会中相对稳定的力量,而本次弹劾案具体会如何判决,还得看法院是否会因为民众的压力而改变立场。有趣的是,专家分析指出,即便尹锡悦被弹劾通过,他也未必会立马离场,毕竟后面的政治斗争更加复杂,一场审判能改变多少仍是未知数。
最让人坐立不安的,可能还是来自外部的压力。1月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韩,这一动作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很多人注意到,布林肯的到访不仅与韩美同盟有关,也暗示了美国对于尹锡悦事件的态度。然而,美国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显然比较“低调”,既未对弹劾案明确表态,也没有为尹锡悦“保驾护航”。这和之前美国对韩国事务的强势介入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冷处理”背后,其实源于尹锡悦的亲美政策。尹锡悦的上台大幅摆正了与美国、日本的关系,他对美日的友好立场不仅赢得了一部分国际支持,也使得美国更倾向于让韩国内部问题“冷却”以便维稳。
从军方的介入到街头的对峙、从法院的弹劾到国际关系的微妙,这场围绕尹锡悦的风暴已经成为韩国政坛的焦点。但这风暴究竟会将韩国这一政体撕裂,还是为更深层次的民主改革铺平道路?没有人敢下定论。举国上下弥漫着一种“静待爆炸”的气氛,未来发展充满悬念。
至于结局如何,没有一场戏能提前写好剧本。而这就是政治的精彩和残酷之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