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驴草料青贮,冬季营养保障,山区地窖建设,粗蛋白含量实测

小锦养殖 2025-02-22 03:45:43

家养驴草料青贮,冬季营养保障,山区地窖建设,粗蛋白含量实测

在我国的一些山区,养殖驴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驴这种动物适应能力很强,耐粗饲,在山区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都能生存。它的肉可以食用,还能拉车干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养驴也有不少痛点,就像很多养殖户担心的,在冬季没有足够的营养草料供给驴,会导致驴生长缓慢、体质变弱。

在我老家河南的一个山区,有个王大哥家养了十几头驴。他们家以前到了冬天就发愁,干草料营养少,驴都不咋长膘。后来王大哥听说青贮草料不错,就开始尝试。青贮就是在合适的时机把新鲜的草料收集起来,通过发酵保存。这里面粗蛋白含量很关键,粗蛋白能让驴长得壮。他研究了30天,不断调整不同草料的配比,做了多种尝试。

南方的山区和北方有所不同,南方湿热。比如广西有个李大哥养驴,他的驴吃的是甘蔗渣青贮料。甘蔗渣当地很多,成本低。他发现这种青贮料,驴挺爱吃的,但在保证粗蛋白含量上,和北方用苜蓿青贮就有差别。北方有些养殖户用三叶草青贮,这种草在不同季节的营养成分也会变。

在山区建设地窖用来青贮草料也很有讲究。地窖得选地势高点、干燥的地方,防止雨水倒灌。我有个网友说他在山西的山区,他的驴场建了个20立方米的地窖,冬天的时候,青贮在这个地窖里的草料不会冻坏。而南方某山区养殖户建的地窖,因为地下水位高,就得特别注意防潮,在设计上就要考虑多通风。

再看不同品种草料青贮的粗蛋白含量差异。苜蓿是常见的优质草料,它粗蛋白含量能达到15% - 20%左右,在冬季能很好保障驴的营养。黑麦草呢,在生长季粗蛋白含量大概12% - 15%,青贮后也有不错的营养价值。还有多花黑麦草,它的粗蛋白含量14% - 18%,青贮后在冬季能让驴吃得健康。羊茅属的某些品种,粗蛋白含量在10% - 15%,虽然比苜蓿低,但是成本便宜,如果和其他高蛋白草料混合青贮,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紫花苕在生长旺盛时期粗蛋白含量能达到18% - 22%,青贮后对驴来说营养丰富。

在北方山区的养殖场,像内蒙古有的养殖场规模大,冬季需要大量的青贮草料。他们一般在草料收割前就开始规划。夏天种植适合的草料,像紫花苜蓿,等到9 - 10月天气合适的时候就收割然后青贮。这个过程中,草料的加工很关键,要切碎到合适的长度,方便驴采食。

在南方山区的小型养殖场景下,比如一户农家养了5 - 10头驴。他们会利用自家地边的荒地种些黑麦草。到了收割的时候,手工收割然后简单堆起来青贮。这种方式虽然没有大型养殖场那么科学规范,但也能满足驴基本的冬季营养需求。不过这样也容易出问题,像发酵不完全,导致草料的营养损失。

有个养殖户跟我分享,他刚开始青贮草料的时候,没有控制好含水量,结果草料发了霉。这对驴可不好,吃了这样的草料,驴容易生病。所以青贮的时候,含水量要控制在60% - 70%左右。这就像我们平时做泡菜,水分太多了就容易烂掉。

说到冬季驴的营养保障,这可是个长期的事情。不是说青贮好了就万事大吉。在3 - 6个月的时间里,都要关注草料的状态。定期检查地窖里的草料有没有变质,有没有异味。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时处理,不然驴吃了会生病的。

在山区建设地窖,要根据山区的地形来规划。如果是山地,地窖可以采用阶梯式建设。这样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方便管理。我在云南见过一个山区的驴场,他们的地窖就是阶梯式的。每个阶梯都有独立的通风口,冬天的时候可以保证每个部分的草料都有良好的发酵环境。

不同的青贮草料组合方式对驴的营养影响也很大。比如把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豆科牧草像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高,禾本科牧草像羊茅耐储存,两者混合。经过测试,这样的混合青贮料能让驴的粗蛋白摄入更均衡。

对于山区的散养驴来说,获取青贮草料的途径和时间也有特殊性。他们可能没有办法像养殖场那样大规模青贮。会利用农闲时间,在自家地里种一些黑麦草之类的短期草料,然后储存起来。这个储存时间可能就从10月开始一直到次年的4月,要保证这段时间内驴都有青贮草料可吃。

还有一些山区的养殖户,他们根据经验总结出了一个规律。一般来说,青贮草料在刚青贮好的时候营养价值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粗蛋白含量会缓慢下降。所以在冬季分批次取用青贮草料,让驴尽快吃完,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营养。

我在山东的一个山区看到一个养殖户,他为了提高青贮草料的粗蛋白含量,除了种植常规的草料,还种了甜高粱。甜高粱青贮后的粗蛋白含量能达到12% - 15%,而且甜高粱生长速度快,耐旱,在山区的表现很不错。

对于北方的养殖场,冬天的寒冷天气对地窖的保暖也有要求。有些养殖场会在地窖周围包裹一层保温材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草料冻坏,保证草料的品质。

南方的山区由于气候比较湿润,草料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受潮滋生细菌。所以在青贮的时候,除了控制好含水量,还可以在青贮堆上撒一些石灰,起到干燥和杀菌的作用。

从我的调查来看,不同养殖规模的驴场对青贮草料的利用方式和关注点也不一样。大型养殖场更注重科学化的管理和草料的营养搭配,他们会精确计算粗蛋白的含量。而小型养殖户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注重草料的易获取性和成本。

再看驴的生长周期,从幼驴到成年驴一般需要1 - 2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幼驴时期营养需求高,对草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要求也比较严格。如果在冬季不能提供足够的优质青贮草料,幼驴的生长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一个山区的养殖案例中,有个养殖户之前没有重视冬季的青贮草料营养问题。他家的驴到了冬季都瘦骨嶙峋的,而且免疫力低下,经常生病。后来在农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科学青贮草料,关注粗蛋白含量,经过一年的努力,驴的整体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建设山区地窖的时候,土壤的性质也很重要。如果土壤是黏土,透气性差,就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可以添加一些沙子或者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结构。我见过四川山区的地窖,就是因为土壤黏重,处理不好就容易积水。后来他们在地窖底部铺了一层砾石,做了排水管道,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青贮草料的过程中,发酵的时间也很关键。一般需要2 - 3周的时间。如果发酵时间太短,草料发酵不完全,营养不能充分释放,而且容易变质。如果发酵时间太长,营养也会流失。

对于山区的养殖户来说,草料的选择要结合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比如在陕西的一些山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就可以利用玉米秸秆青贮。不过玉米秸秆单独青贮营养不如豆科牧草青贮,但是成本低。如果和苜蓿混合青贮,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一定的粗蛋白含量。

有一个养殖户在网上分享他的经验,他说他在湖北的山区养驴。他发现不同季节种植的黑麦草,青贮后的营养含量有差别。秋季种植的黑麦草青贮后,粗蛋白含量比春季种植的高。这可能是因为秋季的光照和温度条件更适合黑麦草生长。

在冬季,驴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特殊。因为青贮草料含有一定的水分,驴不需要额外补充太多的水。但是如果水分摄入不足,驴也会出现健康问题。所以在北方干燥的山区,要给驴提供干净的饮水,南方山区因为气候较湿润,也要注意水源的清洁。

在山区,驴养殖的空间布局也要考虑到青贮草料的运输和管理。如果养殖场地分散,建设多个小地窖会增加管理难度。但是如果集中建设大地窖,又不方便各个放牧点的驴采食。所以要综合考虑山区的地形、养殖规模等因素。

从养殖成本来看,种植和青贮优质草料前期投入比较大。比如购买优质种子的费用,建设地窖的费用等。但是从长远来看,能为驴提供充足营养的草料,能提高驴的生产效率,降低疾病发生率,最终还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比如云南的一个山区的养殖场,通过科学种植和青贮草料,驴的肉质更好,在市场上价格也更高,三年内就把成本收回了。

山区的自然环境对驴养殖的影响很大。山区的植被类型、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驴的养殖方式和饲料的选择。我们要根据这些具体的情况,合理规划驴养殖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草料青贮和冬季营养保障方面。那在大家看来,山区的地形复杂多样,未来有没有可能开发出更适应山区驴养殖的新方法或者新技术呢?

0 阅读:0
小锦养殖

小锦养殖

科学养殖指南,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