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供电局:巧用科技手段织密清明防火“安全网”

天眼新闻 2025-03-27 00:41:08

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分析森林里线路运行情况。

清明临近,祭祀、烧荒等野外用火增多,山林火灾风险增大,给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带来挑战。为有效预防和遏制山火事件,连日来,南方电网贵州铜仁德江供电局积极创新,巧用科技手段,全面加强清明节期间的防火工作。

“以往人工巡线,不仅效率低、耗时长,对于一些地形复杂、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还存在巡查死角。如今,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预设航线对输电线路周边山林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该局线路巡视人员说道。

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开展线路清障。

通过无人机的实时回传画面,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线路周边的树木生长情况、是否有易燃物堆积以及有无违规用火行为等。一旦发现异常,能迅速定位并通知附近的运维人员前往处理。

除了无人机巡检,该局还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历年清明节期间的山火发生数据、气象信息、地形地貌等进行综合分析,精准预测哪些区域山火发生的概率较高,从而提前对这些重点区域加强巡查和防控,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工作人员用无人机巡视森林的线路。

同时,该局组织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配电线路通道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对线路周边的杂草、枯枝落叶、树木等易燃物进行仔细清理,确保线路通道畅通无阻,从源头上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还与当地气象、林业、消防等部门的联系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协同做好火灾防控工作。

工作人员用无人机巡视森林的线路。

通过在村庄、路口、林区等醒目位置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电力设施保护和森林防火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火护电的良好氛围。

据介绍,截至目前该局已累计出动无人机56架次,巡检线路长度达123.69公里,并处理隐患16处。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与传统措施相结合的防火举措,有效降低了清明期间山火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威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