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亿资金被顺走,美核导弹项目停摆,特朗普迎噩耗,中方持续领先

冷兵器世界观 2025-02-16 19:22:45

纵观美国近几年来在新型装备研发方面的工作,“顺利”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这不,现在连维持其全球“超级大国”地位的核三位一体都遭遇了挑战……

最新消息显示,由于预算超支高达81%,预计耗资将达到1400亿美元,美国军方已暂停了下一代陆基洲际导弹“哨兵”的研发。

这一项目的前景如何,何时重启仍然是未知数,需要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洲际弹道导弹作为核威慑的核心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拥有这种导弹的国家屈指可数,美国是其中之一。

现役的“民兵-3”洲际导弹虽然在冷战时期表现出色,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它逐渐显得过时。

尽管它有着超过13000公里的射程和强大的核打击能力,但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国际安全环境的需求。

“哨兵”导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上日程,它不仅是一种新型洲际导弹,还代表了一整套发射和飞行新系统。

然而,研发过程中的高昂费用却成了它最大的绊脚石。

“哨兵”导弹未来命运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政府是否愿意继续投入巨额资金。在历史上,这类项目要么被搁置,要么不断追加预算。

“哨兵”项目显然需要“烧更多钱”来维持下去,是否继续为这个项目买单,将考验美国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

当前,国际局势紧张,美国想通过开发新一代“哨兵”洲际弹道导弹来保持对中国的核威慑优势。

美国政府和军方中的一些反华强硬派希望这个导弹项目能具备强大的突防能力和灵活投送方式,以维持他们在核威慑方面的传统领先地位。

然而,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似乎是一个空中楼阁,因为进展不顺,项目已陷入停滞。

有媒体甚至预测,“哨兵”导弹可能会被推迟十年以上,2045年前能否部署还是未知数。

与此同时,中国在过去几年凭借完整的工业和技术体系快速追赶,不仅在常规装备上实现了质与量的突破,还在核武器和远程战略打击能力上不断取得进展。中国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已经完成部署并开始量产。

过去十多年,中美在某些军工项目上的发展轨迹显示,美国起初领先,但中国后来居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美媒指出,中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东风-41和东风-31AG等武器的研发和部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核工业链条,以及科研和产业之间的高效协同。

而美国则面临“去工业化”的困境,工厂外迁、技术工人减少、制造业空心化等问题严重。

要想重启核项目,必须恢复核原料生产和升级设施,这不仅耗时耗资,还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因此,美国在短期内面临很多困难。

近年来,美国在追求盈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将本土制造业和基础建设外包,导致如今面临严重的工人短缺和技工断层问题。

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军工项目难以顺利推进,因为人手不足、管理混乱,以及配件和技术对接不畅。

而那些希望通过恢复制造业和刺激基建来增强军工实力的政客,也面临着国内社会问题、金融动荡和两党内斗等诸多障碍。

特别是在国债高企的背景下,很难调动数千亿美元的预算来优先发展核力量。即便急于增加军费实现对华核威慑,也难以重现昔日的领先地位。

这个世界,总归还是讲究实际条件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五角大楼资金使用不透明问题终于是引起了特朗普的注意,他找来了马斯克,让这位充满干劲的亿万富翁来审查美国教育部和国防部的财政。

特朗普希望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财政审查,挖出可能被欺诈和滥用的数十亿甚至上千亿美元。

马斯克领导的团队已经指出,每天大约有超过10亿美元(相当于73亿人民币)的可疑支出被发现,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对此,马斯克公开了一些令人咋舌的“奇葩”支出,比如有人居然在150岁时还拿着社会保障金,显然有人在侵吞公款。

在马斯克的“火眼金睛”之下,国防部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美国军事项目超支早已不是新闻,背后的腐败和浪费层出不穷。比如哨兵洲际导弹项目,这种工程往往容易超支,因为拨款多到让人眼红。

因此,马斯克的调查可能会揭开五角大楼隐藏多年的黑幕,冲击力不可小觑。

话说回来,美国军事项目超支几乎成了一种传统,毕竟巨额拨款让人难以抗拒,哨兵洲际导弹计划也不例外,腐败和浪费在所难免,所以项目超支停摆只是时间问题!

0 阅读:8
冷兵器世界观

冷兵器世界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