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问

新快报 2023-08-27 01:11:02

■杨之光美术《生命基因》项目 课程学员作品《核污染的海洋生命》

上世纪70年代,林散之的书法力压日本书坛,让他们再次看到作为书法的发源地,中国书法家的艺术修养。实际上,在此前的上百年,他们早已通过杨守敬深入了解到了中国书法,并潜心修为,更追捧明末清初王铎书迹,但在他们自鸣得意的时候,估计也不曾想到,在当时的中国书坛,依然有着如林散之这样的大家,看了林散之的书法,他们留下了“草圣遗法在此翁”的评价。

除了林散之之外,在当时的书坛中,也有不少为人称道的书法家,例如舒同、邵宇、启功等,来自广东的更有麦华三、容庚、商承祚等。日前逝世的沈鹏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为此,也不免让人发问,老一辈的书法家逐渐离去,他们除了留下作品,是否也应该有一些启示?当代的书法应该具有怎样的担当?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这一期,藉缅怀沈鹏先生仙逝之机,一同勾勒当代书法的思索点。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陈金章 梁世雄 刘斯奋 许钦松 梁 江 陈永锵 方楚雄 林淑然 张绍城 卢延光 周国城 李鹏程 许鸿飞 汪晓曙 卢德平

■统筹:李世云

■采编:潘玮倩 梁志钦 曾贵真 邱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