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最多再吃三年,不出意外的话,之后就吃不着桶蒸糕了。”
阿小弟桶蒸糕的老板罗师傅对来店里的客人说道。
这家坐落在上海沪闵路2680号的桶蒸糕店铺,是阿小弟桶蒸糕的现地址。
从新苗路到乡下自家门店,再到颛桥老沪闵路,直到现在的店面,这家开了有20年的传统糕店已经积攒了一批忠实的老主顾,桶蒸糕店搬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就是难舍桶蒸糕的“老味道”。
阿小弟桶蒸糕,也算是“糕香不怕巷子深”。
2013年,因为坚持使用手工传统制法,阿小弟桶蒸糕入选上海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两年后,又被列入上海市非遗名录。
顶着“非遗”的光芒,年轻人也纷纷来阿小弟桶蒸糕打卡。
没有技巧,都是诚意
在沪闵,年轻人跟着导航,有时也要绕个大圈才找到园区里的阿小弟桶蒸糕;可要问起“阿小弟”,说不定就被热情的当地街坊亲自领到店。
不过,阿小弟桶蒸糕的手艺传承人不是今年已过60的老板“阿小弟”,而是老板娘宋爱华。
宋阿姨从小就爱围着灶台看外婆、妈妈做桶蒸糕。蒸好的糕,放在灶台边上,还没来得及被大人端上桌,就被宋阿姨偷偷扯下一小块,顾不上烫,赶紧就往嘴里送。
一开始,宋阿姨和丈夫在颛桥镇开的小食店只卖锅贴、生煎。有次,家里人想吃桶蒸糕,可没地买,宋阿姨就试着做,没想到一试就成功了。
街坊邻里听闻这有家能做出颛桥桶蒸糕老味道的小店,就纷纷下单,后来宋阿姨只得停了“主业”,专攻“副业”,做起了桶蒸糕的生意。
人们在宋阿姨做的糕里,吃到了 “妈妈的味道” “外公的味道” “老味道”“小时候的味道”……
宋阿姨却说,这桶蒸糕里没有技巧,都是真诚。
从选米选料、泡米、磨粉、过筛、拌粉、醒粉、铺料、上锅蒸……看似简单的每一步都要经过宋阿姨的严选,罗师傅的监督。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尝试,宋阿姨和罗师傅心里早有了一幅全国食材地图:糯米、粳米要用江苏的,核桃则要选云南的,红枣还属新疆的香甜 ……
糯米和粳米要先浸泡、晾干后,再送去合作多年的轧米厂磨成粗粉;多少糯米,多少粳米,混合两种米粉要按宋阿姨的比例来,乱不得。
蒸之前,要将粉块搓开,一遍一遍过筛,这样出来的糕口感才能既松软又细密。
拌入糖的米粉要醒足,多长时间才够?得看气温,天气冷,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些,一般都要三四个小时,待到糖融化,水分产生,就可以装桶蒸。
一层米粉、一层白糖,依次铺入木桶中,轻轻压实,盖上木桶,整个放入锅中,大火蒸;倘若图快,一下装满桶,那将会得到一桶夹生的糕。
木桶必须使用苏州的杉木桶,这样蒸汽升腾时,木桶吸收多余的水分,出来的糕才能自带独特清香。
等底层蒸糕有八九分熟了,再一层粉、一层糖,撒4遍,用小竹片轻轻推平表面,上锅继续蒸。
锅里的水必须得干净,不能带一丁点儿油花;火嘛,得先大火,再调小些。
就这样遵循简单的每一步,20几分钟后,一个直径30厘米,高10多厘米,白胖松软又劲道的基础款——白糖桶蒸糕,就蒸好了。
趁着热乎,将其倒扣在台面上,用棉线绕一圈,分离蒸糕和木蒸架,再往糕面上均匀洒上糖水,这样冷却后,米糕表面也不会变硬。
除了白糖蒸糕,店里还卖红糖的、核桃红枣的、蜜枣的、赤豆的,一共5种口味,有大小蒸糕两个尺寸,大的按斤卖,小的论个卖,丰俭由人。
“小时候的味道”&“糯叽叽的天花板”
江南地区,人们擅于用米制作各种糕点,也懂得欣赏米蒸糕的味道。“糕”音同“高”,“过年吃糕年年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
从前,桶蒸糕在颛桥镇是逢年过节、或者街坊四邻哪家盖房子上梁时,哪家操办红白喜事时才能吃到的。
如今,桶蒸糕订单最多的时候,让阿小弟店里每个人忙得脚不沾地的时节也是重阳和春节。
平日里大多数老顾客吃的是糕,吃的也是回忆。
只是回忆不尽相同,有人想起了儿时窄窄的弄堂里邻居家灶台上的缭绕蒸汽,有人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有人想起了自己的外公 ……
十几年前还在乡下做桶蒸糕时,罗师傅就遇到过一对老夫妻,吃了别人送的米糕,觉得这味道和母亲做的一模一样,就照着包装上的地址一路寻到店。
那天,这对老夫妻特意一大早从宝山坐公交过去,没想到走错了路。到店里时,午时已过,店里一块糕都没剩,炉火也关了。
老夫妻来一趟不容易,罗师傅宋阿姨不忍心让他们失望而归,当下重新开火铺料装桶,为他们蒸上一桶米糕。
等不及回家细细品尝,老夫妻俩就在店里趁热切块吃了起来,蒸糕香糯松软,有点儿劲道,却又一点儿都不沾牙,吃一口,满嘴都是米糕的清甜。
“老夫妻两个开心的不得了。”罗师傅掩不住笑意地说。
光顾阿小弟桶蒸糕的,百分之八十都是老主顾。有位老顾客就因为妻子在这糕里吃到了“外公的味道”,就跟随“阿小弟”十多年。
他妻子是宁波人,小时候家里的蒸糕都是外公做的。外公走后,家里其他长辈也不会做这种糕,直到遇上阿小弟桶蒸糕。
这次“阿小弟”搬了新店后,他从老北站坐地铁,出了站又一路走来,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新店。
好在提前预订了,一到店里就能装上一块十斤的核桃红枣米糕,可以回家交差了。
原先住在店铺附近的邻居,后来因为拆迁或随子女搬到了别处,可不管搬去了青浦还是宝山,每年春节前他们总会来到店里买桶蒸糕,有些人一买就买上十几二十桶,分给亲戚朋友。
阿小弟桶蒸糕入选非遗项目后也吸引了不少新顾客。
在年轻食客的眼里,桶蒸糕是“魔都糯叽叽的天花板”,没有科技与狠活,吃的每一口都是实实在在的糯叽叽的美味。
不同于崇明糕,也区别于糯米糕,桶蒸糕因为粳米的参与,形成了特有的韧性。宋阿姨根据年轻人的口味,也减少了白糖的量,吃起来甜而不腻。
加了辅料的桶蒸糕,所有的配料都很新鲜,核桃的又香又甜,口感丰富;赤豆浓郁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蜜枣蒸糕饱满细腻……每一口都有料,每一口都香甜,越嚼越香。
新客户群体也不局限于江浙沪,订单从各地飞来,北京、安徽、四川、海南、内蒙古……,做好就发空运包裹过去,有时候运费都比蒸糕价格高。
传统美食,传承难
可如今,尽管阿小弟桶蒸糕背着非遗的金字招牌,但也身处“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宋阿姨和罗师傅也着实无奈:老一辈没人做,新一辈不会做,也不想做;干这个太辛苦,别看生意火爆,实际上赚不了多少钱,能保本都不错了。
餐饮这一行,表面光鲜,实则甘苦自知。
只要开门做生意,宋阿姨和罗师傅凌晨两三点就得起床,在厨房里忙活七八个小时,老主顾们才能一早就吃上最新鲜的桶蒸糕。
逢年过节,四五百个蒸糕的订单,凌晨一点多就得起身,晚上只睡一两个小时。平均下来,一天起码要工作20个小时。
厨房里一开炉子就水汽氤氲,自然更热些。冬天还好,夏天就受不了,室内常温都有三十多度,炉子一起,蒸汽升起,直接窜到四十多度,热的不得了。
所以七八月份阿小弟桶蒸糕是不对外营业的,一来是因为夏天桶蒸糕的订单本来就不如过年过节时的多;二来米粉在高温下很容易变质,不适合蒸糕。
每月店铺的开销也大得惊人,单单房租就两万多,一年下来租金这项就要30万。有一年,年前旺季时,电费就用掉了2万多块。
所以小店看似生意红火,接单接到手软,可每月的房租、水电、人工等杂七杂八加一起,一结算,有时居然还亏了些。
宋阿姨曾经有意培养家里的小辈,让他们学习桶蒸糕技艺,可这技艺虽不难,学起来却还是吃力的,加上又不能赚大钱,最后都没坚持下来。
前几年,宋阿姨和罗师傅想趁着老店面租约到期,索性关张,平日吃穿用度靠自家商品房的租金,省省也够用,没事在家还可以逗逗孙女。
可这两人最终还是放不下老顾客,又签了五年的租约。
罗师傅这样安慰宋阿姨,就当做每年给他30万买股票了,他争取保本,最好能小赚。
宋阿姨也觉得,每天有事可干,感觉也蛮好的,每天围着灶台转,就当锻炼身体,活动活动筋骨了。
不过年纪上来了,宋阿姨和罗师傅也不知道还能再做几年桶蒸糕。罗师傅有时会对店里的顾客说:“你们再吃三年,三年之后,我们就不做了。”
这可急坏了热爱桶蒸糕的饕客们,有网友给他们出谋划策,比如,给中小学生开非遗课,让孩子爱上桶蒸糕,桶蒸糕就有希望传下去。
桶蒸糕之于“阿小弟”的新老顾客,已不再是单纯的果腹作用,更多的是一种回忆、一种思念、一种传承……
有糕可吃的日子里,藏着人间烟火和无尽的欢喜;有糕可吃的日子里,就能与过去的一切,一次又一次地相逢;就算行走千万里,也忘不了这“乡愁”。
为了往后一次次的重逢,祝福“阿小弟桶蒸糕”后继有人,让“老味道”重焕“新活力”。
----END----
悟德
上海郊区民间老宅几乎家家会做,不用担心
小刀
没那么复杂 以前家里自己每年做的 专门有个石磨用来大米磨粉 连豆沙都是自己蒸赤豆做的 很多传统小吃没有那么邪乎 做法都不复杂的 只不过现在人没空去弄了 年轻人觉得新奇了
肿足骑士
说到底,还是房租贵啊。
用户17xxx51
小时候,外婆家一直做的蒸糕,郊区人民必备技能。现在就是找不到地方磨粉,这种糕要磨粗粉。有的崇明土特产销售点,喜欢把这种叫做崇明糕,时候错误的。崇明糕热的时候又糯又粘,冷的时候极硬,半透明状。
uctime
在老区小巷子或者菜市场租店,
用户15xxx57
农村家家都会做,年轻人都不爱吃,老人才喜欢吃
用户16xxx12
古镇里多的事[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