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88》第3集有钱无罪无钱有罪剧评,如何帮助弱者?

木田之光 2025-02-17 21:44:29

《请回答1988》第3集,一直有看,但是一直没看完。今天总算是把这一集的最后二十分钟看完了。

这么看来看去,差不多快4年了,前面的剧情至少看了三遍以上。但是时间一长就忘记了前面的剧情,于是今天再次从头看起。

先说爱情。这一部穿插了德善的感情戏,不过与本集体主题“有钱有罪、无钱有罪”无关。

1988年夏天,德善开始了和善宇的爱情。

先是在餐厅吃饭时,善宇一直注视着德善,德善的两个女同学就八卦了起来。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德善的心里还是把善宇记住了。

随后,善宇多次找德善。德善在见善宇前,还特意化了妆。后面为了躲避主任的追查,德善和正焕面对面挤在一条窄窄的小巷子里,在这样一种紧张而又实质的身体接触中,德善和正焕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究竟是选择从灵魂出发的爱情,还是选择从身体出发的爱情?这个问题摆在了观众的面前,也摆在了德善的心里。

回到“有钱无罪、无钱有罪”,这一主题应该是与当时的新闻有关。新闻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有钱的人,做了什么事都是没有罪的;没有钱的人,做了什么事都是有罪的。

新闻里发生的事情与金家和成家似乎没什么关系,却是一个道理,两种表现。

金家是有钱人,但是一夜暴富的金成均总是买一些廉价的衣服穿着,一点也不像个土豪应该有的样子,总被老婆指责。但是金成均并不为之所动,仍然保持简朴的穿衣风格,始终穿着他那件家里困难时的背心。

此处暗含的主题是:虽然有钱,但是穿着廉价的衣服并不等于有罪。因为有钱无罪,所以穿着廉价的衣服,或者说仍然固守过去的简朴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种罪。

而成家却没钱。德善要去参加实习旅行,但是没有钱。这里就有了“无钱有罪”的最初含义。因为没有钱,东镒实际拿不出钱来让德善去参加实习旅行,因为让没钱的德善去参加实习旅行,成了一种有罪的行为。

这一有罪的行为并没有就此停止,从德善在火车上丢了昂贵的相机,到德善参加实习旅行其实是为了拿到比赛奖品随声听,以及后来德善回家后被妈妈追着打等事情上可以看出,这一切虽然不是很重要,但是因为成家穷了,于是德善的所作所为成了罪行一样。

但是,本剧集的闪光点在于,为什么金成均有钱了仍保持简朴的生活,是因为他在周济他曾经的穷朋友。这个穷朋友曾经在金成均穷困潦倒的时候特意来看望他,在离开前悄悄送给金成均老婆五万韩元。

如今金成均富了,并没有忘记这个穷朋友。他买的这些质量一般的衣服正是从这个朋友那里买过来的。

这里面有两个人情高光处,一是金成均明知这衣服质量不行,仍然从朋友那里购买,把资助朋友做到“润物细无声”,仍然尊重朋友,而不是将钱直接送给朋友,以避免侮辱朋友。

二是金成均虽然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很温暖。无论妻子如何指责他,他仍然坚持以他自己的方式支持朋友,以表明,他本身对友谊的看重,远远重于妻子每日无休止的唠叨所带来的烦恼。

金成均有了钱,但是却不乱花钱,而是将钱用来周济朋友,做到了真正的“有钱无罪”。另一方面,就算是金成均的妻子虽然指责丈夫不会花钱,但是当遇到成家有困难时,也即德善旅行需要钱时,虽然德善妈妈没有明说,但是金成均的妻子猜到了,于是主动在深夜送来玉米。玉米中悄悄放了钱袋。这一幕着实让我感动。

另一边,成家虽然没有钱,但是成东镒常常说的一句话是,“越是困难越互相帮助”。

他经常在下班回来时吃饭时,遇到卖东西的老奶奶。看到老奶奶的东西卖不出去,于是东镒主动买下,虽然他没钱,但是他比老奶奶生活要好。

所以不管是有钱的金家,还是没钱的成家,都是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且这样的帮助很巧妙,不是直接送钱,而是采取了让人易于接受的形式,充分照顾了受资助人的自尊心。

这集故事里面还有两个关于教育的细节,一是德善丢了相机以后,班主任打电话给德善妈妈时,说“这不是一辈子才有一次的实习旅行吗?可不能给孩子带来充满恐惧和恐怖的实习旅行。”

第二个细节处是,成晚霞在学校里做了错事,当成晚霞向父亲道歉时,作为父亲,东镒对成晚霞说,“男子汉淘气一点怎么了,给你吓成这个样子?没关系,挺起腰杆。”

这两个细节都是一致的,就是在孩子做了错事时,父母的表现是对孩子的爱,不指责孩子,反而要孩子不要担心,挺起腰杆。也就是说父母并不默认孩子是坏的,而是默认孩子是善良的,坚决站在孩子一边,将温暖与人性之美展现在孩子面前。相较于批评为表层仇恨为底层的教育,爱的教育更重要、也更能温暖人心,最终产生正面价值。

无论是困难的人,还是未成年,都是弱者。帮助困难的人,要帮得体面,内心世界必须是良苦用心。而对于犯错的未成年,爱的教育优先于批评与指责。有同理心很重要,而如何更好地帮助人,却永远离不开爱。

(木田之光写于2025年2月15日和16日)

0 阅读:0
木田之光

木田之光

原创时评、杂文、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