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舞台上,工人们忙碌地搬运着道具,完成了场景搭建;工作人员手持对讲机,正就道具的位置、安全隐患等细节进行最后一次的排查。后台化妆间、候场室聚集的演员,正屏息等待着上台的时刻;场内不断涌入的观众人流也预示着演出的临近。摄影、机位调整完毕,灯光、音响调试完成,一切已准备就绪,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大幕即将开启!
为了全面彰显国家精品舞台艺术的魅力,弘扬先进优良的思想精神,2020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重磅推出节目《大幕开启》。
作为"致敬新时代"的特别系列之一,《大幕开启》以幕为介,突破了实体舞台的区域性限制,将镜头聚焦于台前幕后的故事,面向广阔的观众群体,全方位展示了精湛的艺术水准以及精深的思想理念。节目富有革新性的创意设计,不仅促进了优秀文艺成果的传播,也从思想层面传递了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内核,用艺术滋润百姓生活,上演了一出鲜活的思政课。
沉浸访谈 凝聚共识"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是永远的爹娘",一曲《等着我,亲爱的人》终了,大型原创民族歌剧《沂蒙山》顺利落幕。而经由主持人张蕾的登场,节目《大幕开启》第一期也在9月20日19:30正式拉开了序幕。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取材自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讲述了军民同甘共苦的动人故事。舞台通过精良的编排,配合细致的道具、壮观宏伟的布景与演员杰出的演绎,高度还原了山东当地的民族地域特色。该歌剧将沂蒙精神作为艺术核心,是一个艺术观赏性、思想深度俱佳的优秀舞台作品,值得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剖析。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大幕开启》才将其选为第一期的开篇力作,旨在围绕"沂蒙精神"这一思想核心,面向观众,开展生动的红色主题教育。
节目采用了真人秀式的幕后记录,用写实的镜头传递出真实的幕后信息;以实景沉浸式的围炉访谈,将台下的观众邀请到台上,与演员、主创进行零距离接触,突破了常规意义上舞台所设置的界限。创新的节目内容设置,不仅凸显出优秀艺术作品的珍贵,也通过深度解读,赋予了作品本身更丰富的意义,在观众、剧迷心中,植下"沂蒙精神"的种子。
在气氛热络的围炉访谈中,面对剧迷的提问,总导演黄定山用"大悲大喜"一词高度概括了《沂蒙山》全剧的叙事结构,对洞房之时传来开战消息的开场剧情,进行了专业的解答和剖析。喜庆的洞房与不幸的战争相结合,从一开始便为故事奠定了悲喜交加的情感基调,通过与导演的交流,观众也获得了更专业的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在采访过程中,观众们还得知了不少幕后趣事。作为湖南人的演员王丽达老师,为了更好地塑造海棠这一角色,贴合山东女人的民族特征,王丽达老师搜集了大量的前期资料,包括以前的山东女人会利用头油来纳鞋底这一细节。
而在主持人张蕾的探访下,壮观的群山道具脱离舞台的灯光,通过写实的镜头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个高度9米,可以360度旋转的庞然大物背后,是工作人员力尽还原真实场景的用心,也留下了所有演员辛勤的汗水。
于"舞台"之外的故事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也为作品的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像歌剧《沂蒙山》这样优秀的艺术作品值得被反复鉴赏,《大幕开启》通过零距离访谈的方式,从多个层面对作品进行剖析,既有专业化的深度解读,又彰显了艺术工作者对精品的追求与匠心。
优秀的艺术表演能引发观众内心深层次的共鸣与感触,源自生活的艺术具有高度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节目借由舞台艺术的感染力,通过对话与广大群众在精神层面达成了共识,更有效得传播了红色革命知识,弘扬了爱国主义情怀。
情景式演绎 情感加持如果说围炉访谈是一种现场观众与主创间的宴席,那么节目中的另一个亮点板块——情景式的剧情再现,就是对包括荧幕前的观众在内的一场艺术馈赠。倪萍老师深情的剧情讲述,辅以群众演员在场景中的同步还原,让所有人都置身于故事情境中,在立体化的呈现中收获极佳的观赏体验。
"世间还有这样的情,世间还有这样的义,有情有义的启蒙儿女,以这样的壮举,让山河为之屏息,让天地为之动容。" 倪萍老师声色并茂地讲述着村民九龙叔抢下八路军伤员的军帽,慷慨就义的故事,在回顾这个名为"崖洞义胆"的情节时,倪萍老师眼角里闪着泪光,包括主持人、演员在内的全场人员也一道陷入了感慨万分的悲情时刻。
当故事的讲述接近尾声,海棠失去了至亲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他们一家三口从来就没有分开过",倪萍老师近乎嘶吼的演绎,将积攒的情绪在顷刻释放,也把观众的情感带向了高潮。
在详尽、生动的回顾与再现之后,歌剧《沂蒙山》早已超脱于作品本身,蕴含了深厚的情感积淀,观众的理解也从艺术层面上升至精神领域。区别于单纯的故事背景介绍,节目采用围炉访谈和戏剧式再现等创意环节,对歌剧《沂蒙山》的故事背景进行深入阐释,彰显歌剧中的艺术内涵的同时,也进一步增添了深厚的感情色彩与强烈的共鸣。在这样的基础上,思政思想的教育充满了温度,于无形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现实性融合,传承"沂蒙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歌剧《沂蒙山》已连续演出了一百场,并在2019年8月19日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殊荣。自2018年首演以来,《沂蒙山》已经令数以千计的观众为之动容,源自真实事件与人物的素材,赋予了故事血肉:
主角海棠的红嫂形象,即代表了沂蒙根据地中千千万万的红嫂群体。节目中,特别嘉宾于爱梅("百岁红嫂"张淑珍的女儿)亲身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沂蒙红嫂精神,令全场不禁肃然起敬。据主创人员讲述,剧中夏荷这个角色,也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女革命家陈若克为原型,《沂蒙山》艺术再现了女战士"以血代乳"的震撼人心的故事。
桩桩件件、数不胜数的真实历史素材,为《沂蒙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而这万千故事熔铸成的"沂蒙精神",赋予了歌剧灵魂。《大幕开启》节目特别邀请了临沂籍的嘉宾,向观众动情地讲述了临沂乡间流传的真实故事。从"不拜天不拜神,拜八路"到"最后一把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当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八路军与村民之间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情感联结,化为具象可感的精神内核传递给观众。
巍巍沂蒙山下,是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永恒的"沂蒙精神"通过艺术再现得以焕然一新,当艺术性的作品与现实性的精神财富有机融合,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节目还将坚持不懈的抗疫精神与沂蒙精神联系在了一起,赋予了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深厚的现实意味。
《沂蒙山》的舞台不仅呈现出高水准的艺术表达,还承载了精深的思想内涵。《大幕开启》用"精品剧目展演+真人秀式幕后记录+实景沉浸式围炉访谈"的创意组合,进一步彰显了优秀舞台艺术的魅力。
作为一堂精彩动人的思政教育课,节目突破了"幕"的界限,挖掘艺术的纵深,带领观众沉浸式走进了一场特殊的红色艺术之旅,用崇高的红色精神,浸润百姓的文化世界,凝聚共识,与群众一起共同讴歌英雄,弘扬可歌可泣的沂蒙精神。
爱国主义情怀是凝聚国民力量的精神核心,永恒的革命精神因传承才能历久弥新,总台《大幕开启》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在思想传承与文化教育层面,具有非凡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