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我国神舟1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成功起飞,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15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前向端口成功对接,整个过程历时6.45小时。
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打开“家门”,神舟15号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站“大会师”。按照计划神舟14号航天员将继续工作5天,完成各项交接任务,之后则择机返回地面!
网友在观看神舟15发射直播时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画面,神舟14号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穿上了“新衣服”迎接神15的三名“老同事”!
“新衣服”是这样的,3人均穿了一件婴儿蓝的卫衣,指令长陈冬的卫衣前面印着“老铁来了”
刘洋卫衣前面印着“天上宫阙待君来”,蔡旭哲的印着“我们还会回来的” 。三人一字排开背后印着“欢迎进驻中国太空家园”,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航天工作者的用心。
这次“大会师”总计出现了3种航天服,分别是舱内航天服、舱内工作服和休闲服,印有“花字”的卫衣属于休闲服。除了这三种外,我国航天员还有出舱航天服、失重防护服、锻炼服,节日服、实验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不乏令人惊叹的“黑科技”!
舱内航天服舱内航天服是神舟飞船发射和返回时航天员穿的。舱内航天服的头部与躯干通过“软式”结构连接,中间配备了压力调节器、急供氧、风管路、生理测试等众多元器件,可谓功能强悍。
飞船发射和返回时的压力与地面完全不一样,若飞船返回舱突然失压直接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这时的舱内航天服内的元器件就可发挥作用,通过航天服循环、供气调压等几个配套系统共同为航天员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一套舱内航天服造价约10万元。
历史上曾发生过有关舱内航天服的事故。1971年苏联联盟11号执行完任务返回地面时,舱内的3名航天员因为种种原因只穿了件便服,就在这个时候轨道舱和返回舱间的阀门因故障突然开启,舱内压力骤然下降,航天员挣扎了几次就死亡了,原因是舱内缺氧、压力降低,航天员缺氧、体液沸腾而死。
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无疑是科技含量最高、造价最高的航天服,制造一套至少需要3000万元,可3年内使用15次,一次最高可支持8小时舱外活动,工作时间比上一代舱外航天服翻了一倍。
舱外航天服堪比一个“小型飞船”,承受着复杂的天空环境,比如温差,当航天员出舱时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骤然提升到了150℃,背对太阳的一面降到了零下150度,前后300℃的温差足以让地面上的大部分机器设备瘫痪。现在舱外航天服采用的一种叫【水冷服】的装备,散热效率增加到了600瓦,很好平衡了航天服前后面的巨大温差。
目前,空间站共有饰带为红色(A)、蓝色(B)、黄色 (C) 三套舱外航天服,为延长航天服使用寿命,使用时会尽量平衡它们的使用时间,所以并不意味着每个人一套。很多网友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神舟14号航天员刘洋的舱外航天服上还写着叶光富、王亚平的名字,显然他们也使用了同一套航天服。
目前世界上只有3个国家能独立生产舱外航天服,另外两个国家是美国和俄罗斯,其中美国用的舱外航天服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当时美国斥巨资打造了18套舱外航天服,约合现在的1.5亿美元/套,如今却只剩下了4套,且老旧不堪,土豆认为美国会把它们使用到国际空间站坠落。
剩下的工作服主要在空间站内使用,分别是工作服、锻炼服、实验服、休闲服、失重服等此次空间站“大会师”,6名航天员拍摄的大合照中穿的便是蓝色工作服,这种工作服讲究舒适、轻便、美观,既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也能用于做一些简单实验。
当然,做实验也有专用的实验服,神舟13号航天员王亚平就曾穿过,是一种浅灰色的服装,这种服装在防静电及针对特殊仪器性质上有特殊要求,一般在做复杂或要求高的实验时才穿。
失重防护服和锻炼服相辅相成,前者又被叫作“企鹅服”,由于航天员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下,缺少地球引力,骨骼处于“悠闲、轻松”状态,容易导致下肢肌肉和背部萎缩,而“企鹅服”里面配有弹性带,航天员穿上后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使肌肉处于紧张收紧状态,可避免肌肉萎缩。
当然,只依赖失重防护服也不行,航天员还可以穿上锻炼服加强锻炼,以此减少失重引起的不良反应。
此外,还有休闲服和节日服,这种航天服更具有象征意义,也让航天员在太空多了一点家的感觉,减少孤独感。
写在后面据报道最新一代航天服正在研发中,土豆认为航天服背后的意义更多是我国航天员人员的科研成果,及他们的辛苦努力,值得肯定和赞扬。
原创: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