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上,学生代表与参会嘉宾合影留念。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的学生在上课。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11月9日,以“促进文明互鉴,培养杰出人才”为主题的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和意大利近50所高校的嘉宾代表,围绕文明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的未来使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分享中意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果,畅谈全球化视野之下,大学应如何培养应对未来的全球人才。
为意高校提供更多来华交流名额
关注全球化视野下的文明传承,高等教育如何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聚焦知识创新与教育改革,高校如何应对社会快速变化?瞄准跨学科融合与人才培养,如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数字化与智慧教育广泛应用,该如何平衡新技术应用的机遇与挑战?技术的发展为优质资源共享拓宽了渠道,但会不会加深数字鸿沟?高校该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围绕这些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两国高校代表在对话会上分享真知灼见。
“当前,中意教育交流合作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上介绍,中国是意大利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意大利来华留学生数量稳居欧洲国家前五名。2016年,意大利将中文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双方高校已合作举办45个本科以上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并共建9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表示,面对当今世界变革浪潮,高等教育正迎来全新课题与重大挑战,扩大和深化各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间合作是普遍共识。
意大利大学校长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非常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在意大利的大学中学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同中国高校的联系,计划通过双学位和交换学生项目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李集雅说。
今年5月,中国提出推动未来3年“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的倡议。为深化中意人文交流,中国将为22所意大利高校提供百余个学生来华交流名额,以加强互学互鉴,深化两国人文交流。
“西米学院”见证中意高校合作
创建于1863年的米兰理工大学在设计、建筑与工程技术等领域久负盛名,是欧洲顶尖工科院校联盟IDEA联盟成员。西安交通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的合作,是中意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一个缩影。
2019年9月,米兰理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联合设计学院与联合创新中心在陕西西安举行落成典礼。西米学院使更多工程、建筑和设计相关的学科领域参与进来,这一始于2009年的合作项目,是米兰理工大学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单智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西米学院目前设有建筑学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每届招生人数达到240人,由于办学成效得到了双方高度认可,学院正计划增加一个专业,进一步拓展合作。
“工业设计专业隶属于机械工程,米兰理工大学的这一专业全球拔尖,同时,建筑学也是米兰理工大学的强项。我们希望能通过与意大利的合作,给传统建筑学注入意大利设计的美感,为迎接建筑学新的春天贡献力量,进一步推动西安交通大学的教育国际化。”单智伟说。
西安交通大学计划在陕西咸阳建设一个国际社区校区,预计可容纳5000名以上的外籍学生。单智伟说:“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英文教学环境,实现学分互认,并聘请外籍教师,打造完整的国际化教育生态体系。”
数据显示,目前,中意两国高校已共建9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人造太阳”项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等前沿领域和基础学科,以及智能制造、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等国际高新技术工程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取得突出成果。
让更多青年成为两国交流使者
自1972年建立意大利语专业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已培育近千名精通意大利语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作为中意之间的友谊使者在各自岗位上推动着中国和意大利的合作与交流。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看来,中意两国学术界应共建学术共同体,为当代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来源于古老文明的智慧。他倡议:一是扩大双方学者、学生交换规模,增进人文交流;二是拓展文明历史的共同研究,促进文明互鉴;三是提升现代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能力,增益智慧教育。
他倡导两国高校携手共进,持续推动教育学术交流,为加深中意两国人民友谊、推动国际理解和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马可·波罗打开了西方世界认知中国的窗口,其东方之旅是中意文化交流史上的里程碑。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上,马可·波罗的名字频频出现,中意嘉宾希望能有更多青年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
意大利留学生伊利亚和亚历克斯目前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他们是中意美三学位项目的管理学本科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与意大利路易斯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在2022年推出了这一学制共4年的跨国培养项目,学生在第一学年于各自学校学习后,剩余三学年将依次在路易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毕业时获得三所高校的学士学位。
伊利亚和亚历克斯在今年9月来到北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们表示,这座拥有厚重底蕴的城市让他们印象深刻。
在伊利亚看来,在三种文化背景下学习、与拥有不同思维和不同表达方式的同学们交流是非常有趣的经历。他在认真学习中文,希望能一定程度上克服语言障碍。
“很多留学生都会感慨中文的声调很难,如果声调不准确,我们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写中国字也很难,因为跟中文发音无关。我们想更好地了解中国,完成好在北京的学业。”伊利亚说。
“我们在这里住校,这与在意大利的学习很不一样。我们可以跟身边的每个人学习,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这使得我们可以快速成长。”亚历克斯说。这个出生在罗马的女孩,对课堂上不断进行的跨文化探讨十分感兴趣。“不同的语言会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想要更多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我希望能用更流利的中文与中国同学对话。”(本报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7日 第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