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将是下一波“互联网”一样的新经济,但是最近你会发现很多巨头企业做人工智能,推出的就是一款智能音箱?这是为何?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我觉得人工智能才刚刚起步,才发展了1成而已,因为它连真正理解人类的话语都不能完全做到,更别说人类更深层次的意思了,综合来讲,只相当于5、6岁儿童的智商。而且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多的人们付出大量人工,组建一个包含所有可能的数据库,才得来固有的智能体验。它还不具备学习复制的能力,这严格来讲不叫智能。
人工智能,是继互联网之后,新的一波新经济,它的市场价值比互联网还要大,当然,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会互相依存。
前段时间,宏民在接受长江商报的采访的时候,表述了自己对于此事的看法。
---以下为长江商报原文--
无论是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无人驾驶车,联想在2017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上提出的“让世界充满AI”,还是小米此前发布的AI音箱,都无不直指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现既让人们欢欣鼓舞、急于拥抱,又让人们感到担忧,这种担忧在多部好莱坞电影中都有所体现。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往这个行业做得更多的是前沿开发,并没有实际产品出现,近年来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才开始陆续出现实际产品的落地,因此,这个词尽管看起来才刚刚被大众所了解,但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人工智能早已出现。”
诞生60余年,人工智能产品开始落地
提起人工智能,经常摆弄各种数码产品的王先生,打开了话匣子,他指着家中的电视、手机、平板电脑为记者介绍,“这里面都有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就是这些产品中最常见的一种应用,除了硬件产品之外,在用APP的时候,后台也会有人工智能在服务。”
说到这里,王先生打开手机上的某新闻客户端对记者说,“第一页推荐的都是我经常看的科技方面的消息,你再看看你手机上的,肯定就和我手机上推荐的内容不一样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个新闻客户端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根据用户阅读习惯进行推荐。”
据记者了解,人工智能最早出现在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以约翰·麦卡锡和明斯基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学者聚集在一起,提议将“人工智能”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此次会议也正式确立了这一术语,这一事件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
但是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现阶段我们所了解得更多的人工智能,除了前文所描述的阿尔法狗等“尖端”科技之外,近年来各家科技企业纷纷推出的智能音箱产品,无疑更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据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早在2014年智能硬件风头正劲的时候,智能音箱事实上就已经出现,但当时这类产品的销量并不好,因此很快被市场淹没。但是在这些产品中,亚马逊在2014年11月发布的智能音箱Echo却脱颖而出,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超过500万台的销量。
海外市场的变化,也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启发,在智能音箱产品消失了两年之后,从今年开始,这一产品频频登上舞台,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喜马拉雅、联想、小米在内的众多企业,也纷纷推出了这类产品。
在7月26日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AI(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音箱的发布也标志着小米加入了智能音箱的战局。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人工智能在小米硬件产品中的首次落地,此前小米电视与小米大脑团队就已经携手推出过人工智能电视产品。
众多国内企业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也让我国在这一行业得以快速发展。近日,乌镇智库推出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产业篇》中指出,从2000年到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累计增长1477家,占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12.91%,并且在专利数量的增速,和新增企业占比上已经领先美国,而在亚洲地区,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已经远超其他国家。
国内企业频频发力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在人工智能领域,除了近年一些企业频频推出人工智能落地的硬件产品之外,还有企业则选择了直接转型这一领域。
在去年4月26日的猎豹移动全球媒体开放日活动中,CEO傅盛宣布将前期投入5000万美元成立机器人公司,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并在现场表示,未来三年猎豹移动的战略将会以工具为入口,内容为核心载体,利用大数据提升,而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战略,则是人工智能。
傅盛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猎豹在全球有6.23亿月度活跃用户,既具备获取大数据的能力,又具备标注数据的能力,我们会全力出击,让AI助力猎豹内容战略升级,猎豹新的使命是让世界更聪明,成为一家有伟大技术理想的人工智能公司。此前很多人在问,猎豹一个做工具APP的,为什么要做人工智能?但是今天的核心,不是我是否具备这个技能,而是我是否理解它,具不具备这个认知,我认为互联网是上一个认知红利,下一个就是AI。”
全力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并非猎豹移动一家,在7月5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中,被科技界议论最多的,就是李彦宏乘坐百度无人驾驶车辆进行直播的桥段。而在此次活动中,百度也再次宣布将All in人工智能。而在此前的5月4日这天,李彦宏发布的内部全员信中就曾表示,百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心在于人工智能。
“五年前,我们还无法想象,无人驾驶的汽车可以跑上大马路;三年前,我们还无法想象,超级计算机能够通过图灵测试,让33%的测试人类以为自己是一个13岁的孩子;一年前,我们还无法想象,阿尔法狗能够战胜人类围棋冠军。”在7月20日举办的2017年联想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此次活动中,联想宣布转型人工智能领域。
对于在此次活动中发布的多款硬件产品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联想方面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此次推出的智能音箱SmartCast+为例,这是联想智能音箱的2.0版本。它除了具备市面上一般智能音箱所具有的语音交互服务外,还加入了物体识别、AR、图像反馈等多个功能,让人工智能技术从声音层面扩展到了图像、交互,以及识别的更高层面,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实际体验。可以说,有了AI,冰冷的设备将知你、懂你、服务你,拥有高智商和人情味。”
产品体验的变化或让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众多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或是推出相关硬件产品,或是从技术底层进行挖掘,其都是为了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业内人士在采访中对记者举例表示,“以前你看资讯网站,所看到的都是人工设置好的内容,现在则可以用人工智能根据喜好来给你推荐资讯。以前你只能用音箱来听歌,但是现在有了智能音箱,你不光能听歌,还可以通过它来查询天气,控制家里的智能电器,甚至是在出门前帮你打车。”
对于科技企业纷纷涉足人工智能领域,“一篇网络”创始人赵宏民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表示,“我认为他们押注人工智能是科技行业下一次最大的技术革新,将会产生一个新的科技生态。如果说苹果开启了触摸时代,那么人工智能很有可能开启语音控制时代,而语音比触摸体验好多了。”
谈及现阶段大量出现的智能音箱,赵宏民则表示,“智能音箱产品所搭载的主要是语义识别技术,它可以将人的话语理解并转化为操作设备的指令,我觉得这个技术是所有人工智能产品的一个入门级服务。比如,亚马逊的Echo ,谷歌的home。而在智能音箱这个本来就是以声音为主的设备上接入实验语义识别技术,是非常合适的。”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则认为智能音箱产品最大的意义在于语音交互,他表示,“智能音箱通过语音控制的方式来使用家庭智能产品,并且将日常生活融入进去,用语音实现结果将是其最好的使用场景。而很多品牌也同样认为智能音箱将是连接智能家居产品的最佳入口,所以已经将精力投入进去。”
现阶段以智能音箱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品落地,相比此前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因此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于斌在采访中对记者畅想道,“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到了接入日常问答、电商、汽车等众多方面。除此之外,企业级的人工智能也在迅速发展和应用过程之中。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将会无处不在,并一定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