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因绣春囊的事,召集了她和凤姐的陪房“开会”,商讨查访之事。不想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也凑上来。
都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其实邢夫人将绣春囊封给王夫人,便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好好的荣国府让王夫人当家成绣春囊都堂皇的摆在了大观园里头,王夫人难辞其咎。
按说邢夫人稳坐钓鱼台,就足以让王夫人跳进黄河洗不清,自我崩溃。她气急败坏去找王熙凤,气得哭起来,就是绣春囊让她太丢脸也无法交代。
不想邢夫人画蛇添足,让王善保家的掺和了进去,就是典型的“一把好牌打稀烂”,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表面看是王善保家的自作主张往上凑,实际要没有邢夫人暗示,她也不敢狐假虎威。王夫人可不傻,知道邢夫人是想要她给个交代。反正都是不好,干脆将这件事丢给“邢夫人”去处置好了。于是就有了后面王熙凤和王善保家的带队抄检大观园,横竖都是长房带人抄了二房的家,对错王夫人都是“不得已”。你就说王夫人和邢夫人这对妯娌这么闹腾,这种水平,贾府怎么好的了。
还有一点,王善保家的掺和,更让王夫人抓住好机会,要将怡红院中她早看不上的晴雯等几个人处理掉。所以,一听王善保家的告晴雯的状,她便迫不及待将晴雯叫来审问。而晴雯在被王夫人叫来的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万劫不复的结局。
今因(晴雯)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及到了凤姐房中,王夫人一见他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引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七十四回)
晴雯连日不自在,表明她之前生病后病补雀金裘所导致的病根隐患发作了。当初要用胡太医的猛药,及时将病症压下去也就好了。可贾宝玉让换了王太医的药,原本慢慢调理也罢了。偏挣命病补雀金裘而伤了根本。当时说补完时钟响了四声,也就是凌晨四点,晴雯咳嗽不止,正是肺疾寅时病的显著特征
她此时又不舒坦,说明病症又发作,慢慢调理还可无碍,但王夫人已经不给她这个机会了。王夫人一见她,就表明了几个意图,将对晴雯的恨意彻底表达出来。
一、“好个美人”,是对着王熙凤之前说其他丫头都没有晴雯生的好的话。王熙凤的意思在提醒晴雯和林黛玉生的好,是贾母选择给贾宝玉的妻妾。王夫人却语带不屑的说“好个美人”,就是不以为然,看不上这样的“美人”,自然也就不认同而反对了贾母的选择。听话听音,这四个字的力量重逾千金。
二、“真像个病西施了”,这就又是将怒火蔓延,从晴雯身上烧到了林黛玉身上。她之前才说晴雯眉目长得像林黛玉,此时又说晴雯是“病西施”,更是意有所指“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可见她是恨屋及乌,真正怨恨的是林黛玉。晴雯是代为受过。
三、又说晴雯作的轻狂样儿给谁看,这句话就揭露了王夫人恨晴雯恨林黛玉的真实原因,就是因为她们长的太好,“勾引”了贾宝玉“不学好”,让王夫人心中生恨。
可能有人对王夫人的立场很不解,就是明明袭人、麝月等人才是勾引贾宝玉偷试云雨情的人,为什么王夫人不恨这些人,却对出淤泥而不染的晴雯恨之入骨?
其实这里涉及到当时的礼教“价值观”。袭人、麝月是丫头,献身伺候主人是天经地义并不算错。反而像晴雯这种“不献身”,让贾宝玉与之“藕断丝连”的感情用事,才是不能原谅的妲己、褒姒行径。
俗话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里的“淫”指思想迷惑放纵,“移”指操守动摇,“屈”指意志屈服。袭人等丫头的“偷试”行为,远不如晴雯等人的“勾引”更能让贾宝玉移情乱性。而王夫人最担心的是贾宝玉“学坏”,就是变得不道德、不上进、荒淫无道。这才是她恨晴雯、恨林黛玉的原因。
贾宝玉与林黛玉有情,让王夫人深恨。她不认为是自己儿子的问题,只会觉得是林黛玉作“狐媚”勾引贾宝玉奸淫狗盗行男女之私情,败坏人伦道德。这是那个时代礼教价值。
也正因此,贾宝玉在王夫人跟前调戏金钏儿,王夫人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但金钏儿教唆贾宝玉去“捉奸”贾环和彩云,就是君子不为,才要撵走以儆效尤。
四、“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就说明王夫人在怡红院安排了眼线。晴雯哪里知道她的自珍自爱,反而让她成为王夫人的眼中钉。更不知道她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早都落在王夫人耳中。
要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王夫人不见却听闻,哪怕那汇报的人如实禀告,她也容易在心中先入为主的给晴雯定罪。她想要的是像袭人那样听话,能够让贾宝玉按照她所想的样子成长上进的丫头。而不需要特立独行,让贾宝玉脱离她预想的成长轨迹的丫头。
尤其是晴雯还是贾母选中要给贾宝玉做妾的,就像贾母属意林黛玉为贾宝玉妻子一样。王夫人因贾母而恨屋及乌,反对林黛玉没好办法,就将所有的怨恨都倾泻到晴雯身上。注定要借此时机,一击致命而解恨。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