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该怎么选,有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益药健康 2025-02-18 09:20:39

在季节交替,乍暖还寒的时候,人很容易因为抵抗力弱等原因而感冒,目前感冒药以缓解症状为主,但数量是比较多的,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如此多的的感冒药,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感冒药该怎么选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病毒感染为主。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目前,针对感冒主要症状常用的药物有这几类:

1、抗组胺药:针对打喷嚏、流鼻涕等,常见的药物有: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2、减轻充血药:主要是为了减轻鼻粘膜充血、缓解鼻塞等,比如布洛伪麻颗粒。

3、解热镇痛药:主要是用于缓解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等,常见药物包括:对乙醯氨基酚片、布洛芬颗粒等。

4、镇咳祛痰药:主要用于止咳祛痰,比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盐酸氨溴索片等。

5、中药:主要是用于清热解毒,常见药包括板蓝根等,需要辨证论治。

简单说,只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可选用只含有抗组胺和减轻充血的抗感冒药。只表现为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镇痛药的单方制剂。既有头痛、发热,还有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可选择含有解热镇痛、抗组胺及缩血管成分的复方制剂。伴有刺激性干咳需要选用含有镇咳成分的抗感冒药,咳痰者应选用含祛痰成分的抗感冒药。

不过这些药物在服用前,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等,最好是先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服用感冒药时,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1、以为多种感冒药一起吃会好得更快

很多常见的感冒药都是复方剂型,就是把缓解各种症状 (如头痛、咳嗽、流鼻涕)的成分组合在一起的药物,所以不建议同时服用 2 种或以上的抗感冒药的复方制剂。擅自将多种感冒药“混搭”着吃,相同成分重复服用造成药物过量,增加肝肾负担,发生不良反应。打个比方,对乙酷氨基酚片用于退热止痛,但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每天服用不能超过2克,但其他复方感冒药中,可能含有不同剂量的对乙酷氨基酚,一起吃既不能缩短感冒的治愈时间,相反,还可能因服用过量导致肝脏损伤。

2、擅自增加用量或停药

一般来说,连续服用1周未见感冒好转,应该去医院就诊,而不是擅自加大用量,不然可能引起一些身体不适。同理,不建议症状一有好转就马上停止用药,比如发生细菌感染时,吃一段时间抗生素通常会发现症状减轻,但此时细菌可能还未被彻底“斩草除根”,停药很容易让细菌卷土重来,再度加重病情,所以最好按疗程吃药。

除此之外,预防感冒其实也是重中之重的,平时要多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注意饮食、睡眠等方面,有助于减少感冒的发生。

参考资料:

[1]冯国鹏.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分析及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7):146-147.

0 阅读:0
益药健康

益药健康

帮助病人长期管理疾病,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