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许州有一男子名叫杨吉远,做得一手好豆腐,什么熏豆腐、干豆腐、香干、豆腐皮、豆腐脑,品种多,口感好,远近闻名,门前每天排长龙,生意异常红火,别人都叫他“豆腐老杨”。
老杨做豆腐有秘方,有人高价求购,都被拒之门外,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这个秘方,老杨只传给儿子杨金斗,三个女儿都别想。
儿子金斗今年19岁了,长得人高马大,相貌堂堂,经过老杨的悉心教授,已经熟练掌握做豆腐的所有手法,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这让老杨非常欣慰。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老杨说不上家财万贯,也是周边几十里内少有的富贵人家,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儿子金斗找一个好媳妇,多生几个孙子,解决他们杨家三代单传的窘境。
老杨知道,凭借自家的经济实力,有多少女子想嫁到他们家,可多年经商也让他深深体会到,家里没有后台,赚再多的钱也被人看不起,也要受人家的欺负,如果儿子能娶到县太爷的女儿就好了,想到这里,连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一个平头老百姓还妄想娶官老爷的女儿,简直是痴心妄想。
一天中午,一个身着华服的人来到豆腐坊,点名要见“豆腐老杨”,老杨一看这个人的打扮,不敢怠慢,急忙迎了过去。
原来,此人是隔壁县王举人府上管家王喜,他奉举人之命,前来邀请老杨到王举人府上,为小姐现场做豆腐脑吃,原来,王小姐几个月前不知何故,突然卧病在床,茶饭不思,无论多好的饭菜都难以下咽,王举人请了几十个大夫诊治,看完后都摇头叹息,从没见过如此怪病。
王举人头疼不已,不知如何是好,眼看着女儿一天天憔悴下来,记得他手足无措,问女儿想吃什么,就是虎胆龙须,我也给你弄来,王小姐冥思苦想,突然说,两年前路过许州吃了一碗豆腐脑,甚是鲜美可口,时时想念。
王举人一听,这个容易,只要女儿能吃饭,我把豆腐坊给你搬过来,于是,就派管家王喜邀请“豆腐老杨”跟他们走一趟,老杨也是觉得稀奇,如果自己的豆腐脑真能救回王小姐一条命,那也是功德无量的事儿,只是自己年事已高,多年做豆腐,腿脚不利索,就让儿子杨金斗代替自己走一趟,现如今,儿子的手艺早已不在自己之下。
就这样,金斗带上工具跟着王喜来到举人府上,这也是金斗第一次出远门,来到举人府算是开了眼,院子有多大他也不知道,反正在王喜的带领下,转了七个弯,穿过五道弄堂才找到厨房,一个厨房就比他们家的堂屋还大。
做豆腐脑的一切用具早就准备完毕,精选的黄豆个个颗粒饱满,水是专门从山里拉回来的山泉水,上等的木耳、黄花和香菇,一应俱全,还派了三个伙计听他指挥。
杨金斗不敢怠慢,立即开始泡豆子、磨豆浆,第二天一早,一碗热气腾腾、鲜嫩细滑、香醇美味的豆腐脑就端到了王小姐的面前,在丫鬟的伺候下,她把一整碗豆腐脑吃得干干净净。
看着女儿吃下最后一口豆腐脑,王举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哪是豆腐脑呀,简直是救命的神药,他立即让人取了五十两银子作为酬金,杨金斗看到王小姐吃得高兴,他也非常开心,接过银子就要告辞回去。
王举人一把拉住他:“小伙子,你暂时还不能走,我女儿刚吃了一碗豆腐脑,算是缓过来了,你要是走了,她吃不下其他东西,还要吃你做的豆腐脑,可让我到哪里找去,还要麻烦你多待几天,只要你能把我女儿的病治好了,我愿把女儿嫁给你,如何?”
听到这话,杨金斗虽然有些吃惊,倒也不太敢相信,他认为这是王举人救女心切,脱口而出,自己一个小商贩,哪配得起人家举人家的小姐,看到王举人如此恳求,他也不忍拒绝,就留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金斗竭尽所能,拿出自己的所有手艺,花样翻新做豆腐,王小姐的病情居然一天好似一天,大概十多天的时间,已经痊愈了,就连大夫都啧啧称奇。
既然王小姐身体痊愈,金斗就前来辞行,王举人拿出一百两银子,重重酬谢他,绝口不提嫁女儿的事情,可金斗这些天的表现,举人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对这个小伙子是一百个满意,她可不想自己的女儿成为父亲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升官发财的梯子,于是时不时地在女儿面前吹风,王小姐感激金斗的救命之恩,又看到小伙子高大帅气,忠厚老实,为自己调制美食不惜起早贪黑,跟着这样的手艺人,一辈子不愁吃喝不说,难得的是知根知底,如果日后父亲把自己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如果是个纨绔子弟,自己一本子可就毁了。
当王举人重金酬谢金斗的时候,母女俩就上演了一出双簧戏,王夫人说:
老爷曾许诺,如果能医好女儿,就把她嫁给杨公子,现在却不提此事,这不是失信于人吗,老爷的话全府上下可都知道,这要是传出去,让我们王家的脸面往哪儿搁呢?“
王小姐也在隔壁说“父亲既把我许给了杨公子,现在毁约,日后让我如何嫁人呢?女儿没脸活在这世上了!“
王举人僵在那里,左右不是,对女儿说“你从小娇生惯养,我不是怕你嫁过去受苦吗?”
王小姐说:“杨公子的手艺还能让女儿吃苦吗,就是吃苦,女儿也心甘情愿!不知杨公子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杨金斗是又惊又喜,如同捡到一个大金元宝,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事已至此,王举人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同意这门亲事。
杨金斗忙说“婚姻大事,必须有父母同意,我这就回去禀告,过几日就三媒六聘”,王举人觉得有理,让他赶紧回去准备。
老杨听了儿子的述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王举人可是远近有名的大户人家,日后说不定还能入世为官,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立马备了厚礼让媒人下聘,定下了婚期。
不久,八抬大轿吹吹打打来到王举人府上,迎娶新娘,这件事儿早已传得满城风雨,一碗豆腐脑治好绝症,还娶了一个新娘,这事儿新鲜,说给谁都不能信,可就眼睁睁地发生在自己身边,旁人都是啧啧称奇,唯有眼红的份。
王小姐进了杨家门后,虽是大户人家的娇小姐,可是一点都没有架子,跟着丈夫一起经营豆腐坊,他们的婚事也传遍了大街小巷,看稀奇的人纷至沓来,顺便尝尝老杨家的豆腐,生意简直好得不得了,王小姐很有经商头脑,很快就在许州府开了三四家分店,一家子齐上阵,生意好的让人眼红。王小姐看到丈夫和公公几个点来回跑,想帮忙却又帮不上,因为祖上规定,做豆腐的秘方传男不传女。
王小姐过门也有近一年了,可始终没有怀孕,这让老杨颇为烦恼,开始以为是王小姐是大病初愈,可等了快一年了,还不见动静,就有点着急了,暗地里找了几个名医过来诊治,都说没有问题,早晚会有的,调制了几种中药,喝下去也不管用,于是,老杨就让儿子带着媳妇去山上的太清宫道观去许个愿,顺便让清虚道长给解一解。
杨金斗知道父亲的心思,第二天就带着妻子去道观求签算卦,行至半山腰送龙潭处,王小姐第一次出远门,看着潭水清澈,顺着瀑布而下,心情大好,不禁贪玩,突然好像看到什么,尖叫一声,脚下一滑,落入水中,金斗大吃一惊,伸手去救,可水势凶猛,转眼间就把王小姐卷入水中,顺着瀑布坠落而下,金斗吓得魂不附体,和丫鬟一起沿着台阶爬到山下,轰隆隆的瀑布声中,哪里还有人影,可惜四下无人,金斗也是毫无主意,最终让丫鬟回去报信,他自己守在瀑布下面,一声声徒劳无功地呼喊着。
夜半星稀,金斗叫得精疲力尽,突然看到远处有灯光透出,有灯光必有人家,他踉踉跄跄走过去,走近一看,是一户人家,家中只有一个女子,身材窈窕,仪态万方,金斗说明来意,只求一顿饭,女子对他的遭遇非常同情,说自己的母亲和妹妹走亲戚了,家中只有她一人,既然上门就是有缘,说话间很快为金斗做了一顿家常便饭,金斗狼吞虎咽吃下去,吃饱喝足,想起妻子,趴在石凳上嘤嘤哭泣。
女子端来茶水,坐在他身旁,好言相劝,原来女子叫柳玉枝,几个月前,她的丈夫外出惨遭不幸,自己孤苦伶仃这才回到娘家栖身,两人都是苦命人,金斗喝了一杯水,逐渐感到身上燥热,看着眼前的女子,越看越像自己的妻子,不禁靠近过去,一把抓住她的手,喊着妻子的名字,瘫软在她的怀中,在这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两颗心逐渐靠近,情不自禁冲破了底线。
次日,金斗看着玉枝后悔不已,妻子刚刚遭遇不幸,自己都对不起她,真是猪狗不如,可玉枝却并不在意,反而宽慰他想开些,斯人已逝,活着的人只有好好活下去,才能对得起她。
很快,父亲和岳父来到潭水边,派人打捞尸体,却怎么都打捞不到,事已至此,埋怨金斗也是不济于是,只能感叹女儿命不好,建了一座衣冠冢,了结双方的心意。
自那一夜过后,金斗做豆腐心不在焉,从怀里掏出玉枝赠给他的一枚晶莹剔透的鱼形玉佩,看得如痴如醉,时不时想起玉枝,老杨以为儿子思念亡妻,就央求媒人,准备为他再娶一个妻子,说了几个金斗都不满意,直到媒人说到一个女子名叫柳玉枝,家住太清宫道观旁,金斗连忙点头同意。
就这样,吹吹打打中,杨金斗再次成婚,洞房花烛夜,他掀开盖头,一个熟悉的面容映入他的眼帘,果然,这个新娘就是那个让他日思夜想的人。
“天下果然有这么巧的事,姻缘这种事,我是真的信了!”
刘玉枝含羞带笑,娇羞异常,“我和夫君前世有缘这才能做了夫妻,我一定会好好侍奉夫君”,自此,两人浓情蜜意。
几个月后,玉枝就怀上身孕,老杨一家人高兴地欢天喜地,立即派人去买各种珍馐美味,嘱咐玉枝保重身体,不要劳作,动了胎气。
几个月过去了,玉枝的肚子愈加大了起来,接生婆看了后高兴地说:老杨头,我可要恭喜了,这可不是一个劲儿,至少是个双黄蛋。
老杨一听,高兴得合不拢嘴,赏了接生婆一两银子,静等生产日子到来。突然有一日傍晚,一个女子走进门,自称是玉枝的妹妹玉莲,说母亲重病在床,马上不行了,眼睛闭不上,就是想见女儿最后一眼,老杨一听犯了难,如果不让玉枝回去,显然是不近人情,如果让她回去,路途遥远,动了胎气可就完了。
思来想去,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雇一辆马车,垫上厚厚的垫子,让金斗陪着她一起回去,早去早回,玉枝也不好说什么,第二天一早,金斗起床一看,玉枝和玉莲已经踪迹全无,只留一封信在桌上,说自己思母心切,连夜走了。
老杨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哪有这样办事的,急忙命令金斗上门去接,金斗不敢怠慢,套上马车,急忙赶到太清宫道观后山,顺着瀑布向下找去,可任他如何寻找,都找不到那天的茅屋,他心里觉得古怪,可也猜不到究竟是什么原因,只能怪自己记错了地方。
无可奈何回到家里,只能盼望玉枝早早回来,漫长的七天过去了,一辆马车停在门前,玉枝款款走下车,从车上抱下三个玉琢一般的婴儿,齐刷刷三个儿子,胖嘟嘟的甚是可爱,老杨走过来,三个孙子从天而降,做梦一般,一家人欢天喜地地笑个不停。
老杨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庆祝三天,随后,敞开大门,免费供应豆腐三天,随便吃、随便拿。
就在第六天的头上,太清宫道观清虚道长突然登门,看着老杨家的三个儿子说道:哈哈,杨施主喜得三子,恭喜恭喜!
杨金斗忙说:多谢、多谢,快拿银子给道长。
清虚道长说:不忙、不忙,我看这三个孩子都不是施主的种。
老杨立即变脸:道长可不敢胡说。
清虚道长说:老道不敢胡说,施主不行,请跟我来。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道长掀开门帘走进里屋,指着床上的玉枝,大吼一声,你个孽畜,还不现了原形。
玉枝看到道长,翻身从床上滚下来,转身就要跑,动作之快,哪像个刚刚生产的女儿,清虚道长大喝一声:哪里跑,甩出拂尘,缠住她的脚踝,摔倒在地。
玉枝躺在地上苦苦哀求:道长饶命,道长饶命,我只求富贵,从未害人性命。
清虚道长这才说出实情,原来这女子是太清宫道观后山送龙潭的一条金鱼,经过百年修炼,已经成精,后来因为贪吃,中了邪术,一心只想享受人间的男欢女爱,那一日,她看到金斗和王小姐在潭边玩耍,郎情妾意,恩爱非常,她羡慕异常,趁着王小姐玩水,突然窜出,吓得王小姐落水。
王小姐落水后,金斗悲痛万分,玉枝化作人形,来到他身边,为自己编了一个凄美的故事,两个人同病相怜,逐渐靠近,他在茶里放入迷情药水,最终成就好事。
可是人妖殊途,玉枝终究不是人类,无法自然怀孕生子,可她贪婪人间欢爱,不愿离去,就装作怀孕,等到生产之日,她害怕露出马脚,就让妹妹借口母亲病重,不辞而别,然后到很远的地方抱回来三个刚出生的婴儿,装作是自己的孩子,本以为天衣无缝,却被清虚道长发现。
所有人听得目瞪口呆,清虚道长拿出一个坛子,装上清水,大喝一声:入!
玉枝突然化作一条金鱼,跳入水中。
清虚道长说:王小姐并没有死,而是被这妖孽拉入水中,封在了送龙潭底,我这就救她出来,从此可见,这妖孽并不是滥杀无辜,只是贪恋红尘,还是饶她一命吧,至于这三个婴儿,我自派人送回各自家中。
不一日,一辆马车来到杨家豆腐坊,门帘掀开,王小姐从里面走了出来,王举人老泪纵横,女儿死而复生,一家人抱头痛哭。
一年之后,王小姐生下一个儿子,两家人欢天喜地,不几年,她先后诞下二子一女,杨家不但后继有人,两个儿子在王举人的悉心培养下,先后高中为官,成为许州当地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