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流淌。他们在田间地头一起劳动,在星空下分享彼此的梦想。一来二去,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在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他们在菠萝园的窝棚里,情不自禁地突破了那道界限。
三个月后,严萍怀孕了。张益新慌了神,提出去医院。“医院说没有结婚证不行。”严萍低声啜泣着,像一只受惊的小鹿。在严萍母亲的安排下,他们决定偷偷把孩子生下来。
命运总喜欢开玩笑。张益新在山上干活时,山石滚落,千钧一发之际,严萍的哥哥严龙奋不顾身地救了他,自己却摔断了腿,落下了终身残疾。“益新,你一定要照顾好我妹妹。”躺在病床上的严龙,紧紧抓住张益新的手,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期盼。
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为了避免流言蜚语,孩子过继给了严龙,取名严江。严龙虽然腿脚不便,却用全部的爱呵护着这个孩子,教他走路,教他读书,教他做人。
1976年,知青返城的消息传来,张益新获得了回城的机会。临走前,他拉着严萍的手,信誓旦旦地说:“等我,我安顿好了就回来接你。” 严萍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泪眼婆娑,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期待。
回到上海的张益新,仿佛换了一个人。他进了纺织厂,认识了同事罗秀云,和她组建了家庭,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后来,他下海经商,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在房地产行业赚得盆满钵满,拥有了千万资产。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几乎快要忘记了那个遥远的云南山村,以及那个痴痴等待他的姑娘。
时间一晃,37年过去了。退休后的张益新,偶然翻到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姑娘笑靥如花。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自己还有一个素未谋面的儿子。“我要去找回我的儿子。”他对妻子罗秀云说。罗秀云温柔地点了点头,“去吧,我支持你。”
当张益新再次踏上曼宁村的土地时,一切都物是人非。严萍早已嫁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严龙更是对他避而不见。他费尽周折找到儿子严江,严江却冷漠地拒绝了他:“我不需要你的钱,我的父亲只有严龙一个。”
张益新这才意识到,37年的光阴,早已改变了一切。他欠下的不仅仅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亲情。他像一个迷途知返的旅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
这时,妻子罗秀云展现了她的智慧和善良。她带着张益新再次来到严龙家,诚恳地向他们道歉,并送上了一套上海的别墅。“大哥,这是给您和严江的家,希望你们能去上海生活。”罗秀云真诚地说。
严龙一家被罗秀云的真诚打动。严江也渐渐理解了父亲当年的无奈。在严江的婚礼上,张益新和严萍终于再次相遇。看着儿子幸福的模样,两人百感交集,都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人生就像一盘棋,每一步选择都至关重要。张益新年轻时的冲动和背弃,给他和严萍的人生都带来了深深的遗憾。但他最终选择了直面过去,用实际行动弥补曾经的过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的忏悔和积极的弥补永远不会太晚。宽恕和理解,比怨恨和责备更能治愈伤痛,也更能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