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抵押种猪借款,盈利仅100多万的新五丰又遇猪价下跌

科技创业在前线 2025-02-12 02:27:29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随着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头部猪企2024年业绩大幅预喜,投资者对于生猪养殖企业2024年业绩整体改善有了更多期待,湖南生猪养殖企业新五丰也是如此。

由于2024年下半年猪肉价格持续回暖,近几年持续亏损的新五丰在2024年第三季度终于扭亏为盈,当季公司盈利近2.5亿元。

但与头部猪企相比,由于养殖成本相对较高,其业绩改善情况并不像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来得彻底。随着近段时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市场又开始担忧新五丰盈利水平及债务状况,在新一轮猪价下跌中,新五丰又能否安然度过?

1、子公司抵押种猪借款,母公司债务压力大

2024年二、三季度生猪价格回暖,让持续亏损的新五丰看到了曙光。

公司在2024年第三季度单季度盈利2.5亿元,但由于2024年上半年亏损,即便第三季度大幅盈利,新五丰前三季度仅盈利123万元,仅100多万元盈利对于负债超90亿元的新五丰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截至2024年9月30日,新五丰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有息债务便超过31亿元,此外还有近49亿元的租赁负债。同期,公司在手货币资金仅为14.50亿元。以此来看,新五丰短期偿债压力无疑较大。

作为湖南省国资旗下的生猪养殖企业,新五丰债务规模庞大与其举债扩张有很大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新五丰成立于2001年,公司成立发起人是湖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粮油集团”),联合组建者除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企业,还有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

(图 / 新五丰官网)

由于股东实力强劲,2004年成立仅三年的新五丰便叩开了A股大门,顺利在上交所上市。2018年以前,新五丰发展较为保守,公司生猪养殖规模扩张速度较为缓慢。

2012年,新五丰营业收入便达到10.38亿元,2018年公司收入为20.41亿元。六年时间,营业收入增长仅一倍左右。

2018年,在非洲猪瘟影响下,国内猪肉价格开始飙升,尝到猪周期上行甜头的新五丰开始疯狂扩产。

2020年7月,新五丰对外收购两家公司股权,开始扩大生猪养殖规模。2022年12月公司完成对天心种业收购,生猪养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并购天心种业后,2022年新五丰生猪出栏量大幅提升达到182.68万头,同比增长超100%,2023年新五丰生猪出栏量达320.07万头,同比增长75.21%。

由于持续对外扩张,新五丰资金需求度开始增加。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新五丰累计募资85.46亿元,其中通过定增融资50.70亿元,通过银行借款筹资31.54亿元。

(图 / 上市后融资明细)

虽然取得超80亿元融资,但由于生猪扩张及生猪养殖极其耗费资金,新五丰现金并不宽裕。

在资金趋紧的背景下,新五丰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例如2024年3月,新五丰全资子公司龙山天翰牧业拟将场内1.3万头种猪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299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期限3年。

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试图向新五丰了解,由于目前公司债务压力较大,以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在应对日常经营所需资金同时,如何保证公司债务顺利偿还?目前公司银行授信又是否充足?截至发稿,未获得新五丰回应。

2、养殖成本高于头部猪企,盈利100多万又遇猪价下跌

与牧原股份等头部猪企相比,养殖成本相对较高是新五丰面临的痛点之一。

据新媒体新猪派透露,此前在调研纪要上,截至2023年10月,新五丰完全养殖成本为8.5元/斤,约17元/公斤,而牧原股份完全养殖成本则在15元/公斤,温氏股份则在16.6元至16.8元每公斤,均低于新五丰。

2024年新五丰通过改善饲料配方、提高猪只生产性能等方式降低了生猪完全养殖成本,但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大型猪企相比仍有差距。

2024年第二季度,生猪期货价格上涨超16%,且在第三季度维持在高位运行。

这也让生猪养殖企业充分受益,如牧原股份2024年第二季度便盈利超30亿元,第三季度盈利更是近百亿元,公司单季度盈利金额是其2023年亏损金额的两倍以上。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头部猪企均在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大幅盈利。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作为对比,由于完全养殖成本较高,使得新五丰在此轮猪价回暖过程中受益并不明显。公司第二季度仅盈利700余万元,三季度则盈利不到2.5亿元,该盈利仅为2023年亏损金额的五分之一左右,抵扣公司一季度出现的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新五丰仅略微盈利122.9万元。

令人担忧的是,此次猪肉价格的上涨似乎已经结束,2024年第四季度生猪期货价格单季度跌幅高达24.77%,目前猪肉价格仍在低位徘徊,与2023年相差无几。

这也意味着,新五丰在2024年前三季度未大幅盈利的基础上,很有可能因为猪肉价格的大幅下滑再次陷入亏损当中。

与十年前散户养殖不同,受成本压力及环保政策影响,散户养殖正在快速退出,取而代之的便是大型公司的集团化养猪。2009年,我国散户养殖比例高达70%,2023年大幅下降至32%,规模化养殖则从当时30%左右上升至2023年的68%,目前仍有进一步上升趋势。

对此,湛江科技学院生猪产业研究所张海峰认为,由于规模化和集中度的迅速提升,生猪价格的波动模式已无法再用过去的猪周期规律来解释。

在猪周期逐渐失灵的背景下,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唯有努力降低养殖成本才能在持续低迷的猪价当中存活下来。仅从新五丰近两年业绩表现及完全养殖成本来看,公司在这轮竞争中并不占优势。

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试图向新五丰了解,截至目前,公司完全养殖成本是多少?假设原材料价格不大幅波动的前提下,未来三年公司完全养殖成本能下降多少?

此外,与头部猪企相比,剔除规模养殖带来的成本下降外,公司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相比还有哪些地方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截至发稿,并未获得新五丰回应。

3、财务成本高企,股价累计跌超65%

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低迷,新五丰举债扩张规模化养殖的益处并没有体现出来。相反由于大规模融资,公司财务成本正在上升。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仅财务费用便多达2.05亿元,而2021年同期公司财务费用支出仅为4096万元。

根据新五丰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其财务费用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该部分费用产生主要源于公司融资租赁时产生的费用。

(图 / 2024年半年报财务费用明细)

由于财务费用的扩大,加之猪肉价格低迷,新五丰业绩表现始终不理想。2021年至2023年,公司亏损金额分别为2.96亿元、7770万元、12.03亿元。

由于业绩持续低迷,加之投资者偏好的变化,新五丰在资本市场表现较为低迷。截至2025年1月22日,公司股价报收5.7元/股,较2019年最高16.42元/股下跌超65%。

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也让2023年参与新五丰定增的部分股东损失惨重。2023年,由于扩充产能及补充流动资金,新五丰以8.39元/股价格向20家机构定增募资了15.51亿元。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定增完成后,公司股价还出现了短暂的上涨,部分定增投资者在此期间也开始套现。但由于定期报告只披露前十大股东持仓,是否所有的定增投资者均在新五丰股价上涨期间完成减持外界并不知晓。但若以新五丰目前股价计算,若未及时离场的定增投资者将浮亏超30%。

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试图向新五丰了解,此次定增的20位投资者中,是否还有股东尚未退出,截至发稿未获得新五丰回应。

面对持续低迷的股价,2024年12月,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业集团”)控制的子公司增持公司1990.31万元。

即便获得控股股东控制的子公司增持,也未能将新五丰股价拉出泥潭,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依旧低迷。

对于新五丰而言,2024年二、三季度仅20%左右的猪价上涨显然很难将公司拉出经营泥潭,新五丰业绩若想持续回暖,除寄希望新一轮猪周期的来临,还需要向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头部猪企学习,尽量将公司完全养殖成本大幅降低。

*注:文中题图来自新五丰官网。

0 阅读:0
科技创业在前线

科技创业在前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