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深度解读:其实他看的这本书,才是全片最关键的细节

叶秋臣 2023-09-28 16:17:35

文/叶秋臣

其实很早就看完了诺兰导演的《奥本海默》,但一直没有勇气下笔去写影评。

这部作品是需要一定观影门槛的,缺少基础理论知识的话会显得有点吃力,因此能够做到“完全”看懂就相当困难。

物理方面的各种名词,真实历史中的各种人物,每位科学家的生平及贡献……

背后隐藏着海量的功课要去补作业。

当然,如果不是非得强求所有台词都能听懂,所有角色关系都要搞清,那么顺畅理解整个故事框架和走向还是没问题的。

可叶秋臣向来是个细节控,并伴有略带强迫症的性格,虽然曾经是个理科生,但在物理这方面一直不算强项,所以码下面这些字的时候总会显得过于小心翼翼。

怕露怯。

即便如此,出于对《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极度喜欢,我还是选择挑战了自己。

下文将涉及大量剧透,介意者请慎入。

如有表述不够严谨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批评指正。

1.整体评价

《奥本海默》目前在中国大陆已经上映了30天,票房仅不到5亿的数字。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档,随着影院排片数量的骤减,想必成绩大概率就停在这里不动了。

由于7月就已经在北美上映,故此全球票房已经累计超过9亿美元。

抛去特殊因素影响,观影人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均相当高,豆瓣也曾一度飙到近9分的成绩,现在则稳定在8.8分。

超过50万人标记看过并打分,此热度也是有目共睹的。

单从影片拍摄手法和故事叙事能力的角度来分析,《奥本海默》确实是大师级别的作品,交叉叙事多线并行,配乐和节奏都极为出色,黑白色调和彩色画面之间的切换也流畅丝滑,对于光的运用出神入化,并在能力范围内全部选择实拍,诺兰自编自导真的就是质量的保证。

爆炸后奥本海默演讲的那段戏,真实拍出了瞳孔地震的感觉,即便过去了很久,对于我而言是余震仍在。

如果不是观影后被手机弹出的琐事提醒将自己拉回了现实,可能还会想得更多。

当我背对着银幕走出放映厅时,世界仿佛不一样了。

其实世界一直都是如此,只是少部分的人刚刚才发现而已。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但叶秋臣的脑海里又再次回忆起试验成功的那场戏,反复多次直击我的大脑,整个人的身体都在发抖。

倒计时的氛围拍得很妙,爆炸后是几乎绝对的沉寂,紧接着是突如其来的一声巨响,比那一团毁灭性的火焰来得要晚了一些。

是啊,光比声音传播更快。

“光”是看电影的过程,但“声音”是从多个维度发出的。

有些是从口中,有些是从行动上,有些是从心里,有些则是通过文字留在了纸上。

我想用文字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观后感。

《奥本海默》没有过多强调牺牲和奉献,这部电影的确做到了绝对的扣题,从各方位各层面以及各种人的视角去综合评述奥本海默的一生。

一刷只能是粗略熟悉了整个故事,二刷才能关注一些隐喻和细节,三刷估计才会对其内涵理解更深刻一层。

另外,对于武器的研发过程让我联想到了《三体》。

核弹的出现让人类之间开始了互相残S,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和伤害,但同时拥有武器的双方也通过这样的威慑达到了稳定的和平状态。

如果没有罗辑的出现,三体人干翻地球不需要犹豫。

抱着同归于尽的态度,还好我们手上握着那一枚按钮。

2.关于奥本海默

这个世界是由少数人来改变的,大多数的人只是适应了他们改变的生活而已。

奥本海默就是改变了世界的人。

人,是复杂的。

如果你在一部电影里能够简单对其贴上“好人”或者“坏人”的标签,那么这个角色必然不够丰满,甚至沦为了过于脸谱化的工具。

出于特殊目的,观众可能从作品里只看到了这个人“好”或者“坏”的单独一面,但并不代表另外一面就不存在。

电影中有句台词讲的是“天才未必总是明智”,就很好地揭示了这个观点。

聪明人也不可能一直做出明智的选择。

奥本海默,就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人。

美籍犹太裔,拥有高智商,执行力极强,语言上天赋非常高,影片里就介绍他能够流畅切换不同的语言进行沟通,甚至可以用荷兰语做讲座。

除此之外,他还对哲学和文学颇有研究。

在与琼深度接触时,对方从奥本海默的书架里拿出了哲学类书籍《薄伽梵歌》,其中那句“那一刻我化身S神,成为这个世界的毁灭者”更是贯穿全片的关键内容。

原子弹试验成功的那一刻,里面的一团黑色火焰就像S神降临般。

这就是为什么,奥本海默在那一刻说自己已经化身S神。

而平时奥本海默最喜欢读的诗集《荒原》,正是他热爱文学的证明。

巧的是,《荒原》这本书不仅是文学上造诣极深的作品,其中还涉及了语言学和哲学等内容,恰好融合了奥本海默的兴趣所在。

而且,这本书发表于1922年,恰好是一战结束之后。

再由此对应整个故事,细细品味。

其实《荒原》这本书才是对奥本海默最好的解读,全片最关键的细节。

因为其中的元素,构成了他这个人。

整个作品的前三分之一部分,基本是在通过个人简历的方式介绍奥本海默的求学经历。

大家都能通过电影看出奥本海默对物理学的热爱,但其实最初他是首先进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就读的。

在此期间,他自学并获得了物理学研究生的资格,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中他当初对施特劳斯说自己是“自学成才”。

当时做实验时,他最想去听的就是尼尔斯·玻尔的课,尼尔斯·玻尔在量子力学上造诣很深,且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你真的沉迷一件事,就会无时无刻,每分每秒都在思考这件事。

奥本海默对物理学的热爱是无处不在的,他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宇宙里隐藏的幻想世界,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来回切换,从抽象画中发掘到普通人看不见的奇妙。

于是,他从化学领域走了出来,转到了物理研究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先是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去往英国剑桥大学,随后又转去了德国哥廷根大学,接着是在瑞士苏黎世和荷兰莱登搞研究。

全球求学的情况下,他也与世界各国不同的物理学家都碰面并沟通过,其中就包括德国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

沃纳·海森堡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也曾获诺奖,后续简单理解他的身份就是“德国的奥本海默”,也是德国该计划的领导人。

由于突然染病,因此奥本海默选择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进行休养,这个地方也由此契机成为了后续的项目基地。

影片中曾提到的当时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都向他发起了邀约,现实中他的确两家都曾任教,但加入伯克利是在曼哈顿计划之前,而短暂入职加州理工学院则是计划之后。

《奥本海默》电影中,大部分的学校生活应该都是描述他在伯克利期间的经历。

他将量子力学带入了美国,被评价为是“新颖前卫的物理学课程”,从开始教室里仅有一个学生,到后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遂成为了热门课程。

在学术方面,奥本海默无疑是成功的。

可如果单纯去评价他的情感生活,或许很多人会为其贴上一枚“渣男”的标签。

在已拥有亲密关系女友的前提下,选择与其他已婚女性在身体上深度接触并令其怀孕,由此与前女友提出了分手,且处理方式为让这个婚内出轨的女性与原本丈夫离婚,再正式与奥本海默结婚。

最后的选择,也是对务实主义和还原主义的选择。

为了兑现曾经的承诺,奥本海默在婚后仍然没有拒绝与前女友藕断丝连,他们两人继续有过一段身体上的深入接触。

在听证会上讲述这段经历时,奥本海默穿着的衣服不见了,代表他的这段过去被扒光,此时的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可中国大陆上映的版本中,选择将他与前女友那段赤L相见的戏做了PS处理,这段戏的意义就被削减了。

L体并不仅仅为了噱头或者刺激,而是传递当下人物的心态和呈现当时的状态。

前女友虽然与奥本海默立场不同,但他俩是懂彼此的。

所以在得知对方S讯的时候,奥本海默才会陷入崩溃的悲伤,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真正懂他的人。

枕边人就这样从精神病学家,变成了生物学家。

大佬们的太太们,自然也都是不容小觑的。

全片中,我特别喜欢奥本海默妻子凯瑟琳的表现。

喜欢她在听证会上有条不紊地反驳那个狡猾的律师,喜欢她用眼神明确拒绝与泰勒的握手,喜欢她每一次对丈夫说要反击。

奥本海默之所以不选择反击,其实凯瑟琳早就给出了答案,因为丈夫曾经想做一个殉道者。

他的矛盾和纠结已经无法排遣,只能做此选择。

凯瑟琳这个人物也有其正反两面,她的出色与崩溃也是共存的。

凯瑟琳大概率不会是一个好妈妈,但她成功地做了自己。

此消彼长,人皆如此。

坦白讲,你很难评价奥本海默的“好”与“坏”,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之下,这个答案也是不同的。

在将氰化钾注入青苹果想毒S导师的时候,他是怀有恶意的。

但后续良心发现赶回来将苹果丢进垃圾桶,此时他却很善良。

苹果这场戏之所以重要和关键,是因为其对应了奥本海默对待原子弹和氢弹的态度。

他曾想用原子弹去拯救并结束战争,也想拖缓氢弹研究的速度让世界慢一点毁灭。

在杜鲁门做出要向广岛和长崎投下这个新武器的决定后,奥本海默等待结果的瞬间就与当初他注入氰化钾的心态完全相同。

他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

在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来了火种,并将其送给了人类。

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受到大家的敬仰,但却因此受到宙斯的惩罚被绑在高加索山上。

每日暴晒折磨,鹫鹰啄食着他的肝脏。

啄食之后,肝脏又会神奇地恢复,如此往复。

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又何尝不是在忍受着这种痛苦呢?

3.关于立场

1939年9月1日,奥本海默发表了关于黑洞的论文。

同一天,德国突袭了波兰。

如果不是这样的巧合,可能奥本海默的人生轨迹将会彻底不同,他也许将朝着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方向继续深造。

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奥本海默以此为契机在分叉路口上选择走向了曼哈顿计划。

他的物理学,彻底从科学领域走向了战场。

奥本海默的人生,在这一刻被劈成了两半。

劳伦斯说,奥本海默把政治带到了实验室。

可首先他必须要有立场,有理论,有实力,才能将想法付诸实践。

他的立场,是他的选择。

尼尔斯·玻尔说,搬起石头的同时,就需要准备好如何应对石头底下出现的蛇。

当奥本海默开始准备搬起原子弹这块石头,就已经着手准备应对一切困难。

他开始召集靠谱的团队成员,选择在可能烧毁大气层的链式反应中做一个赌徒。

他的立场,由一个科学家,转变为一个政治家。

在电影中,有一场戏很明确地表述了这个观点。

即拉比让奥本海默脱掉那个外套,去做他自己。

这句台词代表着奥本海默至少曾在立场上有过短暂的模糊,可很快就获得了答案。

电影的后三分之一特别好看,因为奥本海默将两层身份通过自己的方式融合在了一起。

另一个关于立场的表达,在于色调运用上。

一刷时我以为黑白色调是专门给反派来用的,彩色是奥本海默的主战场,黑白则是以施特劳斯为主视角的表达。

钢铁侠这次演得真突破,若不是提前做功课看了演员表差点没认出来。

二刷时我专门留意了黑白色调运用的场景,发现反派也有极少量的彩色镜头,但都是边角料的位置,不是这段叙述的核心。而且,奥本海默也有一些情况下有极少量的主视角黑白镜头。

等我再思考一圈,就发现这个色调代表的不是主角和反派,也不是为了分割时间线和展示核心人物,而是代表“立场”。

熟悉叶秋臣的朋友,大概都曾在我的文章里见过一个反复提及的观点。

这个世界,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泰勒和施特劳斯坚定地站在了造氢弹的立场上,这与奥本海默的立场不同,他们之间的矛盾促成了电影中的故事。

格罗夫斯与奥本海默基本上步调一致,处于同一立场上,所以自始至终都是战友和好友。

在听证会上,奥本海默和泰勒客气地握了手,这一行为被妻子嫌弃。

可你看奥本海默和格罗夫斯在分别时只是浅浅的相视一笑,真正的情意不需要虚假的交流方式。

杜鲁门与奥本海默的会面,也是一段很值得细品的戏。

杜鲁门说,你以为真有人在意谁造出了原子弹吗?他们只在意是谁丢的。

换言之,他把“武器是我们造出来的,但不代表我们有权使用”这句话说得更直白了。

杜鲁门和奥本海默也选择了不同的立场,杜鲁门站到了泰勒他们那边,所以后续官宣了氢弹计划。

等到试验成功后,基地就被其他人接手了。

奥本海默虽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他却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控的世界,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明白S亡的代价和意义。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时,奥本海默已经无法改变他送给人类的火种。

当初的他似乎早就能预见那些雨点打在地上滴滴答答的模样,会促成各种核弹在世界地图上炸开了花。

原来电影第一幕展示的下雨地面,就是为了呈现给观众另一种凝视爆炸的方式。

试爆那天就在下雨,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上天对人们的“提示”。

结局中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对话时,也下起了“雨”。

关于“雨”的隐喻和意象,影片贯穿做得相当到位。

“雨”能灭“火”。

水与火,又是明确相反的两个立场。

奥本海默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带来了火种,同时也送来了能够毁灭自己的力量。

可人类又将如何面对这个燃烧遍野的世界?

我们需要雨。

4.关于疯子

虽然爱因斯坦的出场时间并不多,但每一次都是关键节点。

施特劳斯曾认为奥本海默对爱因斯坦说了一些自己的坏话,挑拨了他与科学家们的关系。

但助手的总结真的是扎心又现实——有没有可能,他们根本没有谈论你?而是更重要的事情?

是啊,比起那些尔虞我诈,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思考的维度已经不是那些无聊的政客争斗了。

电影非常直白地告诉所有观众,现在奥本海默正在经历的人生,就是爱因斯坦曾经的路。

爱因斯坦就是奥本海默的未来。

“上帝不会掷骰子”是爱因斯坦说过的,很多人将其视作他否定量子力学的证据。

但量子力学还是出现了,爱因斯坦也“错”过。

“错”总会被“对”的事情给淹没。

那么,奥本海默呢?

他的“对”与“错”,又是从何而来呢?

“对”和荣誉,是旁人赋予你的。

“错”和惩罚,也是那些人给的。

惩罚够了的时候,他们会给你三文鱼和土豆泥还有一枚勋章,但他们不是为了你,他们是为了自己。

科学本来很美好,但却被政客给摧毁了。

科学成为了政客们的工具。

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两人的对话中,曾说“我们毁灭了这个世界”。

并非仅仅是通过核弹和武器这些,而是由此衍生而来的贪心和野心。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疯子。

这里的疯子并非仅为贬义,而是一种普通人中的异类。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一本叫做《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的书。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疯子,那就将一成不变。

一定意义上,施特劳斯、爱因斯坦、奥本海默、杜鲁门和泰勒等等,他们其实都是不同程度的“疯子”。

可谁愿意为他们的一生辩解呢?

“疯子”们,又要如何在疯狂的时候找到自我清醒呢?

我觉得《奥本海默》的故事,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思考答案的空间和渠道。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