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成年人可以通过“租号”、购买游戏账号的方式,绕过防沉迷系统,那“最严”防沉迷系统就会沦为摆设。 ▲向未成年人出租、售卖游戏账号,帮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是公然与防沉迷规定对着干。图/央视新闻截图 文 | 熊丙奇
近日,#央视曝光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只需4元#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起网友热议。
据央视焦点访谈12月22日报道,不久前,江苏的张女士发现,她9岁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孩子竟花了2000多元租用网络游戏账号。“租号”是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系统”的一种方式,价格从一两毛钱到几十块钱不等。通过这种方式, 不少未成年人以成人的身份登录游戏,绕过防沉迷系统,再无游戏时间的限制。
除“租号”外,一些未成年人还通过购买游戏账号的方式绕过防沉迷系统,部分商家甚至直接标明,“帮买家将游戏账号实名认证为成人账号,且完成部分平台要求的首次登录人脸识别。”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1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也被称为“最严”的防沉迷新规。
显然,如果未成年人可以通过“租号”、购买游戏账号的方式,绕过防沉迷系统,那“最严”防沉迷系统就会沦为摆设。让防沉迷系统真正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要严厉打击把帮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当生意,向未成年人出租、售卖游戏账号等行为,铲除这背后的利益链,同时,未成年人父母(监护人)要也要尽到监护、引导职责。
需明确的是,向未成年人出租、售卖游戏账号,帮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是公然与防沉迷规定对着干。要落实防沉迷规定,就得及时清理网络平台上出现的此类服务信息,同时顺藤摸瓜,追究参与非法经营的有关人员的责任。
当前,虽然所有网络游戏按规定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但是,这只对进行实名注册的未成年人管用,如果未成年人拿成人账号登录,则可不受限制。这让部分不法商家看到“商机”,于是运作出租、售卖游戏账号服务。
还有不法商家和个别网络游戏运营者里应外合,帮助使用成人游戏账号的未成年人完成“人脸识别”验证,不法商家获得非法收益,网络游戏运营商则继续从未成年人身上牟利。有的网络游戏运营商,从自身营收利益出发,并不积极实施防沉迷系统。
治理这一问题,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首先,要像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一样,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租、销售游戏账号,以此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专门就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了新的规定,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
落实这一规定,应对那些继续做“绕过防沉迷系统”生意的不法经营者,加大治理力度,可考虑实施重罚制度,让他们不敢再做面向未成年人的非法生意。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如专家所言,还应当进一步优化升级防沉迷系统,采取动态核验等有效措施,增强防沉迷系统的严密性,不能任由商家钻空子。
另外,即便如此,也可能出现未成年人父母(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人用自己的账号登录,给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情况。
这就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父母(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要求其尽到监护责任,不能纵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如发现孩子用成人游戏账号登录玩游戏,未成年人父母(监护人)要及时反映给游戏平台,平台应在核实后冻结、注销相关账号,并向监管部门举报,追查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如此,可望形成监管闭环,让防沉迷系统真正防住沉迷。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王心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