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从蜀地孤女到一代权后的蜕变,还原真实历史中的刘娥

纵横点 2024-09-26 19:55:47

《大宋宫词》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大女主戏,以一代权后刘娥的成长发迹史为故事的主要脉络;从她卑贱孤苦的出身讲起,邂逅三皇子元侃,两人彼此相爱,然后卷入政治纷争,受宠获封皇后,成为后宫独尊,在仁宗登基后,她又临朝称制,取得了一个女人在封建王朝无以复加的至尊地位。

该剧将北宋中前期的历史事件都贯穿起来,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巧妙融进了剧情之中,比如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烛影斧声、澶渊之盟、真宗封禅等等,同时女主刘娥的人生也交织其中,与男主真宗赵恒的爱恨情仇更是故事主线,作品诉说着家国天下,剧集承载着千秋江山。

但艺术作品往往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同样本剧也是根据历史传说改编,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信史,剧中的女主刘娥是大家不太陌生的历史人物,而熟悉她的,更多是因为“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因为她就是这一惊天大案的“幕后黑手”,也是包青天需要面对的终极大Boss;而根据这一故事衍生的文学与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在民间更是广为流传。《七侠五义》、《包青天》等作品都无数次演绎过这一故事,而历史真相又到底如何呢,刘娥真如同传说故事里那般阴狠与恶毒吗?

“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

女主出生异象 饱经风雨沧桑

这一切都要从刘娥这个人说起,可以这样说,刘娥算得上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四个女性人物之一,她是非常著名的女政治家;其他三位,大家也是耳熟能详,汉之吕雉,唐之武曌,清之慈禧。比较巧合的是,在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后也叫刘娥,很容易与北宋这位权后刘娥混淆,那位刘娥的存在感其实并不太强,她是前赵昭武帝刘聪的第三任皇后,但巧合之处在于权后刘娥也是宋真宗的第三位皇后,冥冥之中这两位同名同姓的皇后还真有点百年呼应。

而咱们要讲的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她的名字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被明确记载。在古代,妇女没有什么地位,即使贵为皇后,也经常没有真实姓名流传,刘娥自然也不例外,她的名字其实就来源于民间传说,当然她也是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主权后,享有过帝王般的权力。

“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后在襁褓而孤,鞠于外氏。善播鼗。”

刘娥的出生就带着传奇与不凡,古代大人物的出生往往会被史书这样附会,刘娥的出生就有异象,传说刘娥母亲庞氏在生她之前曾经梦到一轮明月落入怀中,然后有了身孕,便生下刘娥;而刘娥之前的女主武则天在出生前,相传也是有乌龙和凤凰出现的异象;所以可以这样说,这两位女主都是天生异象的代表。

而且,刘娥跟武则天一样,早早就有懂得相面的人,断定她们贵不可言。相传袁天罡就曾断言女扮男装的婴儿武则天,如果是女子当主天下,而李淳风也曾推演大唐会有“女主昌”;刘娥在进宫之前就曾有得道高僧断言其必将大富大贵,而且还大力资助刘娥,所以后来刘娥成为权后,还专门重赏回报了这位高僧。

《大宋宫词》中讲到刘娥出身贫苦,是从四川入京,其实并没有明确交代其生平,历史上刘娥确实是蜀地孤女出身,但她的祖籍却是太原,而且曾经也是富贵之家,只是后来遭遇变故,才家道中落;刘娥的祖父刘延庆曾历任后晋与后汉两朝的大将军,刘娥的父亲刘通更是宋太祖时代的都指挥使,只是刘娥出生后不久,她便失去了双亲,成为了孤儿,因此从小她是在四川的外祖父家长大的。

曾嫁前夫龚美 邂逅皇子赵恒

刘娥的厄运这还没算结束,她人生的前半段伴随着亲人离散与颠沛流离,她也只能靠卖艺为生,成为歌女,打拨浪鼓,做着在当时比较卑贱的营生,为了生计她从小就嫁给了一个银匠,那人叫龚美,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刘娥是嫁过人的。在《大宋宫词》中,刘娥的丈夫去世,她怀孕却小产,本来被稳婆断定过一生不能再生育,后得到苏义简的庇护与帮助,才机缘巧合救了三皇子元侃,也就是后来的真宗皇帝,从此改变了生命的轨迹,进入宫廷之内;但历史上的刘娥前夫龚美并没有死,而且就是龚美把她带到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

可能那个时代,首都的房价也很贵,生活也很难,无奈之下龚美就打算将刘娥卖掉,结果被指挥使张耆相中,为了讨好上司韩王赵元休,也就是后来的真宗皇帝,张耆把刘娥推荐给了元休,元休一见倾心,便与刘娥无度欢好了起来。

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第三任皇帝,乃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他的名字改了很多次,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都是他,其获封的爵位也有韩王、襄王、寿王等,他被立为太子以后,才改名叫赵恒。根据历史记载,他在得到刘娥以后,便索取无度,进而日渐消瘦,被宋太宗发现,经过调查得知刘娥的身世以后,就极力反对赵恒与刘娥厮混,甚至把刘娥赶出了王府。

太宗不喜刘娥 真宗继位迎娶

《大宋宫词》中对于宋太宗不待见刘娥倒是演绎得很精细,一来因为刘娥出身贫贱,又是歌女,而且还嫁过人生育过,而未来要继承皇位的赵恒对其倾心,宋太宗自然不满。在剧中,刘娥怀抱的皇孙被秦王刺客所杀,而赵恒又屡次因为刘娥分心,同时引发了灾民隔离风波等一系列的事情,因为这个刘娥,赵恒还与父皇多有争执,因此刘娥便被严令不得入宫,所以说宋太宗在剧中的棒打鸳鸯,这的确是有历史记载的。

“后年十五入襄邸,王乳母秦国夫人性严整,因为太宗言之,令王斥去。王不得已,置之王宫指使张耆家。”

而且在《大宋宫词》中,赵恒有郭氏正妻,后来又娶潘氏也是符合历史的,赵恒的第一任皇后就是郭氏,而潘氏是名将潘美的女儿,历史上宋太宗赵光义就做主把潘氏嫁给了赵恒,目的就是让他跟刘娥断绝联系,胳膊拧不过大腿,赵恒只能把刘娥安顿在当年向自己推荐之人的家中,那就是张耆,而历史上张耆为了避嫌,竟然把家里腾了出来,专门给刘娥居住,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赵恒继位为帝,刘娥必定平步青云,好生招待才是。

至道年间,宋太宗驾崩,赵恒继位,随后就把刘娥接入宫中,在《大宋宫词》中,宰相吕端、大臣潘美等对此都坚决反对,在寇准等人的帮忙参谋下,赵恒才顺利把刘娥接入宫中,从此拉开了刘娥权力人生之帷幕。

初入宫廷的刘娥其实地位并不高,因为她的出身确实太低,又不被先帝所喜,还嫁过人,又是孤女出身没有背景,而且是后来者,所以郭皇后、潘氏都比她地位高;后来又有一位杨淑妃也很受宠,直到景德年间,刘娥才被封为美人,这才进入到了晋升通道,因为没有依靠,刘娥甚至与前夫龚美结拜,认其为兄,而龚美也因此改称刘美,以正视听。

终获至尊后位 进入权力中枢

否极泰来终有时。郭皇后薨逝以后,其实刘娥就本有一次成为皇后的机会,当时寇准、李迪、赵安仁等大臣极力反对刘娥成皇后,因此刘娥与这帮人也就此结下了梁子,成了日后互相倾轧的政敌。

真宗赵恒只能先另立皇后,这期间真宗临幸了刘娥的婢女李氏,李氏给赵恒生了个儿子,就是日后的宋仁宗赵祯,也就是“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因为李氏受宠之时无名无份,因此也没有什么话语权,刘娥就把生下的孩子赵祯据为己有,由自己和杨淑妃养育,因此仁宗赵祯从小就称呼刘娥为“大娘娘”,称呼杨淑妃为“小娘娘”,而对于生母是李氏却浑然不知。

“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丁亥,立德妃刘氏为皇后。”

到后来,真宗赵恒终于可以封刘娥为皇后,但是依然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宋朝重视文臣,士大夫很有地位,因此负责拟定诏书的大臣甚至敢于拒绝起草立刘娥为皇后的诏书,由此可见刘娥在当时的大臣之中,依然没有获得认可,这也成为日后刘娥清算政敌的根源。

成为皇后的刘娥其政治生涯曲线跟武则天其实颇为相似,她一来能够以中宫之主的身份把后宫之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又能帮助真宗处理政务去分忧,因此很被真宗赏识,而刘娥也逐渐进入到了政治舞台之中央。

频繁打击政敌 扫清统治障碍

就这样慢慢地,宋真宗赵恒也遭遇到了唐高宗李治那样的境遇,有大权旁落的感觉,再加上有占卜术士认为“太白昼现,女主昌”,真宗赵恒这个时候体弱多病,担心刘娥日后会像武则天那样夺取赵宋天下,便想让太子赵祯监国;为此,寇准、周怀政等人都参与了密议,但还是被刘娥知晓,刘娥联络丁谓等人向真宗施加压力,这个时候的真宗很怕老婆,便把锅甩给了寇准,因此寇准被罢免宰相,丁谓得以上位。

“天禧末,真宗寝疾,章献明肃太后渐预朝政,真宗意不能平。寇莱公探知此意,遂欲废章献,立仁宗,策真宗为太上皇,而诛丁谓、曹利用等。于是李迪、杨亿、曹玮、盛度、李遵勖等协力,处画已定,凡诰命,尽使杨亿为之,且将举事。”

事情还在继续发酵,风波依然未平。参与密谋的周怀政看到皇后刘娥已经坐大,便策划了兵变,意图废除刘娥,扶立太子,结果事情泄露,被杀之;而一代名相寇准则遭到了刘娥一而再再而三地贬谪,后来寇准被贬官雷州,客死他乡,但获得了万众拥戴;而刘娥却也由此赢得了一系列政治斗争的胜利。

其实,在真宗年间,作为皇后的刘娥在政治上的建树还是不少的,真宗发起的劳民伤财的“天书运动”,后来就是刘娥下令终止的,这确有拨乱反正之功;而且刘娥本人对于党争之祸也有清醒认识,她曾专门命人在宫殿之墙绘图,用来推恩功臣亲属,有效遏制了朝臣党争的势头。

开启临朝称制 接近成为女皇

真宗驾崩后,仁宗继位,真宗遗诏决定让刘娥处理军国大事,而由此也开启了刘娥长达十几年的临朝称制生涯,这一时期她大权独揽,成为事实上赵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而且在这期间她也从未想过归政仁宗。

王朝宫廷的斗争从来都是围绕着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以前的伙伴也很快可能就会成为对头。

这句话放在刘娥与丁谓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在刘娥称制以后,丁谓想架空刘娥,两个人的摩擦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王曾正好进言刘娥,刘娥便一不做二不休,把丁谓的宰相之位罢免,同时把他贬到了崖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随后刘娥又处理了另一位权臣曹利用,就是那位历史记载他出使大辽,并发现萧太后与韩德让出入同帐的目击证人,刘娥也是运用手段把曹利用给扳倒,并逼迫他自杀了。

这一时期的刘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有政见不同之人,她便大加“迫害”,而且因为掌握权柄,她基本都“得逞”了,可以说这一时期她大发“淫威”,处理了不少权臣,也为自己扫清了不少政敌。在朝堂上,她也与仁宗皇帝并坐,位居右侧,而且还身穿帝王衮服,也就是龙袍,接受仁宗和群臣朝贺,这个时候她只是没有女帝之名,已经完全具备了女帝之实。

“先是,小臣方仲弓上书,请依武后故事,立刘氏庙,而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后掷其书于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

看到各方面的时机比较成熟了,历史上的刘娥便试探地询问群臣,“唐代武则天是个怎样的人”,结果朝臣们都说武则天是差点断送李唐江山的人;其意很明显,就是反对刘娥称帝。这一时期程琳等人献上《武后临朝图》,为刘娥称帝推波助澜,当刘娥发现朝臣们极力反对,她本人更难以自处的时候,她也很明智,来了一场作秀,她把劝进的奏章撕碎,扔在地上,说自己决不做这种有违大宋列祖列宗意愿的事。

虽然名义上没法称帝,但是刘娥内心其实还是希望当皇帝的,她对于至高权力有着深深的欲望,因此从形式上她一直游走在帝王典章礼仪的边缘,比如她经常身穿帝王衮服到太庙祭祀,虽然后来有所收敛,但一直有着不改初衷的表现。

当然从始到终,刘娥并没有真正迈出那一步,她还是有所忌惮,有所畏惧的,因为女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对于历史,对于王朝,对于后世,她都无法交代。所以在刘娥生命的最后时光,她仿佛是看开一切,那些曾被她打击的政敌,比如寇准等人都被她所平反,丁谓也被她内迁,而且在其弥留之际,她一直拉扯仁宗的衣服,其实意思很明显,就是她不愿意身穿帝王衮服龙袍去地下见大宋列祖列宗,而仁宗也就给她换上了皇后的服装,算是对她的告慰,这可以说是刘娥到生命尽头想明白了一切,她还是选择把政权全须全影的还给了仁宗,同时也替他守护了十几年的清平江山。

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仁宗叹曰:“人言其可信哉!”

隐瞒仁宗身世 衍生换子传奇

刘娥在世的时候,权势熏天,反对者哪有敢于言语之人,但在她死后,很多事实真相也浮出了水面;装疯卖傻的赵元俨,即戏剧中的的“八贤王”以及仁宗的“小娘娘”杨淑妃便都告知了仁宗其生母是李宸妃的真相,仁宗知道后很生气,他怨恨刘娥对自己身世的隐瞒,更是打算清算刘娥一族,但通过调查他却发现了自己的生母是以皇后之礼下葬的,仁宗这才知道了其中的深意;原来仁宗继位以后,李宸妃才薨逝,这肯定就不是刘娥所害,因为刘娥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去杀人灭口,她没有这么做,反而对李妃厚葬,也算对仁宗有所交代和安慰了。

刘娥薨逝后,与真宗赵恒合葬在了永定陵,而且她还得了个四字谥号,可谓盖棺论定,境遇不差。但她生前隐瞒仁宗身世的事还是被发酵得越来越厉害,乃至于出了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而她的形象在传说中也就成为了奸诈的代名词,这实际上对她是并不公平的,也是明显黑化她的。

“刘太后生平,有功有过,据理立说,实属过浮于功。垂帘听政,本非宋制,而彼独创之;兖冕为天子之服,彼何人斯,乃亦服之。设当时朝无忠直,不善规谏,几何而不为武后耶?史官以贤后称之,过矣。”

从蜀地孤女蜕变成了一代权后,一路的辛酸,一路的苦辣,只有刘娥自己明白她经历过什么,得到过什么,还有失去过什么;历史不可否认的是,刘娥的确算得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在中国古代历史女性人物中,她同样是熠熠生辉的那一颗,而且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也是她称制的时候组织发行的,这是世界经济金融历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与尝试,比欧洲最早的纸币还早了六百多年,而她的历史贡献绝不仅限于此,因此她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人物,也理应得到公正的书写。

纵横点原创历史文章,喜欢就请点上方的关注吧,谢谢支持!

0 阅读:11

纵横点

简介:人文历史寻迹,古典名著解读,影视传奇回味,尽在纵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