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狗来了!贵州毕节迎新宠,智能服务开启新篇章!

壁丝评娱乐 2025-02-21 14:18:06

当科技巨轮碾过传统警务的边界,人类守护者是否终将被钢铁之躯取代?贵州毕节街巷间游走的机械警犬,正将这个科幻命题推向现实。

在黔西北群山环抱的毕节市,崎岖地形与频发的地质灾害长期困扰着治安防控。2022年8月,参与过汶川救援的资深警员张立军调任毕节市公安局技防科科长。

这位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中年警官,亲历过搜救犬在余震中牺牲的惨痛场景,萌生了"以机械替代生命冒险"的构想。

恰逢2023年公安部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毕节市获得专项扶持资金。经过半年技术论证,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的四足巡逻机器人项目正式立项。这款被民间称为"机械狗"的设备,集成了北斗定位、热成像等八大模块,能在零下20度至60度极端环境持续工作12小时。

2024年3月15日清晨,七星关区老城巷道突发持刀伤人事件。当歹徒逃窜至待拆迁危房区时,首批列装的3台机械狗迅速包抄。通过毫米波雷达穿透墙体锁定目标位置,实时传输建筑结构热力图,特警队员得以安全实施抓捕。这场27分钟完成的突击战,让机械狗一战成名。

争议随之而来。抖音博主"黔城观察"拍摄到机械狗在商业街巡逻时扫描行人手机的画面,引发隐私泄露担忧。而退休教师王德顺在人民网留言:"冰冷的机器怎能理解人间冷暖?"与之相对的,快递员李建军在交通事故现场目睹机械狗驮运急救包穿越塌方路段后。

自发在社交媒体发起支持倡议,获得2.3万次点赞。相较于杭州采用的无人机巡逻体系,毕节方案更侧重地面复杂场景处置。在4·17金沙县山体滑坡救援中,机械狗群组成临时通讯中继网,为受困矿工搭建起"生命信号走廊",这项创新应用已申报国家应急管理科技成果奖。

截至2024年5月,毕节市已完成11个派出所的机械狗配发,累计执行高危任务83次,减少警员涉险作业217人次。市公安局宣布将追加采购50台设备,并开发犬吠警示、多语种劝导等本土化功能模块。但配套出台的《智能设备使用规范》明确要求,机械狗执勤必须全程由民警伴随操作。

当机械眼瞳倒映着万家灯火,我们是否正在见证守护者精神的进化?在毕节这座曾经贫困的山城,科技与人性的交响曲刚刚奏响序章。但请别忘了——按下启动键的,始终是温暖的人类手指。

0 阅读:0
壁丝评娱乐

壁丝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