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培训的江湖中,讲师们如同武林高手,各怀绝技。然而,为何有的讲师被甲方竞相邀约,行程满满,而有的讲师却只能在角落里暗自神伤,鲜有人问津?其实,这里面暗藏玄机。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那些被甲方选中概率更大的讲师的神秘面纱,探寻他们成功背后的秘密。
一、讲师介绍具备针对性
在竞争激烈的企业培训市场,讲师介绍就如同一张关键的 “入场券”。它不是简单的个人履历罗列,而是要精准命中甲方的需求靶心。
1、深入研究甲方需求
(1)详细沟通与调研
讲师在接到甲方培训意向时,不能仅仅满足于甲方提供的简单培训主题描述。要主动与甲方负责培训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组织此次培训的背景。例如,是因为企业业务拓展需要员工提升新领域的知识,还是因近期业绩下滑想通过培训改善员工销售技巧。通过详细询问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员工的现有水平、期望达到的培训效果等方面,获取全面且深入的信息。
(2)分析行业趋势与甲方企业特点
除了与甲方直接沟通,还需对甲方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比如在互联网行业,技术迭代迅速,甲方可能急需员工掌握最新的编程框架或数字化营销手段。同时,不同企业有其独特的文化和运营模式。一家注重创新的科技企业,与一家传统保守的制造业企业,其培训需求侧重点必然不同。讲师要将这些行业与企业特点融入到对甲方需求的理解中,为打造针对性的讲师介绍奠定基础。
2、提炼核心要点与优势
(1)突出专业技能与经验
根据对甲方需求的深入研究,讲师要从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过往经验中,提炼出与培训主题紧密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成功案例。如果是为一家企业提供领导力培训,讲师可以强调自己在过往培训中,帮助其他企业的管理人员成功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实现业绩增长的具体数据和案例。例如,“曾为 [某知名企业名称] 的管理团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领导力培训项目,培训后该团队员工满意度提升 30%,部门业绩在半年内增长了 25%”。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实例,让甲方直观感受到讲师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成果。
(2)强调独特价值与差异化优势
在企业培训市场,同类型的讲师众多。为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讲师需要挖掘自身的独特价值和差异化优势。这可以是独特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在真实场景中快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是在某个细分领域的深厚造诣,例如专注于为互联网企业提供用户体验优化培训,且在该领域有多项独家研究成果或成功实践项目。将这些独特之处清晰地体现在讲师介绍中,能吸引甲方的关注,增加被选中的概率。
3、定制化讲师介绍
(1)内容定制
在撰写讲师介绍时,不能使用通用版本应付所有甲方。要根据每个甲方的具体需求和之前提炼的核心要点,对讲师介绍内容进行定制。比如,对于一家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培训需求,讲师介绍中应重点阐述自己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资质,如持有注册风险管理师(FRM)证书,以及过往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咨询和培训的经验,包括帮助企业成功应对市场波动、避免重大风险损失的案例。将与金融风险管理无关的其他经历适当弱化或删除,使讲师介绍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甲方的需求展开。
(2)语言风格定制
除了内容定制,语言风格也要根据甲方企业的文化和受众特点进行调整。如果甲方是一家年轻有活力的创业公司,讲师介绍的语言可以更加简洁明了、生动活泼,适当运用一些流行语或网络热词,拉近与甲方的距离。而对于一家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语言风格则应更加正式、严谨,突出专业性和权威性。通过定制化的语言风格,让甲方感受到讲师对他们的重视和理解,从而提高好感度。
二、课程契合培训需求
课程是企业培训的核心,能否满足甲方需求直接决定了讲师在竞争中的成败。
1、精准把握培训目标
(1)与甲方共同明确目标
讲师要积极与甲方合作,共同梳理培训目标。这不仅仅是甲方提出一个大致方向,讲师就开始准备课程。而是双方要深入探讨,将培训目标细化为具体、可衡量的指标。例如,对于一次销售技巧培训,培训目标不能仅仅是 “提升销售能力”,而是要明确到 “在培训后的一个月内,使销售人员的客户转化率提高 20%,平均客单价提升 15%”。通过明确这些具体的目标,讲师在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时才能有的放矢。
(2)根据目标确定课程重点
一旦培训目标明确,讲师就要根据目标确定课程的重点内容。如果培训目标是提高员工的沟通技巧,那么课程重点可以放在有效沟通的原则、不同沟通场景的应对策略以及沟通中的反馈技巧等方面。在课程设计中,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重点内容得到充分讲解和练习,避免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知识点上浪费过多时间。
2、课程内容设计
(1)紧密围绕甲方需求选材
课程内容的选材要紧密围绕甲方的实际需求。这意味着讲师不能仅仅依赖于自己已有的课程资料,而要深入了解甲方企业的业务流程、员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为一家电商企业提供客服培训,讲师要了解该企业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常见的客户咨询问题类型以及客服人员在处理客户投诉时面临的困难。根据这些实际情况,选取与电商客服工作紧密相关的案例、技巧和知识进行讲解,如如何快速识别客户需求、如何运用话术化解客户投诉等。
(2)融入行业最新动态与最佳实践
在保证课程内容与甲方需求紧密相关的同时,讲师还要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最佳实践,并将其融入课程中。例如,在人力资源培训中,随着远程办公的普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远程团队管理成为新的课题。讲师可以将最新的远程团队管理工具和方法介绍给学员,让他们掌握行业前沿知识。同时,分享其他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为甲方提供借鉴和参考,使课程内容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
三、报价贴近甲方预算
报价是企业培训合作中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环节,合理的报价能增加讲师被选中的机会。
1、了解市场行情
(1)调研同行报价
讲师在确定自己的报价之前,要对市场上同类型培训课程的价格进行调研。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咨询同行、参加行业研讨会等方式,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知名度讲师的报价范围。例如,对于一次为期两天的企业内训课程,了解到在本地区同类型课程的报价在 5 万元至 15 万元之间。通过掌握这些市场行情信息,讲师可以对自己的报价有一个初步的定位,避免报价过高或过低。
(2)分析市场供需关系
除了了解同行报价,讲师还要分析市场的供需关系。如果当前市场对某类培训课程的需求旺盛,而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讲师相对较少,那么讲师在报价时可以适当提高价格。反之,如果市场上某类培训课程供过于求,讲师则需要在报价上更加谨慎,通过合理的价格策略来吸引甲方。例如,在当前大数据培训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具备专业大数据培训能力的讲师可以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在合理范围内提升自己的报价。
2、评估自身成本与价值
(1)核算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讲师在报价时,要全面评估自身的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备课时间成本、培训资料制作成本、交通差旅费等。间接成本则包括个人品牌建设成本、专业知识更新成本等。例如,为了准备一次高质量的培训课程,讲师花费了一周的时间进行备课,假设讲师的时间成本为每天 5000 元,那么备课的直接成本就是 25000 元。同时,制作培训资料花费了 5000 元,交通差旅费预计 3000 元。再考虑到个人品牌建设和专业知识更新等间接成本,综合计算出本次培训的总成本。
(2)确定自身价值与合理利润空间
在核算成本的基础上,讲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市场知名度和过往培训业绩,确定自身的价值,并合理设定利润空间。如果讲师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成功案例,能够为甲方带来显著的价值提升,那么可以适当提高利润空间。例如,一位在企业管理培训领域具有多年经验,且成功帮助多家知名企业实现业绩突破的讲师,其自身价值相对较高,可以在成本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一个较高的利润空间,以体现其专业服务的价值。
3、灵活报价策略
(1)提供多种报价方案
为了满足不同甲方的预算需求,讲师可以提供多种报价方案。例如,基础方案只包含核心的课程讲解和培训资料提供;增值方案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课后辅导、培训效果跟踪评估等服务内容,价格相应提高。通过提供多种报价方案,甲方可以根据自身的预算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增加合作的可能性。
(2)根据合作规模与长期合作潜力调整报价
如果甲方的培训需求规模较大,如涉及多个部门、大量员工的培训,或者具有长期合作的潜力,讲师可以在报价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例如,对于一次大规模的企业全员,讲师可以根据培训项目参与培训的人数,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对于有长期合作意向的甲方,讲师可以在首次合作报价时适当降低价格,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后续的长期合作奠定基础。
在培训这个领域,被甲方选中概率更大的讲师,往往是那些能够精准把握甲方需求,从讲师介绍、课程设计到报价都做到极致的人。他们深入研究甲方的每一个细节,精心打造符合需求的课程体系,合理制定报价策略。通过这些努力,他们不仅赢得了甲方的信任和订单,更在企业培训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对于广大讲师而言,学习和借鉴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在各个环节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