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省纪委监委4月1日消息: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常委、郏县县委书记王景育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王景育,1980年3月出生,河南鲁山人。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10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1999年,19岁的王景育考入石家庄陆军学院,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那个互联网刚起步的年代,这个专业堪称“前沿”。但2003年毕业后,他并未进入IT行业,而是选择回到家乡河南,在宝丰县政府办公室里,当了一名普通科员。
2004年,工作刚满1年他就提拔为副主任科员,这个晋升确实很大。
2007年,27岁的他调任到平顶山市旅游局,担任人事教育科科长,开始接触干部管理工作。
2012年,32岁的他升任卫东区副区长,完成从“技术岗”到“行政岗”的跨越。
2016年,36岁出任共青团平顶山市委书记,成为正处级干部,迈入“快车道”。

2019年,39岁的王景育调任郏县代县长,次年“转正”。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县长之一,郏县曾是传统农业县,他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入智能制造项目。
2021年,41岁的他接任县委书记,成为县域“一把手”。2023年5月,43岁的他跻身平顶山市委常委,完成“县—市—省”三级跳。
这升迁速度,比坐火箭还快!但细看他的履历就会发现,这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官员,最擅长的不是编程。这位年仅45岁的80后厅官,曾经是当地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如今却成了反腐风暴中的落马官员。

从石家庄陆军学院的军校生,到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再到地级市党委常委,他的仕途堪称“年轻干部成长样本”。但更值得思考的是:中央纪委多次强调,年轻干部需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政治能力,王景育案例再次印证‘严管就是厚爱’的治理逻辑。
王景育的工学硕士背景,曾让他被视为“技术型干部”,但主政一方后,更需要的是“政治三力”(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
《资治通鉴》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王景育的履历,为年轻干部提供了一面镜子:晋升速度可以快,但思想根基必须稳。毕竟,在新时代的赛道上,比‘跑得快’更重要的,是‘走得远’。”
LqK
人才不等于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