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求职高峰遇诈骗,深圳两人经历警示众人

楚天遥聊天涯路 2025-01-04 17:17:23

岁末年初,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了。这时候的气氛吧,除了喜庆,还带点紧张。为啥?因为求职高峰期又到了!有些人刚换了工作,有些人打算跳槽,还有一些呢,就是被亲戚朋友拷问得快顶不住了什么升职啦、存款多少啦、今年买房没呀,这些问题一轮轮轰炸下来,人直接压力山大。于是乎,不少人开始狂投简历,试图在年前搞定一份满意的工作。不过啊,说到这,我得给你提个醒:可别光顾着找新东家,却忘记提防骗子盯上你!

咱们今天就说两个发生在深圳的真实案例,一个是被骗惨了,一个是机智逃过一劫。这么说吧,看完保准让你长点心。

先讲第一个故事。主人公李先生,今年49岁,本来日子过得挺滋润,高薪稳定,但谁知道公司业务调整,他突然被裁了。本来想着好歹混迹多年经验丰富,再找份差事应该没难度,可现实啪啪打脸。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某知名招聘平台上传了简历。不久后,一封物业工程主管的岗位邀请信发到了他的邮箱里。一看待遇,那叫一个香!工资优渥、福利齐全,不去都对不起自己。

然后嘛,对方还特别专业地通知他,要想顺利入职,需要参加线上培训,并下载一个叫办公管家的App。当时李先生压根儿没怀疑,觉得正规企业流程严谨很正常。但接下来的操作,就逐渐露出了马脚他们要求他通过App做小额捐款测试,说这是为了证明账户活跃度。而且更离谱的是,这钱捐出去几秒钟立刻返还到账户里。这波小恩小惠直接把李先生感动坏了,哇塞,这公司效率真高!于是等到下一步大额数字币测试活动时,他彻底放松警惕,把四万多块血汗钱转进去了!

结果不用我说,你也能猜到吧?骗局收网,对方瞬间消失无踪,人家那边连电话都打不通。李先生傻眼之余,只能报警处理。然而,由于骗子切断所有联系,加上资金流向复杂,要追回损失并不是件容易事。

再来看第二位主角深圳姑娘李小姐。同样是在网上看到了一份诱人的互联网项目专员职位,她也按要求安装了那个所谓的办公管家。但跟前面不同的是,她比李先生多留个心眼。在安装过程中她发现不少蹊跷,比如面试通知总显得特别随意;对方竟然掌握她详细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承诺只要完成任务即可获得超高回报!这些反常细节,让她隐约觉得事情不太对劲。

后来呢,她果断拒绝继续参与,并将相关情况举报给警方。如果当初没有及时刹车,也许现在吃亏的人名单上早已添上她的大名。所以啊,说到底,是警觉救了她一命。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掉进类似陷阱里头呢?简单一句话:心理战术玩得溜呗!年关将近,好多人急于找到饭碗养家糊口,这种焦虑情绪正好成了骗子最大的突破口。他们用高薪职位吸引目光,用伪装正规的流程降低你的防备心,然后利用群聊造势(比如晒回款截图或者集体催促),一步步把受害者推进深坑。有句话咋形容来着?就是明明闻到了烧焦味,但还是忍不住往火堆凑过去!

所以咧,如果你最近也正在求职路上,可一定擦亮双眼,提高警惕。我这儿有几点靠谱建议分享给大家:

第一,多核查一下公司背景。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查询工具,比如国家企业信用系统啥的,可以帮忙验证单位真实性。另外,如果遇见完全陌生的小公司主动邀约,一定别轻信。哪怕它条件再怎么诱惑,也先冷静三秒钟琢磨琢磨是不是哪里怪怪的?

第二,无论如何不要交任何费用。不管是什么解锁费、保证金还是押金,都统统拉黑删除,公司招聘从来不会提前向员工伸手要钱。有这种奇葩要求出现,多半十有八九就是诈骗分子出招骗财!

第三,保持清醒头脑和独立思考能力。如果有人老怂恿你赶紧行动,说时间紧任务重必须马上付款,请务必停下来缓缓情绪,与身边可信赖的人商量一下再决定是否继续走下去。(毕竟旁观者清嘛)

第四,为防止事后追责困难,每次与招聘人员沟通都尽量保存完整证据,包括聊天记录、汇款凭证等等。如果真的倒霉中招,那也是帮助警方追查线索的重要资料来源。

听起来繁琐,其实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权益。而且退一步讲,即使生活暂时不给力,我们至少还能守护最后那颗尊严的小星星,总不能稀里糊涂赔进去几年积蓄吧?

好了,现在这个社会变化飞快,各种新型骗局层出不穷。我们普通百姓只能靠不断提高自身意识抵御风险。当然,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为广大劳动者创造更加安全透明可靠就业环境。不过归根结底,自身才是最好的保险措施。所以兄弟姐妹们,下次碰见天降馅饼般机会的时候,多想两步哦!

参考信息来源:腾讯新闻《男子遭网络诈骗4.5万元》、《女子识破求职陷阱险被骗》。

0 阅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