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跳楼,1500字遗书曝光:“若有来生,别来烦我”

精读君 2023-04-01 09:26:05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23/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456天

01

前两天无意中刷到一条微博,看得令人痛心。

微博内容是一位网友转述的,说一个14岁的女孩,在“双减”政策即将出台之际跳楼自杀了,并留下了一封三页长的遗书。

孩子很乖巧,因为是踩着榻榻米跳楼的,临行前不忘留下一张纸条,叮嘱父母擦干净自己用鞋踩过的榻榻米。

她甚至把自己所有财产整理好放桌上交还父母,一共3万块压岁钱。

并且表示不会让家里的房子变成凶宅,所以选择跳楼离开,死在外面。

女孩的遗书逻辑清晰,措辞利落,看得出是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但在遗书的开头,她却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厌恶: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再往下看,全是对父母的控诉和讽刺:

“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

“我是带给你们荣誉的人,严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在人后,我承受了你们最肮脏的辱骂……”

看完这封遗书,你大概能猜测出女孩跳楼的原委。

在坚信“棍棒下才有出息”的父母眼里,一切都是为孩子好,所以打不是伤害,是爱,是“你现在还不懂得,以后会感激”的爱。

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立志把孩子培养成不平凡的人。

殊不知,在孩子眼里,他们的每一份爱,仿佛都是明码标价的:

这一份爱,是给这次期末考试成绩的;

那一份爱,是给这次在亲友面前长脸的。

父母的爱,没有一刻让孩子感受到轻松,反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何其可悲?

02

这世上,我相信没有父母不爱孩子。

女孩跳楼之后,她的父母也是懵的。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很爱孩子,孩子却感受不到爱?

深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牵扯的就是2个字:共情。

很多父母虽然爱孩子,但其实他们无法做到与孩子共情,所以永远不理解孩子心里怎么想,孩子想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日常大家一定不陌生:

公园里,一位妈妈在孩子睡觉时,把孩子视为宝剑的树棍给扔了。

孩子发现后,便开始大声哭闹:“你赔我的宝剑!”

妈妈无奈,只好说宝剑被清洁阿姨收走了,甚至威胁孩子,“再哭就不带他出去玩了”。

结果孩子哭得更大声了。

有些妈妈被激怒后,要么冷处理,要么打骂孩子。

最后,孩子和父母的心越拉越远。

其实,妈妈如果能够与孩子共情,理解木棍对孩子的意义,就不会用这种极端又不讨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很火的视频:

小男孩把妈妈最喜欢的碗打碎了,爸爸没有责怪他,而是第一时间确定孩子的安全,查看他是否受伤。

接着,他开始客观地了解事情的经过。

“这是妈妈最喜欢的碗了,怎么会碎了呢?”

“我刚才拿一根香蕉,不小心滑了一跤。”

“这只是一个小意外对吧?”

了解到孩子打碎碗的原因后,爸爸并没有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之类的话,而是先强调这个碗的重要性,再帮助孩子一起想对策。

爸爸的做法很智慧,他教会了孩子,弄坏别人的东西不仅要学会道歉,还最好能够用补偿的方式表达歉意,孩子在此过程中也获得了成长。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共情过程: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积极回应——正向引导。

如果那位14岁女孩的母亲,能够注意观察女儿的情绪变化,并按照共情沟通的几个步骤和女儿交流,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03

如何才能发现孩子看不见的情绪,并实现共情沟通?

《最爱不过我懂你:父母共情陪伴手册》一书中提到共情陪伴的4个步骤:

①停,放下评判的想法

家长要能停下手头的事情,全身心关注孩子。同时,在认知层面,摒弃先入为主的偏见。

举个例子,家中哥哥和妹妹玩闹中,妹妹哭了,妈妈看到后如果上来就批评哥哥:“你怎么又把妹妹弄哭了。”

这就没有做到“放下评判的想法”,第一时间就把锅甩给了更调皮的孩子。

而如果妈妈问的是:“妹妹怎么哭了,发生了什么事?” ,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②看,看到事情的真相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了解事情发生的情境,通过孩子的动作和表情来看见更多的事情和关键信息,从而学习如何真正读懂孩子的情绪。

比如,那个打碎妈妈心爱的碗的孩子,当爸爸看到了孩子脸上的惶恐和不知所措时,就懂得了该如何对孩子做进一步的引导。

③听,听到孩子背后的需求

有这样一段对话:

孩子:“妈妈,明天我们去动物园好不好?”

妈妈:“你练完琴了吗?”

孩子:“练了。妈妈明天能去动物园吗?”

妈妈:“等会早点睡觉啊。”

孩子:“明天能去动物园吗?”

妈妈:“不去了。上个星期才去的。”

在这个对话中,孩子问的是否能去动物园这件事,但妈妈却没有直接回应,而是不断地追问另一件事的完成情况,最后拒绝了孩子。

这位妈妈就是“听而不闻、听而不专、听我想听”的典型。

一旦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就很难与孩子建立共情。

④说,及时做出回应

一般来说,回应有三种,分别是内容回应、行为回应和情感回应。

内容回应,是将看到的情景叙述出来。

比如,3岁的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妈妈。

妈妈说:“你不想去幼儿园,因为你看不见妈妈。”这就是内容回应。

行为回应,顾名思义是用行动“说话”。

比如,12岁的孩子因为小狗去世了,很伤心。

父母给他一个拥抱,就属于行为回应。

大多数父母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情感回应。

比如,孩子在草评上学拍皮球,但很久都没有学会,于是哭了起来。

父母告诉他:“你一直在努力地学习拍皮球,但是学了好久都没有学会,你感到很受挫。”这就是情感回应。

情感回应既能让孩子产生更高层次的共鸣,也能有效帮助孩子提升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

04

共情陪伴的底层逻辑就是:信任并接纳孩子,如其所是,而不是用一堆外在的标准去评判和要求孩子。

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二年级的女孩很喜欢小猫,于是和妈妈许诺:如果期末考试自己考了90分以上,妈妈就答应自己养一只小猫。

结果她妈妈是这样回应的:

“妈妈知道你很想养一只小猫,而且你在为这件事做努力。但养猫和考90分是两件事情。如果你做好准备了,就算你考0分咱们也可以养。”

这位妈妈的做法,就叫“接纳孩子,如其所是”。

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愿意和孩子沟通,其实大多都是由于父母没有做到深层次共情。

《孙子兵法》中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养育孩子也一样,只有懂孩子,把共情沟通渗透在养育孩子的每一件事上,每一次对话中,你才能收获一个健康快乐又自信的孩子。

作者:萱桐,精读读友会会员。这是一个自由的灵魂。

0 阅读:211

精读君

简介:精读概念,精进自我,终身学习,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