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家里没钱,而是家长随意往外说出3个隐私

红红说育儿TXH 2024-08-13 20:14:45

发现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和孩子关系紧张的家长,几乎从不反思自己,反而特别爱从外界找原因。

类似“家里就这条件,我能有什么办法?”“我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穿,你还想怎么样?”这样的抱怨,更是张口就来,好像没钱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可实际情况却是:真正贫穷的家庭,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比比皆是;反倒是经济状况尚可,甚至是有些优越的家庭,反倒母子反目、关系紧张。

由此可见,亲子关系好不好,和家里有没有钱没有必然联系,反倒是家长自己的行为不合时宜、对孩子的态度不好等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家长拎不清、口无遮拦,更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尤其是爱把孩子的以下3个隐私随意往外说的家长,亲子反目只是迟早的事。

01

成长中的偏差

这么多年,琳琳和妈妈的关系一直都是淡淡的:不主动、不拒绝,母女之间就像隔了一层膜,与其说是亲人,不如说是客人。

最奇怪的是,一到节假日,尤其是亲人团聚的传统佳节,比如春节、中秋节,别人都马不停蹄往家里跑,只有琳琳傻傻呆呆不肯动,10次有9次都主动要求要加班、值班。

别人都说琳琳傻,家人团圆都不盼。只有琳琳才知道,越是亲戚团聚,她越手足无措,因为那些成长中的偏差,一定会被拿出来反复批判,她恨死了这种感觉。

原来,琳琳小时候家里穷,妈妈把钱看得非常紧,从来不给零花钱,看着别人夏天有冰棍,冬天有糖果,琳琳别提多羡慕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琳琳在客厅桌上发现了10元钱,她也没多想,拿着就去买糖吃。

妈妈发现后大发雷霆,口口声声说琳琳是贼,训斥、打骂、罚跪全部给琳琳过了一遍,一年级的琳琳真的不明白,只是拿钱买糖吃,何以引来妈妈这么大的反应。

这样还不算,妈妈还在亲戚间各种数落琳琳偷钱的行为,又闹到了学校,责怪老师没有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

从一年级到小学结束,只要一说到“偷”“贼”,大家的目光就不自觉往琳琳身上瞥,琳琳为此遭受了长达6年的心理折磨。一个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孩,逐渐变得敏感多疑又自卑。

她不敢亲近妈妈,也怕亲友相聚,怕一个不注意,又翻出陈年旧事被讥笑、数落。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长高长壮,更是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这就像一年级孩子做10以内的计算题老出错,字母b总会变成字母d。可是,等到孩子上了三年级,这些错误再也不会出现了一样。

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进步的过程,面对孩子出现的偏差,善意的微笑、细心的引导能激励人前进;但是如果当成玩笑到处说,结果就不见得好了。

02

学习中的起伏

明明又和妈妈吵架了,就连住在他家楼下的我家都能清晰地听到母子俩的争执声,最近几天路过楼下的花园,也时常能听到邻居们的窃窃私语,话里话外都是说明明的学习下降了。

好心的邻居会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学习出现起伏很正常,家长要平常心,多给孩子鼓励;

吃瓜看热闹的会说:一天天的净听他们母子俩吵吵吵,就跟别家没有孩子一样,我其实一点也不感兴趣;

还有拱火想挑事的直言:就这心态还值得出来说,这不就是丢人现眼嘛,要我说,现在的孩子就是矫情。家长真想孩子学习好,该打打,该骂骂;要是只想顺其自然,放任自流最好。

总是,乱七八糟说什么的都有。

明明妈妈的本意,可能是自己压力大,单纯诉诉苦;可能是想听听别人的意见建议;也可能纯粹是习惯了,什么都想说一说。

可实际情况是:每次听完明明妈妈的碎碎念,邻居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明明的学习状况,投递给明明的眼光就有些不太友好了。

明明毕竟只是个5年级的孩子,难免受到影响,和妈妈的关系也日渐紧张起来。

学习就像心电图,有高峰也有低谷,只要孩子每天都在进步,那就是好的。再说了,学习只是孩子优秀的一个表现,还有更重要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礼仪教养,这些都好了,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03

同学间的状况

小孩子天生喜欢热闹,和朋友相处时难免磕磕绊绊。对此,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只要不是霸凌,小打小闹反而更有利于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

可是,如果把孩子和同学间的所有事情都上升到上纲上线的程度,那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鑫鑫的妈妈又去教育局举报了,原来,鑫鑫刚上一年级,进门第一天起,她就没有消停过:孩子丢了铅笔,她怀疑是有人故意偷的;鑫鑫的橡皮擦不见了,她认为是同学故意藏的;还有丢衣服、孩子间相互打闹,鑫鑫妈妈几乎隔段时间就要跑一趟……

这次是因为鑫鑫的同桌拿了他的贴纸,鑫鑫妈妈一下子就怒了,她不但跑到学校控诉对方没有礼貌,找班主任讲道理,还跑去教育局要求全面整顿。

鑫鑫妈妈这边还没消停,鑫鑫那边当天下午就和同桌冰释前嫌了,她不但白白做了一回小人,还被打上了难缠闹事不讲理的标签,学校整没整顿不知道,反正同班同学都被再三交代不要和鑫鑫一起玩。

没办法,不能劝退、不能干预,那就只能冷处理,至于对鑫鑫好不好?那真没人敢吭声了,反正鑫鑫的处境挺尴尬就对了。

孩子们,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对自己的文具、友谊、社交礼仪等都还处在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家长对孩子和同学之间的状况大都采取弹性的方式,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其实,对于孩子的事,真正有智慧的家长都会采取闭嘴的态度,对内多沟通,对外三缄其口,给自己也给孩子留足面子,这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那么,你会和别人聊自家孩子吗?聊些什么呢?

0 阅读:117

红红说育儿TXH

简介:关注家庭教育,分享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