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有这样一幕。
棉纺厂生产的布卖不出去,给员工发不出工资,就用滞销的布匹顶工资。黄玲没了收入,庄超英的工资就成了唯一的生活来源。因为以往,庄超英每月70元的工资,要给父母25元,现在黄玲没了收入,他就去找父母商量,能不能先不给这25元。父母一听,劈头盖脸一顿责骂。
母亲责备他斤斤计较,不应该给筱婷、鹏飞订牛奶,就该把这笔钱省下来给她们。父亲则是一遍遍责骂他忘恩负义,不孝顺,更是放狠话:“我们就当你死了,以后只有赶美一个儿子。”庄超英不可置信地看了一眼父亲,他没料到父亲会说出这样恶毒的话,再看一旁的庄母,也是同样的态度,一句责备老头的话都没有。
几十年工资的一部分给了父母、弟弟一家,如今有了难处,只是想暂停一段时间,就被父亲这么狠毒地诅咒。这是庄超英第一次对父母寒心,回到家,就一头栽倒在床上。
武志红老师在《家为何会伤人》里写到:“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并且很有意思的是,“愚孝”经常会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出现:父母对一个孩子进行似乎没有餍足的索取,同时却对另一个孩子给予无限的付出。
庄家就是典型的这种家庭,从大儿子这里无尽索取,来贴补自己及喜欢的小儿子一家。都是亲生的孩子,父母为何要如此区别对待?其实,原因就是庄超英听话,可以无限满足他们的控制欲,小儿子他们控制不了。而人的本质就是欺负弱小,两个孩子,父母当然喜欢欺负弱小的那个。
武志红老师说:一个家庭中,从小懂事的孩子不是真的懂事,而是因为他们发现只有这么做才可以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关注,所以就一直努力迎合父母。主动奉献自己,让父母开心,这样他们自己就会受到父母的一点关注。但其实,这种奉献,根本不会引起父母的歉疚感,他们反而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因为在父母心里,这种孩子的生命分量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