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的病房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静静地坐在床前,手中握着画笔,目光专注而温柔。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映照出岁月的沧桑。这位老人正是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何香凝。尽管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但她依然坚持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绘画。就在她聚精会神于画板上的时候,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请进!”她以为是前来看望她的老朋友,便温和地应道。门被轻轻推开,进来的却是一位让她意想不到的人——周总理。
何香凝见到周总理后,努力起身想要迎接。她的身体早已被病痛折磨得虚弱不堪,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周总理连忙上前扶住她,眼中满是怜惜:“何老,您别动,我自己过来就好。”看着这位为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的老人,周总理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自从听闻何香凝重病,他便多次来医院探望。面对眼前这位老人,他不仅看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毅,还看到了一个饱经风霜的女性那颗坚韧不拔的心。
何香凝笑着对周总理说:“周总理,您日理万机,竟还亲自来看我,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啊。”她的声音虽然沙哑,却依然带着一贯的温和与坚定。周总理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您和廖先生为国家做了那么多,我怎么能不来看望您呢?听闻您病情加重,我自然要来陪陪您。”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真挚的关怀。
何香凝听到这里,心中一阵感动,眼眶微微湿润。她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些许不舍与恳求,对周总理说:“总理,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有一事想求您。”周总理见她如此郑重,连忙点头应道:“何老,您尽管说,无论什么,我一定为您办到。”何香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我和仲恺当年有个约定,等我们都离开人世后,要葬在一起。仲恺已经先我而去,我的愿望是将来能与他合葬在南京。请您答应,不要火葬我的遗体,务必将我的棺椁送去南京,完成我和仲恺的心愿。”
听到这番话,周总理的心头一震。他深知何香凝与廖仲恺之间那份深厚的感情,也理解她此刻的心情。这对革命伴侣曾经一同走过风风雨雨,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奋斗了一生。如今,何香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唯一的愿望便是能够和丈夫长眠于同一片土地。这不仅是她对爱情的执着,更是对信仰和理想的无悔追求。周总理郑重地对她说道:“何老,您放心,组织一定会满足您的愿望。您和廖先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得到周总理的承诺,何香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仿佛放下了心中最后一丝牵挂,闭上眼睛,回忆起与廖仲恺携手共度的那些岁月。她的思绪飘回了多年以前,那时的她还是个满怀激情的年轻女子。在那个封建思想盛行的年代,她拒绝裹小脚,抗拒世俗礼教,希望像男子一样建功立业。她的父母因为她的天足婚事而烦恼时,她却勇敢地宣告自己愿意终身不嫁,只为追求自由与平等。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她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廖仲恺,一个同样反对封建习俗、追求民主进步的男子。
他们的婚姻虽然是包办的,但婚后却情投意合,相互支持,共同投身于国家的革命事业中。廖仲恺富有学识,经常教她吟诗作画;何香凝则在生活和事业上无条件地支持丈夫。为了廖仲恺的学业,她不惜变卖家产,陪伴他远赴东洋留学。正是在留学期间,他们结识了孙中山先生,投身于革命事业。何香凝对绘画的热爱也在那段时间得到了延续,她用画笔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记录下了她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
然而,命运无情。廖仲恺早逝,何香凝忍受着失去爱人的痛苦,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她将对丈夫的爱和怀念,化作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她用一生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信仰的价值。在那些动荡的岁月中,她与孙中山等革命先辈并肩作战,为中国的解放和民主建设贡献了无数心血。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关注着人民的福祉。
现在,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所求的仅仅是与爱人共眠的机会。这份朴素而真挚的愿望,让周总理深受触动,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何香凝的眼睛闪烁着泪光,她望向周总理,似乎要将这一生所有的感激和不舍都融入这一眼。周总理轻轻握住她的手,心中默默许下承诺,一定要让这位伟大的女性在离开这个世界后,能与她挚爱的丈夫团聚。
生命的尽头,何香凝已不再惧怕死亡。她只是一个希望在天国与爱人团聚的妻子。她的革命精神和坚韧意志早已成为后人敬仰的丰碑。何香凝知道,无论是她和廖仲恺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还是他们之间那份相濡以沫的爱情,都会被人们铭记于心。而她的最后愿望,也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化为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忠贞信念的深深敬仰。
病房中,何香凝再次闭上眼睛,阳光依旧洒在她的脸上。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平静的微笑,仿佛看见了远方的廖仲恺,正向她伸出手来。她知道,不久之后,他们便会在另一片天地重逢,再次携手,共度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