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居易之前,大唐的诗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体验浪漫的爱情。
初唐的男人们大概还沉浸在改朝换代的刀光剑影中,盛唐的男人们忙于开疆辟土,建功立业,无暇儿女情长。
大概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唐代的男性们开始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理想的不切实际,他们意识到与身边的女性相比,自己的未来并不那么重要。于是,他们开始追求情感和性欲的满足,追求声音和色彩的愉悦,这种追求一发不可收拾。
白居易在这样的背景下缓缓出场。
白居易(772年—846年),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他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白居易的父亲曾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 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白居易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 )东郭宅, 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白居易出自书香门第,自幼才智过人,五六岁便开始创作诗文,九岁便能分辨音韵。然而,他并不因此而自满,反而学习十分刻苦。他曾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昼夜勤奋学习诗文,乃至口舌生疮,手肘磨出茧子。
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并非安逸度日,而是辗转避难,流离奔波。当时河南一带发生战事,为避祸乱,新任徐州别驾的父亲便送他至南方避难。
小小年纪便离开家乡,南北奔走,备尝人间辛酸,这段经历为他日后能够深刻体察人民疾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白居易在16岁时已创作出多篇引人注目的好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当他初到长安时,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了他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然而,当顾况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时,却大为赞叹,称此才情非凡,居长安亦不难。在顾况的推介之下,白居易的诗名开始在长安传开。他时而居住在长安,时而游历于其他地方,如徐州、襄州、杭州等。尽管他的诗才早已广为人知,但他仍未得到举荐任用。于是,他决定采用传统的仕进方法。27岁时,白居易参加了乡试,次年得到了宣州刺史崔衍的赏识,被送往长安应试。在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的成绩考中进士。31岁时,他又通过了书判拔萃科的考试,与元稹等一同及第。从此,他与元稹结为莫逆之交。
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正式步入了仕途,33岁时自洛阳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到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就在授翰林学士这一年前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
毫无疑问,不管在今天还是唐代,白居易都是大龄晚婚。唐玄宗时代,男人年满15岁、女人年满13岁就能成婚。白居易37岁才成婚,确实大晚特晚,比较少见。究竟是为什么?
他自己在《赠友五首》一诗中的解释是“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把晚婚原因归结于战乱迁徙,其实颇为牵强。
少年苦读,中年晚婚,婚前也没闹出什么绯闻,前期白居易过着一种清教徒式的生活。真正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份美丽的牵挂。这个叫湘灵的女子,曾经两次白纸黑字,赫然出现在白居易的诗歌中。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阑干独自愁。
——白居易《寄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湘灵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她最灿烂的年华,遇见了白居易。她将自己的深情和柔情都奉献给了他,让他在无数个夜晚因为思念而辗转反侧,想象着她的影像和呼吸,度过了漫漫长夜。
白居易与湘灵夜半衾稠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白居易《寒闺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白居易《感秋寄远》
湘灵是何许人也?湘灵是那位与他在童年玩耍、青涩岁月中陪伴成长的小邻家女,还是那位他在繁华都市偶遇的才华横溢的青楼女子,已然无法考证。然而,更可能的是,湘灵是他年少的玩伴,他们的感情纯真而深厚,但因门第之别而无法在一起。他们曾经相互缠绵,留有无尽的回忆,然而最终却因各种原因而分离,各自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然而,他们的情感并未因此消逝,仍然在彼此的心底长存,时常在梦中相遇,长久地怀念着对方。白居易有一首诗歌这样描述分别的情景: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白居易《潜别离》
白居易与湘灵在某一年的某一月,他们之间的温柔与缠绵达到了极致,才造就了这离别的痛苦。他们的分别之苦,又需要多么深的依恋才能承载!但无论如何,白居易这位清教徒还是结婚了。生活仍在继续,人生也已翻开了新的一页。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如《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希望以此补察时政。这些行事招致了当时权贵乃至唐宪宗的不满。
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琵琶行》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
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召还,自此时来运转,官运亨通。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后又拜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
白居易一度精神振奋,作诗云“得水鱼还动鳞鬣,乘轩鹤亦长精神”,但他很快发现乐观太早,朝廷腐败,能够在四面楚歌中保住性命已经不错,哪里还谈什么政治作为,他感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从此明哲保身,远离是非,思想进一步消沉,诗云“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
白居易与琵琶女白居易在江州期间邂逅琵琶女白居易在杭州任满后,又转任苏州刺史。在此期间,他关注民生,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为了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亲自疏浚了李泌所开的六井,确保了人民的日常用水。此外,他还利用西湖的水资源,筑起一道长堤,蓄水灌溉农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指导人们如何合理地蓄水和泄水。他坚信只要遵循正确的法则,及时蓄水和泄水,就能减少旱灾的发生。这就是著名的“白堤”,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和赞誉。
恋人也罢,长安也好,说是不念,其实心里还是牵绊的。念得越多,刺得越痛。拿什么来抵御这阵痛?
白居易选择了美酒、美女和佛教。
宋人统计白居易诗,说他“二千八百首,饮酒者九百首”。白居易67岁时写《醉吟先生传》,醉吟先生“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其醉态可掬,实为白居易自况。
醉眼蒙眬中,白居易凝视着红尘,红袖添香扑鼻,乱了发鬓。在晚年,他完成了从清教徒到浪荡子的转变,与西湖红妓商玲珑、家妓杨柳和蛮素共度时光。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中,夜夜笙歌纷繁入诗,记录了他的放荡形骸。
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
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时光易逝,朱颜易老!载歌载舞中,忽忽不知老之将至。白居易是在大约五十四岁任苏州刺史时,开始蓄养家妓,这在当时司空见惯,十分流行,他自己的《对酒吟》也毫不讳言:
一抛学士笔,三佩使君符。未换银青绶,唯添雪白须。
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履岛从相近,讴吟任所须。
金衔嘶五马,钿带舞双姝。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
合声歌汉月,齐手拍吴歙。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白居易《对酒吟》
“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当一个清教徒变身享乐主义者,那种享乐一定加倍贪婪,因为要把失去的追回来。在《追欢偶作》中白居易的这种想法表露无遗: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
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
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
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
——白居易《追欢偶作》
十年间,家妓换了三批,总要保持年轻漂亮,而其中的樊素和小蛮却很幸运地待了十多年,没被换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只因为她俩不但歌喉敞亮,最拿手唱柳枝曲,而且长了美丽的口和腰罢了。
有时候,人的深情真心弥足珍贵,就是因为它是唯一,一去不复返。于白居易,至湘灵之后,世间的女子再美,也只是过眼就忘的玩偶罢了。
七十一岁时,白居易终于老得不行了,“既老又病风”,被罢了太子少傅之职,退休回家,俸禄减半。钱权尽失,想要和美人相伴到死是不可能了,只得忍痛割爱,把她俩双双转让,并写下一首《别柳枝》:
两支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白居易《别柳枝》
就像醉吟先生一样,白居易“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游之外,栖心释氏”,佛教是白居易在美酒、美女之后,最后的栖息地。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当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下了悼念的诗篇:“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如果白居易在九泉之下听到这首诗,一定会感到欣慰,因为他所有的苦难、荣耀与放纵,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他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大大一个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