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军事作战条例,作战思想专著---《司马法》

周易岐黄春秋 2023-04-29 21:55:23

《司马法》

《司马法》,是重要的春秋时期军事著作之一。据唐朝宰相李靖所说,《司马法》本出自姜太公之手,商周秦汉的大司马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国防部长,司马法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国防部颁发的作战条例,而姜太公曾担任周文王的大司马,故有周之司马法出自姜太公之说。 而后世司马穰苴所写兵书名为《司马穰苴书》,并非《司马法》。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 王子(成父)能绍而明之"。 由此可见,《司马法》并非一人所撰,周朝开国之初的《司马法》是由姜太公所撰,姜太公死后,又有数人重新编撰,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司马法》。

《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还要古老。它保存着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有浓郁的贵族色彩,如"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此书讲军礼的地方甚至超过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

《司马法》流传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古人以仁爱为根本,以正义的方式处理国家大事,这就叫做政治。政治达不到目的时,就要使用权势。

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杀掉坏人而使大众得到安宁,杀人是可以的,进攻别的国家,出于爱护它的民众,进攻是可以的,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进行战争,也是可以的。

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作战的基本原则是:不违背农时,不在疾病流行时兴兵作战,目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不乘敌人国丧时去攻伐它,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它,目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不在冬夏两季兴师,为的是爱护双方的百姓。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所以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备战,必定危险。

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根据“礼、义、仁、智、信、勇”六德按时集合民众进行教育,作为管理民众的准则,这是从古以来治军作战的方法。

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mǐ)而兵寝,圣德之治也:从前的君王治理天下,顺应自然规律,适合地理条件,任用贤德之人,设官分职,各司其事,分封诸侯,区分等级,按照爵位高低给以不同的俸禄。这样,使诸侯都心悦诚服,外国也向往归附,诉讼和战争也都没有了,这就是圣王用仁德治理的天下。

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天子的思想行为,应当是取法天地,借鉴古代圣王;士民的思想行为,应当是遵从父母教训,不偏离君主和长辈的教导。

上贵不伐之士,不伐之士,上之器也,苟不伐则无求,无求则不争:君主应当敬重不自夸的人,因为不自夸的人,是君主所宝贵的人才,如能不自夸,就说明他没有奢望,没有奢望就不会和别人相争。

夏后氏正其德也,未用兵之刃,故其兵不杂;殷义也,始用兵之刃矣;周力也,尽用兵之刃矣:夏禹用德取天下,没有使用武力,所以当时兵器种类比较简单。商汤用义取天下,开始使用武力和兵器。周武王用武力取天下,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兵器。

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各种兵器不配合使用,就不能发挥战斗力。长兵器用以掩护短兵器,短兵器用以近距离战斗。兵器太长就不便使用,太短就打击不到敌人。太轻就脆弱,脆弱就容易折毁;太重就不锋利,不锋利就不中用。

师多务威则民诎(qū),少威则民不胜:治军过于威严,士气就会受到压抑;缺少威信,就难以指挥士卒克敌制胜。

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军德弱:古时候,朝廷的礼仪法度不用在军队中,军队的礼仪法度,不用在朝廷内。如果将军队的礼仪法度用在朝廷内,民众的礼仪风气就会被废弛,如果把朝廷的礼仪法度用在军队中,军队的尚武精神就会被削弱。

凡战,定爵位,著功罪,收游士,申教诏,询厥众,求厥技,方虑极物,变嫌推疑,养力索巧,因心之动:凡是作战,先要确定军中各级官职爵位,宣布赏罚制度,收用各方游士,颁发军队教令,征询大众的意见,搜罗有技术的人才,多方考虑,弄清各种情况的根源,分辨和推究疑难问题,积蓄力量,寻求巧计,根据民心所向而采取行动。

凡战,固众,相利,治乱,进止服正,成耻感,约法,省罚,小罪乃杀,小罪胜,大罪因:作战必须巩固军心,明辨利害,治理纷乱,进止有节,服膺正义,激发廉耻感,简约法令,少用刑罚,小罪就要制止,犯小罪的如果得逞,犯大罪的也就跟着来了。

顺天、阜(fù)财、怿(yì)众、利地、右兵,是谓五虑:顺应天时,广集资财,悦服人心,利用地形,重视运用兵器,这是作战必须考虑的五件事情。

凡战,智也;斗,勇也;陈,巧也。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废其不欲不能。于敌反是:作战指挥要用智谋,战斗行动要靠勇敢,军队布阵要巧妙灵活。要力求实现自己的意图,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去做违反自己意图和力所不及的事。对于敌人则相反,要使他去做他所不愿做或不能做的事。

凡战,有天,有财,有善。时日不迁,龟胜微行,是谓有天。众有有,因生美,是谓有财。人习陈利,极物以豫,是调有善。人勉及任,是谓乐人:凡是作战,应该有天,有财,有善。遇着好时机不能错过,占卜有了胜利的征兆就当机密行动,这就叫“有天”。民众富足,国力充沛,这就叫“有财”。士卒训练有素,阵法熟练,物资器材准备充分,这就叫“有善”。人人都能尽力去完成战斗任务,这就叫“乐人”。

不服、不信、不和、怠、疑、厌、慑(shè)、枝、拄、诎(qū)、顿、肆、崩、缓,是谓战患:对上级不服从、不信任、彼此不和睦、怠忽职守、互相猜疑、厌恶作战、畏惧敌人、军心涣散、互相责难、委屈难伸、疲劳困顿、肆无忌惮、分崩离析、纪律废弛,这些都是作战的祸患。

骄傲,慑(shè)慑,吟(yín)旷(kuàng),虞(yú)惧,事悔,是谓毁折:骄傲已极、畏惧太甚、士卒呻吟吵闹、军心忧虑惶恐、朝令夕改,这些都会导致军队的覆灭。

灭厉之道:一曰义,被之以信,临之以强,成基一天下之形,人莫不就,是谓兼用其人;一曰权,成其溢,夺其好,我自其外,使自其内:消灭敌人的方法:一是用道义,就是以诚信感召敌人,以威力慑服敌人,造成统一天下的形势,使人人心悦诚服,这就能争取敌国的人为我所用;二是用权谋,就是设法助长敌人的骄横,夺取敌人的要害,用兵力从外部向它进攻;用间谍从内部策应。

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一是广罗人才,二是严肃法纪,三是注重宣传,四是讲求技巧,五是善用火攻,六是习于水战,七是改善兵器。这是七种军国大政。

荣、利、耻、死,是谓四守:荣誉、利禄、耻辱、刑罚,这是四种令人遵守法纪的手段。

容色积威,不过改意:和颜悦色地讲道理或严厉地予以管教,都不过是为了使人改恶从善。

惟仁有亲,有仁无信,反败厥身:只有仁爱,才能使人亲近。但是只讲仁爱而不讲信义,反会使自己遭到失败。

凡战之道:既作其气,因发其政。假之以色,道之以辞。因惧而戒,因欲而事,蹈敌制地,以职命之,是谓战法:一般作战的原则为:已经鼓舞了士气,接着就要颁布纪律。对待士卒要和颜悦色,教导士卒要言辞恳切。利用他们畏惧的心理而告诫他们,利用他们的欲望而使用他们,进入敌境就要控制有利地形,并按将士的职位分派他们任务,这就是战法。

凡人之形;由众之求,试以名行,必善行之。若行不行,身以将之。若行而行,因使勿忘,三乃成章,人生之宜,谓之法:凡是要求人们执行的规章制度,都应来源于大众的要求。在试行中检验其是否卓有成效,并力求妥善地、彻底地予以执行。如果有可以做到而没有做到的,将帅就要亲自带头去做。如果一切都做到了,就进而要求部队牢记这些准则,经过多次反复执行,就形成了规章制度,这些符合人们要求的规章制度,就叫做“法”。

凡治乱之道,一曰仁,二曰信,三曰直,四曰一,五曰义,六曰变,七曰专:治乱的方法,一是仁爱,二是信用,三是正立,四是统一,五是道义,六是权变,七是集中指挥。

立法,一曰受,二曰法,三曰立,四曰疾,五曰御其服,六曰等其色,七曰百官宜无淫服:建立法制,一要使人能接受。二要法令严明,三要有法必依,四要雷厉风行,五要规定各级服制,六要用颜色区别等级,七要使官吏按规定着装,不得混乱。

凡战,正不行则事专,不服则法,不相信则一。若怠则动之,若疑则变之,若人不信上则行其不复,自古之政也:一般作战时,用正常的办法行不通就要用专断;不服从的就用军法制裁;如果互不相信就要使之统一认识。如果军心懈怠就应加以鼓舞;如果下级产生疑惧就设法改变这种情况;如果下级不信任上级命令,更要坚决执行而不轻易改变。这些都是从古以来治军作战的方法。

凡战:以力久,以气胜。以固久,以后胜,本心固。新气胜。以甲固,以兵胜:一般作战:凡兵力充实就能持久,士气旺盛就能取胜。营阵坚固就能持久,军队处于危地反能取胜。士卒真心求战就能稳固,朝气蓬勃就能取胜。用盔甲防护自己,用兵器战胜敌人。

人有胜心,惟敌之视。人有畏心,惟畏之视。两心交定,两利若一。两为之职,惟权视之:人们都有求胜之心,这时就应该着重研究敌情是否能打。人们都有畏惧之心,这时就应着重研究他们是畏惧敌人呢?还是畏惧将帅?把求胜之心和畏惧之心都研究清楚,把两方面的有利条件都发挥出来。而对这两方面情况的掌握,就全在于将帅的权衡。

上同无获,上专多死,上生多疑,上死不胜:将领喜欢随声附和,就不会有所成就。将领喜欢专横武断,就会多所杀戮。将领贪生怕死,就会疑虑重重。将领只知拼命,就不能取得胜利。

凡人,死爱,死怒,死威,死义,死利。凡战,教约人轻死,道约人死正:人们有为感恩而效死的,有因激怒而拼死的,有被威逼而拼死的,有因仗义而效死的,有因贪利而拼死的。一般作战,用法令约束人,只能使人们不敢怕死,用道义感动人,才能使人们愿意为正义而死。

凡战:若胜,若否。若天,若人:一般作战。或者胜利,或者失败,胜利与否取决于是否顺应天时、顺应人心。

凡战:三军之戒,无过三日;一卒之警,无过分日;一人之禁,无过瞬息:凡是作战:对全军下达的号令,三天以内就要贯彻执行;对百人小部队下达的号令,半天以内就要贯彻执行;对个别人员的指示,要立即执行。

凡大善用本,其次用末。执略守微,本末惟权。战也:进行战争,最好的方法是用谋略取胜,其次才是用攻战取胜。必须掌握全局的形势,抓住具体环节,以决定是用谋略取胜还是以攻战取胜,这是作战时应该权衡的问题。

凡胜,三军一人,胜:凡是胜利,都是由于全军团结得像一个人,才能取得。

凡战,既固勿重。重进勿尽,几尽危:凡是作战,战斗力强就不要过于持重。即使兵力雄厚、进攻时也不要把力量一次用尽,凡是把力量用尽了的都很危险。

人方有性,性州异,教成俗,俗州异,道化俗:各地的人各有其性格,性格随各州而不同。教化可以形成习俗,习俗也是各州不同。通过道德的教化就能统一习俗。

凡战,胜则与众分善。若将复战,则重赏罚。若使不胜,取过在己。复战,则誓以居前,无复先术。胜否勿反,是谓正则:凡是作战,胜利了要与众人分享荣誉。如果还要再进行战斗,就要着重赏罚。假使没有取得胜利,就要把错误归于自己。再战时,要决心身先士卒,不重复使用上次的战法。无论胜败都不要违反这个原则,这才是正确的原则。

凡战,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疲劳,避其闲窕(tiǎo);击其大惧,避其小惧,自古之政也:凡是作战,要进攻兵力弱小而故作镇 静的敌人,避开兵力强大而故作镇静的敌人;进攻疲劳沮丧的敌人,避开安闲轻锐的敌人;进攻非常恐惧的敌人,避开有所戒备的敌人,这些都是自古以来治军作战的方法。

凡战之道,用寡固,用众治。寡利烦,众利正:指挥作战的要领,兵力弱小应力求营阵巩固,兵力强大,应力求严整不乱。兵力弱小利于变化莫测出奇制胜,兵力强大利于正规作战。

凡战,背风背高,右高左险,历沛历圮(pǐ),兼舍环龟:凡是作战,要背着风向背靠高地,右边依托高地左边依靠险要,遇着沼泽地和崩塌地要迅速通过,宿营要选择四面有险可守、中间较高的地形。

凡从奔勿息,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凡是追击溃败的敌人,一定不要停息,敌人如果在中途停止,就要慎重考虑它的企图。

凡近敌都,必有进路。退,必有反虑:凡是迫近敌人都城的时候,一定要先研究好进军的道路。退却的时候,也一定要预先考虑好后退的方案。

凡战,先则弊,后则慑,息则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其慑(shè):凡是作战,行动过早易使兵力疲惫,行动过迟易使军心畏怯,只注意休息会使军队懈怠,总不休息必然使军队疲困,但是休息久了,反而会产生怯战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6 阅读:36

周易岐黄春秋

简介:读史明智,鉴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