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琳报道 养老床位“搬进家”,适老改造“送进门”,养老服务“线上点”。近年来,沈阳市辽中区倾力打造“品质养老”民生工程,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暖心。
12月24日,辽中区召开“厚植民生福祉根基,共沐时代发展硕果”新闻发布会,辽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富颖介绍了辽中区在民生保障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通过持续优化养老服务,辽中区已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培育品质养老社区(村屯)115个,高标准建设7家幸福长者食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完成了全区33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8033人次,“守护夕阳,温情探访”专项行动累计探访23174人次,月探访率实现100%。依托“敬老月”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活动320余场,涵盖老年教育、健康促进、文化娱乐、反诈宣传等多个领域,营造出浓厚的爱老助老氛围。
通过救助保障精准扩围,今年共新增低保、特困等保障对象694户,1023人,切实做到“精准管理、应纳尽纳”。开展了“童趣嘉年华 欢乐六一趴”“学子开学未至 民政温暖先达”等专题活动,有效提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思想认识,切实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公益慈善力量,全年筹集各类慈善款物总计价值400余万元,帮助救济困难群众25700余人。
通过开展“益路助学”“情暖童心”慈善关爱困境儿童项目。对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高额学费的困境学子,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开展慈善助学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帮扶;对全区200名低保、孤儿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监测和心理健康指导活动,为每位儿童建立详细的心理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评估等。并通过沙盘游戏或其他团体活动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帮助他们表达内心情感,增强抗挫力和社会适应性。
辽中区副区长富颖介绍,2025年,辽中区将持续聚焦人口老龄化,推动多元化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强化兜底理念,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扩围增效;优化公共服务,推动社会事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