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牵连三个实力演员被骂,就连央视都不能幸免,
这到底是为啥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部《我本是高山》?
这部以张桂梅校长为原型的电影,即将于明天正式上映,可是在上映前的这一周,舆论可是炸开了锅,
不仅全剧的涉及的三个演员被炮轰,比如实力演员海清、影后吴越,还有国民缘极好的胡歌,
就连央视六公主,也就是中国电影频道,也加入到了这场“混战”中。
国产电影有不少,被人喷作粗制滥造的也有不少,观众买完票看完,打个差评也就完了,
可这部央视力推的感人电影,还没正式上映呢,为啥能引起观众们的那么大的反应呢?
其实看到底,这部电影让人指摘的地方,确实是不少。
首先是在演员的选择上,有很多人驳斥胡歌不配出演!
为啥能有这样的说法,我们来看看全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导演的说辞,这部剧是以“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华坪女子高中的知名校长张桂梅为原型拍摄的,
主要讲述的是张桂梅为了当地女孩们走出大山,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大家应该也了解过张桂梅的故事吧,十几年前张桂梅创建了全国首个免费的女子高中,从那就一直驻守的在丽江市,
为了帮助大山里的女孩,摆脱年幼就要嫁做人妇、在家洗衣喂猪,一辈子也无法走出外面的现状,
张桂梅忍着全身的病痛,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鞠躬尽瘁的教导当地的孩子好好读书,自掏腰包且顶着不被理解的目光,去女孩的家里劝导家长,
就在张桂梅的努力下,这个大山里的学校,却创造了连续十年高考上线率百分之百的奇迹,
那些本来会被早早许配嫁人,被父母以几万块的价格卖做媳妇的女孩,一个个走出了大山,还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
有人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有人是从军入伍的女战士,这些女孩都视张桂梅为此生的最大贵人,
毕竟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谁能够免费供你读书,尽心督促你学习,把你的前途放在首要任务?
张桂梅的无私和大爱,不仅使大批女孩活出了自我,也感动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
所以有导演想要拍张桂梅的原型故事,弘扬女性力量,这本来是个很好的事,宣传正能量能够感化人心嘛!
而且在张桂梅扮演者的选择上,采用海清也是个比较正确的选择。
去年的那部《隐入尘烟》大家应该也听说过,一个曾经爱演“大媳妇”的海清,还有一个压根没演过戏的农民,却收获了万千观众的口碑,
啥叫口碑才是检验影片质量的唯一标准,指的就是《隐入尘烟》。
一方面海清借此成功的转型,还获赞颇多,导演选用海清参演《我本是高山》这部剧,确实是恰如其分的。
在宣传物料的放出后,海清的表现也赢得不少人的表扬,她多次前往云南丽江,和张桂梅校长本人进行探讨交流,还专门在这所女子高中待了很长时间,
海清扮上了相对应的妆容,模仿张校长的面部神态、举止行为,就连学校的学生,有时候都认错了人,将海清认成张校长了,
完了官方的对比照中,海清和年轻时期的张桂梅更是神似啊,所以张校长不是海清来演,还要选谁来演呢?
万万没想到的是,海清获得称赞,胡歌却是一边倒的被骂,这点是出乎不少人意料的。
有人说胡歌可以靠着三部剧吃上一辈子,《仙剑奇侠传》《琅琊榜》《伪装者》那是老少通吃,绝大观众都愿意看的剧集,
可是转移到了《我本是高山》,事情好像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在这部片子里,胡歌饰演的是张桂梅的丈夫,这个角色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在张桂梅个人的故事中,她是结婚后的第八年,失去了自己的挚爱丈夫,张桂梅的老公和她一样,也是名有信仰的高中老师,
夫妻俩在偏远地区支教,不畏艰险苦难,将播撒知识、教书育人当做自己奋斗的目标,
在个人生活中,张桂梅的丈夫也是她整个人生中最大的“甜”,
据张桂梅回忆她的丈夫董老师,知书达理、对待自己极好,还怀有远大的抱负,是个响当当的好男儿,
所以董老师的人选,必须得找个看起来就让人有好感的男演员,还得有一股子书生气,选来选去导演就选到了胡歌本人,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极大反感,
“你找一个不尊重女性的人,去演张桂梅的丈夫?”
“这简直是对张老师的最大侮辱!”
胡歌之所以突然被抨击,其实是因为他的一些过去的言论,涉及到“太过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的问题。
就比如说这番“三妻四妾论”。
“我觉得男人花心很正常啊,而且最悲哀的地方是,一个男人只为了一个女人奔波努力,如果变成了很多个女人,这个动力不就数十倍百倍的增加了吗?”
这句话有不少人还称之为开玩笑,结果胡歌在个人的访谈中自曝劈过腿。
主持人问他,作为一个纠结的处女座,之前做过没做过很难的选择,他直接来了句,
“其实是十年前的时候,我有一次脚踏两只船,这种日子太难受了,提心吊胆的,所以之后我再也没做过!”
先不说道德问题,这有法律规范立在前,还在这公开做什么春秋大梦啊?
而且胡歌对于女性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例如说“做美甲的女人不能要,那是干活的手吗?”
“如果我有了另一半,不论她事业多多成功,也得离职照顾我!”
如果说以上还是胡歌自己的想法,没有对她人施加什么,但是对着女演员多次开黄腔,就是明晃晃的不尊重女性了,
尤其突出的是对自己的搭档刘诗诗,刘诗诗去到时装周,他说“歌湿了”,
胡歌指的是自己,这个“湿”肯定就是刘诗诗!
还有一次胡歌直接发微博说,“她就是我的心里的水仙姐姐,因为湿湿吗!”
我想问为啥刘诗诗外号要叫“湿湿”?这个名字好听?还是叫着顺嘴?
除此之外,他对蔡卓妍也做过同款行为,被蔡卓妍的粉丝追着骂!
而且胡歌还做过一件让人讨厌的事,那就是力挺过一个家暴男蒋劲夫,
蒋劲夫因为家暴前日本前女友,都被警局抓进去拘留了很长时间,胡歌还为其说话“他是个很单纯的男孩”,
我真不知道这番解释的目的在哪,敢情他违法犯罪打的不是你了!
就是因为种种黑历史,所以才有人提出质疑说胡歌不应该饰演董老师,这演员和董老师对比,简直是对张校长的一种侮辱!
可是片子都要放映了,总不能演员镜头全删吧?
而且剧组多次拿胡歌当做宣传点,甚至碾压过了海清的女一号宣传物料,这点也引发不少人的反感。
在《我本是高山》这几天的点映过程中,还有人指出来胡歌的戏份是不是有点过了?
比如说在张桂梅的回忆中,自己和丈夫之前的日子是,丈夫拉着二胡,自己唱着红色歌曲,也就是说夫妻俩都是有信仰的人,
并且在后来张桂梅校长孤身那么多年,也正是因为心里有力量、有信仰,她不是一个沉溺在小情小爱中的人,是个真正内心强大且无私的人,
可放出来的剧情,却是海清和胡歌跳起了华尔兹,两个人整的浪漫又小资。
海清饰演的张桂梅,在遇到生活中的波折和困难后,她没有想着怎么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困境,反倒是胡歌的片段被放了出来,
这片段中胡歌的身上都打着暖光,一片岁月静好的在编写教案,海清在回忆完这些片段后,才重拾了力量,
换言之在这部片子里,张桂梅的精神支柱就是去世的丈夫,
说到底这就是个依靠丈夫回忆,依靠学生们的支持,才坚持下去的女校长,
在张桂梅的采访中,她阐述过自己想要创办女子高中的原因,
“因为我也是穷苦家的女孩,我有幸识字学习知识,当我被调到丽江这边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女孩不被允许上学,
每家的孩子,只有男孩被允许出去上学,女孩子就要早早嫁人换彩礼,
有的女孩想读书,对家长苦苦哀求却被视而不见,就连书包书本都被扔掉了,那一刻我想,我必须要去做这件事。”
这创建女子高中的出发点,高低立下一目了然吧?
而且除掉胡歌出演后的槽点,全剧的剧情改动也让不少人感到十分不适。
比如我们也说了,张桂梅是看着大山里的女孩,没有自主选择权,还都是家庭条件非常恶劣的那种,她才决意托举的,
“有一户人家不支持自己的女儿上学,为啥呢?
父亲常年酗酒,还不做农活,甚至殴打女孩母亲,
他的想法就是打妻骂女一辈子,能想着送女儿去读书,活出自我吗?”
这个原型中的女孩,还在视频中出过镜,说自己的家庭情况确实很糟糕,多亏有张校长的帮助,自己才能顺利的上学。
结果片子放映后,女孩的家庭被改成了这样,“母亲常年酗酒,好吃懒做不劳动,父亲兢兢业业的操持家里。”
那说到底就是将女性所受的苦难转移了,敢情是妈妈不盼着女儿好。
我们先不说这个方向对不对,就这个酗酒母亲,还是在吃不起饭的大山里,我怎么感觉这么匪夷所思啊?
如果说喝酒的女人有不少,这个酗酒的女人,全中国能拉出来多少人啊?
更别说是在偏远山区,女性的作用直接和生娃划等号,还让她买酒酗酒,这不是扯呢吗!
其实人家女孩的故事原型在这摆着,人也正儿八经出过镜,你为啥要把男女主角对调,为了显示出啥?
如果说这里只有某些网友过激了,调个性别也没啥,那关于女孩上网逃课不愿意学习,被张校长规诫的事,就更离谱了!
上网、打游戏虽然是有男有女,但是依旧是男生偏多一些,特别是在初高中的男生逃课上网,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你这好了,大山里的女孩不愿意学习,是因为想去上网,咱也不知道最近的网吧,距离这种不通路的村子,
那几十公里的路,这些女孩是怎么去的,又是怎么拿出钱上网的,简直是不可思议啊!
除了张桂梅校长的信念被改,这些女孩被改动巨大,就连张桂梅的女同事也不能幸免,
片中的女同事们没有别的事,天天就是围着锅台转,和婆婆老公天天闹得鸡飞狗跳,
这些支教的老师本就是一些有学历、还有仁心的人,要不然为啥不留在大城市里考个编,稳稳当当的享受老师的身份?
山区环境恶劣,而且人际关系这块也比较复杂,她们拿着微薄的薪水,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们,为啥将这些伟大的女老师又改成这样?
说到底《我本是高山》的立意在弘扬女性能量,结果却处处的打压女性形象,甚至说把这些非常优秀的女老师,继续塑造成那些“大山里的女人”,
观众、以及张老师的粉丝感到愤怒,其实是理所应当的事,毕竟张校长的那句“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这么慷慨激昂、胸怀大义的人,你咋能给改成了那个样子?
更重要的是,在大家激烈讨论的同时,该剧的编辑还拉了一波下限,那就是和网友互喷,以至于爆粗口。
“你们是不是眼睛不好,还是失意?张老师难道没有救赎这些人吗?你们这样的指责,才是污名化张老师,你们不希望世界美好!”
“男人都光了,你就开心了,你爹呢?”
“你奶奶我,生来就是高山!”这也是一个编剧说的话啊!
观众有质疑,你可以拿出有理有据的话进行回应,比如我为啥这样改,这样改的意义是什么,
观众一批评,你就直接跳脚甚至辱骂观众,这种情况我真是头一次见,就这种度量和素质,很难相信她能写出多好的作品,
这还是个女编剧,真是够泼辣的!
所以最后事情发酵后,她也是“认怂了”,直接把自己的言论给删掉了,你那么理直气壮地,没说错为啥要删啊?
最后中国电影频道,也就是央视六套的“六公主”出来打圆场了,她首先指出来“编剧的回应太失态,这就是给舆论火上浇油!”
其次六公主还说,导演将每个女性人物的真实感都拍摄了出来,毕竟人有多面性,什么消费女性、物化女性这些词语,是否有些言过其实?
是不是很多人就没有看过这部片子,只是跟着人云亦云的在讨论?
毕竟在电影点映前,就有人指出“男导演不该拍女性电影”,这不就是变相的“性别对立”吗?
最终六公主指出,我们接受大家中肯的批评,但不是一昧的抹黑,这样对中国电影来说是种巨大的打击!
结果好了,六公主的发言后,有一部分人就连带着电视台一直骂了,说六公主是在包庇《我本是高山》,无法接受大家的反驳声,
这本身就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不过我觉得六公主的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为什么会有人专门挑出来“男导演”说事呢?
大家看电影的时候,会特别关注导演的性别吗,如果说男导演只能拍男性题材,女导演只能拍女性题材,这不就是一种变相的“对立”吗?
舆论发酵后,为此发声的海清也是被喷到不行,海清表示,
“改编是为了升华,因为酗酒的母亲,也是大山里的受害者,如果她生活幸福也不能变成这个样子,
张校长将女儿拯救出来,也是拯救了个家庭,而且关于女性酗酒,我们也是实地采风过,这确实是存在,我没有睁着眼睛说瞎话。”
结果这段话被骂的更狠,其实我相信海清的所见,只是大家的讨论点是“性别逆转能带来什么?这真的是升华吗?”
所以海清发言后评论区就被攻陷了,差评是删都来不及删!
而且张桂梅校长身患二十多种疾病,晚上一翻身都会疼到发抖,海清却多次为了拍摄宣传物料,拥抱张桂梅或者让学生挨个熊抱,
可以看出张桂梅疼痛的表情,这点也被观众骂惨了。
影后吴越本来和这件事没关,但是她坚持发声了。
在吴越看来片子的立意没有问题,这股批评的力量让她深感不适,早些年吴越也演了个争议影片,结果被网暴很久,
所以她感同身受的为《我本是高山》发声,还说自己支持网络实名,让喷子现形,
结果好了,吴越本人也成了靶子,“你真把自己当盘菜了!”“我还等着税务公开化呢!”
胡歌本人倒是没有回应,依旧被围追堵截的够惨,截止到目前为止舆论还在发酵,
可我也想说句真心话,首先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事,
电影好不好看,一个人一个说法,有赞美就会有批评,这都无可厚非,
可是如果上升到对演员、剧组的无差别攻击,这个方向是不是就错了呢?
我们抨击电影也好,夸赞电影也好,都是为了中国电影的进步,
都是为了以后能看到的片子越来越好
如果为了指责而指责,为了吵而吵,那就抓错了重点。
最后关于争议片段,我也希望剧组能真诚、真心地进行回应,给大家一个较为满意的交代,
而不是放任编剧当场发疯,为这场舆论火上浇油,增长一种戾气!
毕竟不论是导演还是观众,最终我们还是抱有一个共同的想法,
那就是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主创人员并不想拍出真正的张桂梅,他们只想拍出自己心目中的张桂梅,甚至他们只是想借张桂梅的名字吸引更多关注实际上拍出另外一个不相干的人和事,目的只是为了拍出卖座的电影而不是宣扬张桂梅的精神。
根本不存在?这个背书可背得真好啊,试图把提问题的都扣帽为暴民[得瑟]?那就得问问为什么要一点不严谨合理地魔改?
唉,这个电影《我本是高山》颠倒黑白,把女性形象刻画得太片面了。
这部电影的主创们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与网友对骂,这样的态度真的让人无法接受。希望他们能够冷静下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做出道歉和改正
我看这部电影时穿着睡衣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部电影的争议真是一波接一波,不知道最后会如何收场
作品尚未公演,先制造“争论”以造势,也是一种宣传招术,效果如何?……
海清在电影《我本是高山》中饰演张桂梅校长,展现了她坚毅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电影以女性主题为核心,让人们重新审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同感,海清的脸在剧中总是让我分心
这部电影的争议真的是太大了,不仅剧情被指责魔改原型,主创们的言行也引起了网友的愤怒。希望他们能够认真对待网友的质疑,及时做出回应,以免舆论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