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超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更是高达2.45亿。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类涉及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
1. 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
2. 高血压:持续的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3. 中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部损伤。
4. 心力衰竭: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满足身体需求。
5. 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受损。
6.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脂肪堆积,导致血管硬化和狭窄。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助于及时就医和治疗。主要症状包括:
1. 胸痛或胸部不适:可能是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征兆。
2. 呼吸急促: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发作时常见。
3. 心悸:心律不齐或心脏问题可能导致心悸。
4. 头晕或晕厥:中风或心脏问题的表现。
5. 四肢肿胀:心力衰竭时常见的症状。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这些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 高血压:持续的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和心脏。
2. 高胆固醇: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3. 吸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5. 肥胖: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6. 缺乏运动: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7. 不健康饮食: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饮食会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等问题。
8. 年龄和性别:男性和年龄较大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9. 家族病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风险更高。
什么原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1. 生活方式因素:
不健康饮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分、高糖分的饮食习惯,尤其是过多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减少了能量消耗,促进了体重增加,影响血脂和血糖水平。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损害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过量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提高血压,损害心脏肌肉,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压力:长期精神压力可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心脏健康。
2.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如果直系亲属中有早发性心血管疾病病例,个体患病风险增加。
某些特定的遗传疾病或变异也会直接导致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慢性疾病:
高血压:长期血压过高会损害血管壁,促进动脉硬化。
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损害血管,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过高,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肥胖:肥胖增加了心脏负担,促进炎症反应,影响血糖和血脂水平。
4.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因素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也可能对心脏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 药物和化学物质:
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等,可能会影响血脂水平或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6. 感染与炎症:
某些病毒和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或某些类型的病毒性心肌炎,可直接损害心脏。
慢性炎症状态也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7. 其他因素:
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导致夜间氧气供应不足,增加心脏负担。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硬化,心脏功能逐渐衰退,心血管疾病风险自然增加。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疾病过程,预防和治疗策略应针对上述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预防措施:从生活点滴做起1. 健康饮食
均衡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及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坚果)。
减少盐糖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
控制脂肪:用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茶树油)替代饱和脂肪(如动物油),避免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
2. 适量运动
规律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体重管理:保持BMI在20.0~23.9kg/m²之间,避免肥胖。
3. 放松心情
学会减压: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减轻压力和焦虑,保护心血管健康。
4. 戒烟限酒
远离烟草: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风险。
适量饮酒:建议成年人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
5. 定期体检
监测指标: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和管理的。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关注心血管健康,从今天开始,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