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福建舰没有选择核动力,究竟是核动力好还是常规动力好?那么今天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下。近日根据我国官媒报道称,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在开展系泊试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福建舰的系泊试验,意味着离海试也就不远了,我国第三艘航母离正式服役也就更近了一步。一旦福建舰正式服役,我国将有三艘航母进入战斗序列,这在目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可以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在战力上对亚太地区的美军航母形成极大地震慑作用。不过有些网友表示,福建舰不是核动力,多少有些遗憾。那么福建舰为何没有选择核动力呢?
军事界有一句老话: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培育一支强大的海军需要的技术和积累,时间是最长的。我国能够在70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到现在如此强大的海军,已经是举世瞩目了,毕竟没有哪个国家下水万吨大驱像下饺子一样。而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是在2017年交付海军,辽宁舰是通过瓦良格号改装来的,我们吃透辽宁舰的经验技术,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并且在此基础上升级技术,建造了电磁弹射起飞的大型航母福建舰,这个中间只是过去了6年,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小步快跑。隔壁阿三技术媒吃透就去造航母,结果多少年了还不能用,这都是前车之鉴。
我们目前没有一艘完整的,经过事件检验的核动力航母来验证,只能自己想办法,一步一个脚印,稳步踏实前进。就目前的国际形势,想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先将常规动力的福建舰建造出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毕竟常规动力航母不管是在建造时间和成本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按照我国目前的战略环境和航母作用,在可见未来内,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在打完第一岛链且打赢前,我国海军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战时远洋,我国航母主要作用是支撑远洋体系打击的关键节点,是建设堡垒海域和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核心,是陆海空力量传递的重要支点。
目前我国航母舰队一味比拼航母本身的打击能力和载机数量的意义不大,而应当尽可能的发挥航母海上移动机场在体系中的优势,在体系的支持下以小搏大,以少制多,由航母舰载机保护和支持其他海陆空平台发起远程打击,消灭岛链间的军事力量。在面对美帝强敌,我国航母在短期和中期内都不应脱离陆基体系支援。真正的战时远洋,要从第一岛链内逐步打出去。在这个背景下,对续航能力和转场速度等远洋作战性能要求降低,但对出动率和数量要求高,并且由于靠近本土,补给问题并不大。
综合分析来看,在早期和中期,能快速建造并拥有较高出动率的常规动力航母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核动力航母,在将来我们必将打破第一岛链乃至第二第三岛链,实现真正的战时远洋。毕竟核动力航母的优点确实明显。在补给、续航和自持能力方面,核动力航母全面占优,主机响应速度、高航速巡航能力优势明显,在享受这些优点时,核动力也同样有明显的缺点,核动力造价和全寿命费用更贵,其技术难度更大,建造周期更长。
而常规动力相比核动力并不差多少,在航率不低,维修周期和成本远低于核动力;不用大量防护对付核反应堆,燃料和弹药装载率也不低;关键是省钱,造1艘核动力舰可以搞1.5艘载机和功能类似的常规航母。西太平洋上,投放三个编队就能够美军头痛了。整体而言,核动力更利于远离本土的远洋作战远距离部署,常规动力则更依赖补给,但整备和出动能力有优势,利于靠近国土作战和应急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