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克鲁斯堡的灯光即将再次点亮,而斯诺克世界最耀眼的明星,罗尼·奥沙利文,或许会选择缺席这场盛宴。
2025年世锦赛近在咫尺,马克·威廉姆斯却语出惊人:-依我看,罗尼这次真的要撂挑子不干了。
-这位与-火箭-相爱相杀二十年的老对手,一边练球一边意味深长地说:-都说他想追平亨德利的八冠王纪录,可那家伙什么时候在乎过这些?-
本赛季的斯诺克赛场扑朔迷离。
世界台联的赛程表上,奥沙利文的名字忽隐忽现,从上海大师赛到球员锦标赛,七站排名赛他都未曾现身。
这位世界排名第四的选手却频频出现在表演赛上。
上周曼彻斯特的表演赛,他轻松轰出三杆破百,赛后却对着镜头狡黠一笑:-打比赛就像谈恋爱,得看感觉。
-
回想起2023年英锦赛决赛之夜,奥沙利文第29次举起三大赛奖杯,镜头捕捉到他轻抚台呢的画面,像是在与一位老朋友告别。
几个月后,威尔士公开赛首轮爆冷出局,面对记者关于-八冠王-的提问,他突然暴怒:-纪录?能喝吗?-摔门而去,留下满地狼藉和错愕的众人。
很少有人知道,1999年亨德利七冠加冕时,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内心挣扎。

那位在克鲁斯堡吞云吐雾的-台球皇帝-,在冲击第八冠的三年里,竟然11次首轮出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奥沙利文如今的举动,仿佛是亨德利当年退役的预演——2006年世锦赛1-4决赛,面对塞尔比,亨德利突然放下球杆:-我找不到击球的角度了。
-
威廉姆斯的预感或许源于高手间的惺惺相惜。
当记者追问原因时,他掏出手机展示了奥沙利文在圣诞节发来的短信:-老马,你说咱们这把年纪还图个啥?-图片是一片笼罩在晨雾中的高尔夫球场。
这让人想起2014年奥沙利文那次-种菜之旅-,归来后却一举夺得世锦赛冠军。
在斯诺克训练基地,资深教练特里·格里菲斯指着监控数据摇头:-罗尼的平均出杆速度仍然保持在16.8秒,但关键球的处理时间比巅峰期慢了0.3秒。
-这毫厘之差,在职业选手眼中却是天壤之别。
数据公司Sportradar的报告也显示,奥沙利文在长局制比赛后半程的失误率,已经从2019年的12%攀升至23%。
-火箭-总是出人意料。

就在威廉姆斯的预言引发热议48小时后,奥沙利文突然现身谢菲尔德体育学院。
身着荧光绿训练服的他,连续六小时轰出单杆过百,最后一杆147,他甚至故意用左手打进黑球,仿佛在嘲笑所有人的预测。
目击者称,他接过成绩单,随手画了个笑脸:-告诉他们,我还在寻找打球的乐趣。
-
这场-参战疑云-揭示了职业体育的残酷现实。
即使是奥沙利文,也要在竞技与自我之间不断权衡。
他的犹豫,就像费德勒退役前反复擦拭球拍,乔丹复出时凝视记分牌的眼神。
体育史不会记录这些传奇人物在更衣室角落的迷茫时刻,那些关于荣耀、衰老和热爱的永恒挣扎。
作为见证-75三杰-黄金时代的老兵,我想说,用-破纪录-来定义奥沙利文,是对天才的误解。
这个能用5分20秒轰出满分杆的-疯子-,从来都是斯诺克世界的规则颠覆者。

当他开始在意冠军数量时,那标志性的歪嘴笑就会消失。
我们爱的,不就是那个视胜负为游戏,视纪录为草稿的-混世魔王-吗?
克鲁斯堡的蓝色台呢已经铺好,转播机位准备就绪。
观众席第七排的VIP座位依然空着,二十年来,那里永远坐着一位戴渔夫帽的老人,奥沙利文清台时,他会激动地握紧拳头。
如果有一天,这个座位空了,斯诺克世界将会出现怎样的黑洞?或许正如威廉姆斯擦拭眼镜时所说:-罗尼要是不来,我们就得自己扛起票房了。
-
47岁的奥沙利文站在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这位斯诺克-外星人-会再次改写剧本,还是就此归隐山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预测,我们将在世锦赛揭幕战当天,为猜中结果的读者送上定制版斯诺克纪念球。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绿色战场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充满意外。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赵发
马克金左手的精准攻击,希金斯的魔幻走位,火箭的左右互搏,己成绝唱。后继无人,看不到来者。
网络已不再帮谁 回复 04-09 17:52
就当年的保罗亨特,昙花一现,可惜了!
用户71xxx40
亨得利三大赛什么时候有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