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台湾地区发生了太鲁阁号列车脱轨事故,目前死亡人数已经超过50,可谓是惨不忍睹。平心而论,小小的台湾岛,铁路里程不算少,但是问题一点都不嫌多。
台湾铁路的发展经历过那些波折?未来又将走向何方?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吧。
台湾铁路建设史台湾,曾是中国铁路事业较为发达的省份,是中国最早通铁路的省之一。全盛时期台湾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总长曾将近5000公里,包括各种产业铁路等皆经过大小乡镇。后来由于公路建设发达,2003年时仅存1496公里。
台湾第一条铁路是在清代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期间建成的。1887年,刘铭传奏请兴建台湾铁路,朝廷准许自筹工款后即前往南洋招商,同年4月于台北大稻埕开工。规格上采用英国人马德利所设计轨距为1067mm的铁路。
1891年10月,基隆—大稻埕段通车,设有基隆、八堵、水返脚(今汐止)、南港、锡口(今松山)、大稻埕等站,长28.6公里。继任的巡抚续筑大稻埕—新竹段,最终于通车至新竹,设有大桥头、海山口(今新庄)、打类坑、龟仑岭(今龟山)、桃仔园(今桃园)、中坜、头重溪、大湖口、凤山崎(今新丰)、新竹等站,长78.1公里。全线共16站,总长106.7公里,设有大小桥梁74座,沟渠568处,总兴建经费为官银1,295,960两。通车后行车时间约为半天。
甲午战争后,台湾铁道建设迈入积极开发期。1895年到1945年的50年内,最大的成就莫过于1908年4月,自基隆到高雄,总长404.2公里的纵贯线全线贯通,纵贯铁路让过去台湾南北往来需时数日的交通,缩短至朝发夕至的一日之内完成。
1917年修通台东线、1921年修通屏东线、1924年完成宜兰线通车。除了主要干线外,也修筑或收购了淡水线、东港线、平溪线等铁路线。此外当时还修建了不少森林铁路、矿山铁路。
台湾光复之初,成立台湾铁路管理局(台铁)管理台湾的铁路。1946年,位于新竹的内湾线动工,是台铁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于1951年全线完工通车。
1973年,推动“十大建设”,其中铁路建设占两项,分别为“铁路电气化”与“北回铁路”;1979年,纵贯铁路完成电气化,自强号开始投入营运,台北至高雄乘车时间由8小时缩短为4小时;同年12月30日,联结台东线与宜兰线的北回铁路通车,东西部的铁路完成连接。
1979年,继续推动“十二项建设”,修建南回铁路完成台湾环岛铁路网,继续全面电气化台湾铁路并统一轨距。1991年,南回线完工通车,“台湾环岛铁路网”正式完成。
除了主干线的建设外,台铁陆续修建了深澳线、林口线、东势线、中和线、东港线等支线铁路,提供货运或客运服务。
1998年启动台湾高速铁路兴建计划。全线预定于2005年10月31日完工通车,但由于号志系统整合、试车进度大幅落后,延后一年多,全线已于2007年3月2日正式通车,设计运营时速300KM/H,台北到高雄只需1个半钟。 台湾高铁自通车以来,因为它的快捷、舒适,已经成为台湾西部民众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太鲁阁号揭秘太鲁阁号为台湾铁路管理局首次引进的倾斜式列车,以日本JR九州885系电车为基础。最高设计速度150km/h、营运速度130kmh,单组4辆。预计行驶于宜兰线、北回线路段。原台北到花莲间的自强号最快行驶时间需约2小时20分钟,以太鲁阁列车行驶将可缩短至1小时59分,花莲到彰化间为4小时5分。
倾斜式列车的特色在于透过车辆上装置的倾斜控制器,使列车在行经弯道时能适度向内倾斜,抵消部分的离心力,可让列车以较高的速度过弯。考虑到宜兰线、北回线弯道多的特性,为了缩短台北花莲间的行车时间,倾斜式列车成了考虑的对象。
2005年12月还曾举办过公开命名活动,向社会大众宣传此一全新概念的列车,最后由能强烈代表花莲印象且以世界级景点为名的“太鲁阁号”胜出。
但是,太鲁阁号运营以来,也不是一帆风顺。
2011年10月10日:第282次由彰化往花莲的太鲁阁号在台中市圆通南路平交道,撞翻一辆闯越平交道载有大批冷冻鹅肉的货车,货车司机逃过一劫没受伤。
2012年1月17日:第278次由田中开往花莲在埔心车站南方幸福水泥平交道撞上闯越平交道的砂石车,火车车头全毁,司机身亡,并导致假日班次只能以其他车种代替。
2012年2月20日:第206次太鲁阁号上午8点20分于礁溪-四城间东正线集电弓拉断电车线约2公里,造成东西正线电车线故障。
2012年3月22日:第284车次太鲁阁号在内坜车站南方撞击一名穿越铁轨的86岁阿嬷,阿嬷被火车辗过当场死亡。
2012年4月20日:第278车次太鲁阁号上午行经苗栗站南方,在进站前约5百米,撞死一名跨越铁轨的老翁。
2012年4月21日:第275车次太鲁阁号下午行经竹北站,发生集电弓断裂事故。
2012年4月22日:第273车次太鲁阁号下午行经万华站路段,一名跳轨的男子遭到撞击死亡。
2014年2月28日:第278车次太鲁阁号上午8点37分于埔心-中坜间西正线集电弓拉断电车线约4公里,造成东西正线电车线故障。
2021年4月2日,台湾台铁408次太鲁阁号自树林火车站出发后,在花莲秀林乡和仁间至崇德发生车祸后出轨。疑有2车厢出轨、部分车厢倾斜倒在山洞内。事故已造成至少54人死亡,156人轻重伤。司机和助理司机皆丧生。
光环不在的台湾铁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台湾铁路确实为人民的出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硬件的老化,加上管理的僵化,台湾铁路的短板日益凸显,每一次都是用血淋淋的方式警告我们!
台铁事故频率不低,近年来事故越来越严重。按照台湾媒体的说法,台湾铁路管理局40年来发生过较大事故10次,其中9次发生在1991年后,7次在2010年后。2018年知名的“普悠玛”事件就造成了18人死亡。而就在此次“太鲁阁”事件前不久的2月23日,台铁又发生了电力维护车撞到道班工人,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在2018年普悠玛出轨事故后,台湾社会一致认为,台湾铁路管理局存在着很严重的“体制问题”,具体表现在“钱不够,人太少”。
缺人最为关键的是台铁没有绩效激励机制,而没有绩效激励的原因则在于台铁每年亏损20-30亿新台币。同时,由于台铁是吃财政饭的,很多机制不追求效率,还要兼顾公共利益不能涨票价,加上1997-2007年停招了足足10年造成的人员缺口以及招人周期极为漫长,最后形成的结果就是没有新鲜血液也没人愿意推动实质性的改革。
近年来,大陆铁路事业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是铁路里程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硬件的提升、服务的优化以及管理的改善,基于此,大陆才拥有了既快速又安全的铁路服务。
用户18xxx52
干货满满的文章
用户18xxx52
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