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把“焦土战术”,用在了巴赫穆特,打法一变,乌军就挡不住了

环亚观察家 2023-04-13 16:00:02

乌军前线指挥官称俄军开始在巴赫穆特地区使用一种新战术,即利用猛烈的炮火与空袭摧毁乌军的建筑与阵地,在压缩乌军防线的同时,达成“焦土战术”的效果。而这一战术的出现,也标志着俄军可能正在发生了某种思想上的转变。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基辅当局会在俄乌冲突中如何进行下一阶段战略部署的消息可谓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五角大楼泄露的有关乌克兰局势的情报】

一边有相关人士就公开的卫星照片声称,乌军正有组织的撤出巴赫穆特地区,很可能会放弃这座已经鏖战了7个多月的小城,将战线后撤。

另一边,五角大楼泄露的100多份机密情报又显示,乌军正计划在5月份组织至少9个旅参战的大规模反攻行动,试图进一步向前推进战线。

正是在这种各方信源混乱不堪、各自为战的情况下,一则来自乌克兰国防部的信息引起了各方关注。而这或许将预示俄乌冲突接下来的战略走向。

前段时间,乌克兰陆军总司令西尔斯基视察巴赫穆特前线,并与当地的一线指挥官进行交流。

【乌克兰陆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西尔斯基】

在交流中,前线指挥官向西尔斯基报告了俄军在近期实施的一种新进攻战术,前线乌军将其称为“焦土战术。

因为使用这种战术的俄军并不会急于对乌军阵地发起进攻,而是会在进攻前倾斜大量炮火与空军轰炸,力求通过火力优势来将进攻路线上的乌军阵地与所有可能作为掩体的建筑物提前摧毁,进而降低进攻难度。

面对这种优势火力,缺乏反击火力的乌军几乎无法维持防线,最终只能坐视俄军从容的发起进攻,然后从已经被摧毁殆尽的防御阵地中撤离。

尽管乌克兰国防部在官方报道中并没有提及这种战术给乌军造成了多大的损伤,让俄军取得了怎样的战果。但从此前俄军瓦格纳雇佣兵部队已经连战连捷,一路推进到巴赫穆特市中心一事来看,“焦土战术”的成效还是相当显著的。

不过,比起俄军凭借这一战术开始向前推进、扩大战果,俄军为什么会一转攻势开始使用这一战术的原因才更值得我们注意。

因为这种战术并没有乌军前线指挥官说的那么“新”,它其实是一个早在2015年的杰巴利采沃战役中就已经被东乌武装使用过的老战术了。

对于杰巴利采沃战役,大家可能有所陌生。这是一场发生在15年1月-2月,两次《明斯克协议》签署间隔的战斗。

这两次《明斯克协议》简单来说就是2份停火协议。在前一份《明斯克协议》生效后,乌军与东乌武装的阵地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局面,其中乌军依托杰巴利采沃小城在东乌阵地上形成了一个长30 公里但平均宽度不足10公里的突出部。

【杰巴利采沃突出部】

这种突出部在战术层面上有被包围的风险,但乌军又不想失去这一战果。因此在短暂的停火期间,乌军在杰巴利采沃城内与周边部署了超过1.5万人,试图将此地打造成下一阶段进攻的前哨站。

然后在第一次《明斯克协议》失效,双方重新爆发冲突之后,这里不出意外的迅速被东乌武装穿插包围。1.5万人的重兵集团被分割为2半,超过7000人与400多辆坦克装甲车辆被围困在城内。

【杰巴利采沃包围圈】

当然,虽然说是“围困”,但这个级别的部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吃掉的。更不用说当时的东乌武装在坦克装甲车辆上严重落后于乌克兰政府军了。

因此,为了这座攻克重兵防守的城市,东乌武装集结了包括2S7在内的各类重型火炮,开始利用优势火力集中摧毁政府军防线上的主要防御节点,迫使其后退,然后再摧毁再后退

尽管这种拔钉子式的火力打击没能对防守的乌克兰政府军造成大量杀伤,但却成功压缩了政府军的防线与生存空间。在杰巴利采沃已经被包围,剩余补给恒定的情况下,政府军虽坚持数周,但还是在日益严峻的补给问题前选择撤出城市突围。

最终,离开了城市保护的政府军遭到了东乌武装猛烈的炮火攻击,大量突围部队被炸死在了撤离的路上。整场战斗以政府军伤亡3500,被俘1500,500多人失踪而落下帷幕。

【被摧毁的乌军突围部队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指挥的美军顾问也战后给这个战术起了个奇怪的名字“between a strategy of attrition and exhaustion.”,直译为消耗与杀伤之间,国内一般翻译为“极限施压”。

这时,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俄军在巴赫穆特实施的“焦土战术”时会发现,这种战术其实就是东乌武装在杰巴利采沃战斗中采用的“极限施压”战术。

而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在乌军领导层已经在战略问题上产生动摇的当下,进一步通过杀伤、消耗等手段,给乌克兰放血。直到乌军无法继续承受巴赫穆特地区的损失选择后撤,或是在这里被耗干所有资源。

因为说到底,自从速胜无望之后,莫斯科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就已经变成了尽可能通过这场冲突消耗基辅当局以及整个北约。

莫斯科并不在乎巴赫穆特的得失,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在这里消耗多少基辅当局以及北约的国力与资源。而如果能用俄罗斯最不缺的炮弹去消耗掉这些宝贵资源的话,那对于俄罗斯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买卖了。

0 阅读:5
环亚观察家

环亚观察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