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群分群管理,产蛋高峰策略,伊犁鹅河滩养殖,退伍老兵手记
我认识一位当过兵的老哥,退伍后回了老家,那可是伊犁地区。他看着当地的河滩地,灵机一动就想养鹅。伊犁鹅可是当地的特色,鹅体型中等,毛色灰褐,头部和颈部接近黑色。这种鹅适应能力强,很适合伊犁这干冷的气候,肉质鲜美而且产蛋量也不少,在当地市场上可受欢迎了。
老哥一开始养鹅也没经验,就是把鹅都圈在一起养。可没多久就发现问题了。就拿产蛋来说吧,鹅群的产蛋高峰不好把握。他发现有的鹅早早就不产蛋了,有的却还产蛋,但整体产蛋量就是上不去。这可咋整呢?其实很多人在养殖伊犁鹅的时候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就像我在网上看到的,有的养殖户在南方散养伊犁鹅,南方的湿热环境和北方干冷环境差别大,管理上就更麻烦了。
我就想到在养殖场景里,分群管理可能是个办法。就像德州肉牛养殖场张经理在牛的管理上曾做过调整一样。他在北方干冷环境下养牛,发现牛群的体质差异大。他把牛分群后,针对不同群的牛调整饲养方式。那鹅能不能这样呢?老哥就开始尝试了。
伊犁鹅的产蛋高峰通常在养了2 - 3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现。这时候要是能把握好,对提高产量太重要了。他先按照鹅的年龄分群。年轻的鹅群,刚养不久,体质还比较弱。比如刚出壳30天的小鹅,抵抗力差。他就把它们和成年鹅分开,在靠近水源的河滩地上给小鹅搭了个简易棚子。这里通风好,又不会太潮湿。南方湿热地区的话,可能就需要更注意通风散热,还得防止水淹。
还按照鹅的产蛋情况分群。那些经常按时产蛋的鹅归为一群。这群鹅的饲料得精心调配。他会在饲料里适当放些苜蓿这种富含营养的绿植,苜蓿在北方干冷地区的冬天可以储存干草来喂鹅,和南方的黑麦草比,苜蓿营养更丰富,在寒冷的时候能让鹅保持更好的活力。而产蛋不规律或者不产蛋的鹅是另一群。他发现这些鹅很多是营养摄入不均衡的。有时候是钙不足,就像有的网友分享的,他养的鹅因为吃的石粉不够,蛋壳薄还易碎。
为了让这些鹅能恢复产蛋高峰,老哥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他在饲料里增加了贝壳粉,贝壳粉的效果比单纯的钙粉要好很多。他还注意到周围环境对鹅的影响。鹅群养殖场地周边要是有不同的绿植,对鹅也有影响。他对比了沙棘、沙枣和柽柳这三种北方的绿植。沙棘的果富含维生素,但味道有点酸,鹅不太爱吃。沙枣呢,水分足,鹅倒是挺喜欢吃的,但是营养比较单一。柽柳的枝叶鹅啃起来有点费劲,但耐寒性特别强,长在那里鹅舍冬天都不用太担心积雪压坏棚子。后来他就把沙枣树种在工作区的周边,让鹅随时能吃到,又把柽柳种在鹅舍周围防雪。
到了晚上,鹅的住宿也很重要。干冷的伊犁地区,鹅舍的保暖不能马虎。他参考了北方养殖场的经验,给鹅舍做了厚厚的垫料。这垫料的选择也有讲究。他试过稻草和麦秸。稻草在南方的养殖场用得多,但在伊犁,麦秸更好。麦秸干得快,不容易滋生细菌。而且麦秸的味道鹅也比较喜欢。在南方,因为雨水多,垫料得经常更换,不然鹅舍又潮湿又不卫生。
除了这些,老哥还关注鹅群的日常活动。他会定期带着鹅群到河滩上散养一阵。河滩上的水草能让鹅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可河滩上的水草种类太多了,有些是有毒的。他就向当地的老牧民请教,哪些水草鹅能吃,哪些不能吃。就像我们选菜一样,得精挑细选。这也是一种地域特色带来的养殖要点。北方干冷,河滩水草生长的季节短,所以更得珍惜合适的水草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老哥也发现鹅群的健康管理和产蛋高峰关系很大。鹅要是生病了,产蛋肯定受影响。他会定期给鹅舍消毒,用的消毒药也是根据伊犁的气候特点选择的。南方的养殖户可能会担心潮湿问题下的消毒药选择,而北方的干冷环境相对来说就好操作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哥的分群管理慢慢有了效果。他发现年轻的鹅群成长得更快了。那些产蛋鹅群的产蛋量也稳定了起来。到了产蛋高峰的时候,蛋的数量比以前多了不少。这时候他也在想办法如何延长这个产蛋高峰。
他就开始研究光照。他听说光照时间和强度对鹅的产蛋有影响。他参考了一些资料,又询问了一些远方的养殖户。在北方,阳光比较充足,他就在冬季的时候,适当的补充人工光照。他不像有些养殖户那样,盲目地延长光照时间,而是循序渐进的。他发现如果光照增加得太快,鹅还不适应,反而产蛋量会下降。这就像我们人适应新环境一样,得慢慢来。
在老哥的养殖过程中,他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他的部分鹅舍都压坏了。他当时那个着急啊。可是他没有放弃,赶紧找来了村里的乡亲们帮忙。他从这次事件中总结了教训,加固了鹅舍的结构。这也说明养殖过程中随时都可能有意外情况,要做好应对的准备。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自然灾害都可能对养殖造成影响。
他还在养殖场周围种了一些用来防风沙的绿植,比如梭梭树。梭梭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在伊犁的沙地也能长得挺好。这种绿植不仅能防风沙,还能给鹅舍周围的生态环境加分。对比在南方的湿地养殖伊犁鹅,那里更多的是芦苇等水生植物,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调节湿度和净化水质,而北方则需要更多防风固沙的植物来改善养殖环境。
到了鹅群换羽的时候,老哥又有了新的挑战。换羽期的鹅食欲下降,身体也比较虚弱。他参考了一些其他地区换羽期的管理经验。北方换羽期短一些,南方因为气候的原因,换羽期会长一点。他调整了饲料,减少了能量饲料的比例,增加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就像照顾生病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这些换羽的鹅。
老哥养殖伊犁鹅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他的经验也给周围的养殖户带来了启发。可是在养殖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说,如何在伊犁鹅的养殖中更好地结合现代科技呢?像智能化养殖设备,监测鹅的健康状况、采食情况等。还有一些新的养殖理念,比如循环养殖,能不能应用到伊犁鹅的养殖中呢?这可能就是未来伊犁鹅养殖发展的方向。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养殖户能探索出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