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安曼站WTT常规挑战赛正赛第二天,1/8决赛结束,八强产生。
女乒的八强为:
上半区:
伊藤美诚,高桥(巴西),波尔卡诺娃(奥地利),邵洁妮(葡萄牙)。
下半区:
袁嘉楠,杨晓欣,倪夏莲,杜凯琹。
你看,以上这8位选手中:
3位是30岁以上的老将,2位接近30岁、也算是老将了,另外3位则是中生代选手~有老、有中、却没有“青”,没小将什么事。
这也说明:
在这种级别的对抗中,20岁以下的小将想打进八强,也没有那么容易,不超发挥还真不行。
这也是我们中国女乒这批小将的真实写照。
在我们中国女乒这边,截止2月10日,随着最后一棵独苗的出局,女单和女双就全线失守~本次常规赛征程结束了。
这也体现出:
我们以小将为主的阵容,目前还是无法适应这种“主力级别”的对抗,还得再苦练几年才行,权当是锻炼和长经验了~后面两站的支线赛,才是我们这批小将们的战场。
谈完了中国女乒,接下来,我们重点谈一下昨日的一场重头戏:伊藤美诚与郑怡静之间的较量。
这次常规赛:
日乒伊藤美诚是头号种子和夺冠大热门,她在第二轮,就遇上了状态奇佳的老将郑怡静~这下就有看头了。
她们二人算是老对手了,每次相遇都是火花四射、不打到决胜局不罢休。
而这次呢:
1)单刀赴会的伊藤美诚,就是奔着这个冠军来的,可以说是志在必得,信心满满;
2)而老将郑怡静呢,则正好赶上了她至少“三年一遇”的好状态,目前可以说是状态爆棚,也有夺冠的实力。
这下,二人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就打上了,也称得上是一场“提前到来的决赛”了。
并且,不出意外,双方又是打满5局,战况格外激烈。
最后,直至拼到决胜局、决胜分,技高一筹的伊藤美诚才是两分险胜、惊险晋级,而郑怡静则功亏一篑、遗憾出局~就差那么一点点。
估计赛后:
伊藤美诚应该还是有点心有余悸~太险了,没想到才第二轮就差点翻车,看来这个冠军也没有那么容易拿。
那么,面对如此神勇的郑怡静,伊藤美诚又是如何胜出的呢?
通过比赛来看:
还是伊藤美诚的“三板斧”奏效了。
她这“三板斧”,对阵我们中国女乒的主力不行,可是,对付别人还是很有威力的,哪怕是郑怡静这种好状态,也接不住~太吃力了。
那么,伊藤美诚的这“三板斧”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
伊藤美诚打球以“快”著称,在世界上是能排上号的,这也是她的一个显著特点。
她的打法特点是:
反手弹、正手拍~这两招,每一招都是为“提速”而准备。
A.反手弹击:
用的是生胶,主要特点就是“快”,击起球来又快又沉,再加上她有力的手腕,在伊藤状态好的时候,弹击起来那真是快如闪电、很难防范。
B.正手拍球:
这与当前主流的“弧圈球”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弧圈球的线路是“曲”的,拍球的线路是“直”的~请问:是“直线”快还是“曲线”快?~这一点毫无疑问。
所以说:
速度快,是伊藤美诚打球的首要特点,也是为她自己量身订制的~由于身高所限,打相持球不占优,只能想尽一切办法速战速决。
而她的这种“闪电”速度,就让郑怡静吃了大亏~郑怡静的速度已经够快了吧?可在伊藤面前还是有点像“慢动作”~实在跟不上啊,没办法。
这是伊藤的制胜点之一。
俗话说:快变,快变~快和变不分家。
打乒乓球,“快”是基础,而“变”则是核心~缺少了“变化”的乒乓球是没有灵魂的,那样也很难成为一流选手。
而“变化”则是伊藤美诚的第二个特点,也是她的“第二板斧”。
伊藤近台技术好、反手玩得溜,所以,“近台快变”就成为她的一项绝活,一般人玩不过她。
在比赛中,你很少见她“同一条线路打球超过三板”,一般“第二板”就变线了,两个大角反复调动你,让你忙得不亦乐乎。
这样,“闪电的速度”+“刁钻的变化”,在她状态好的时候,一般人还真吃不消,像昨天郑怡静就是如此,被她调来调去的,前两局真是对不上点。
所以说:
变化,是伊藤美诚能制胜的第二点。
在这里,凶,就是指单板质量高,打球凶狠。
打乒乓球:
快是“基础”,变是“灵魂”,而凶则是“保证”~即:一锤定音的能力。
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
打乒乓球,只有“快”和“变”还是不够的,如果你没有力量、不够凶,那对别人也没有多大威胁。
而伊藤美诚则正好具备这一点。
她的小臂和手腕十分有力,无论弹击还是拍球,都是凶狠得很,单板质量很高,一旦被她打上了,那真是防不住。
这一点,郑怡静应该是深有体会:单板质量太硬了,顶不住啊。
以上这“三招”,算是伊藤美诚的“三板斧”了,也是她的看家本领和成名绝技,在当今世界女子乒坛,除了中国女乒主力,其她选手能接住她这“三板斧”的寥寥无几~在她状态好的时候,威力大得很。
像这场强强对话,郑怡静就是再次倒在她的这“三板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