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阴雨导致落花严重,疏花保果调控,三周坐果统计,香叶花期管理实录
在农村老家那几亩薄田里,每年到了果树开花的季节,果农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就拿苹果地来说吧,满树的花苞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拳头攥着,里面藏着果农们满满的希望。可这老天爷好像总爱跟人开玩笑,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很多果农都深受其苦。我隔壁老李家那几亩苹果园,在春天的时候,连着下了三天的雨,这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没完没了地下着。
老李站在果园里,愁眉苦脸地看着满树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的花苞。他说:“这花可咋整啊,这雨水不把花儿都给砸坏了嘛。”你看,那花瓣湿哒哒地贴在花瓣上,有些还被打落在了地上。这种情况在我们华北地区可不少见,因为这里的地形相对平坦开阔,冷暖空气交替频繁,一到春天就容易出现这种连阴雨的天气。
其实不只是苹果树,我还知道在华南地区,有很多农户种植花卉。像蝴蝶兰这种比较娇贵的花卉,也很怕连阴雨。我有个在网上认识的花友,家就在华南的一个小镇。他说那里的地势比较低洼,一到雨季,空气湿度就特别大,他养的蝴蝶兰就会出现落花的情况。蝴蝶兰的花瓣本就薄如蝉翼,在那种潮湿的环境下,花蕊都被泡得焉了吧唧的,花瓣也开始发黄脱落,原本美美的花束变得狼狈不堪。
咱们回到苹果园这边。在果农们心里,疏花保果可是关键的调控手段。老李就跟我详细讲了他的做法。在花刚开的时候,就需要观察每一棵树的花量。如果花芽太密了,就得把那些弱花、多余的朵疏掉。老李说:“这就像家里孩子多了,不可能每个都照顾得那么周到,得把好的资源留给那些强壮的。”一般来说,从花开百分之七十左右开始,就得着手疏花了。而且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心,要一朵一朵地去看,判断哪些花有足够的潜力发育成果实。
在疏花之后的坐果统计也是很重要的。老李告诉我,他一般会每隔七天就做一次统计。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在那几亩果园里,每一棵树都得认真查看。最初的三四天,刚疏完花的时候,坐果的情况不太明显。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就能看到那些留下来的花朵开始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小小的果把儿若隐若现。到了第二个星期,那些小果子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开始冒头了。这时候的统计就需要更加仔细,要把那些发育不良的、有病虫害隐患的果子也标记出来,然后再进行一次疏果。
在我们这儿,除了苹果树,还有梨树呢。我和一个梨树种植户张大爷聊过。他说在华北这边,梨树的疏花保果也有很多讲究。他种的是一种冷门的梨树品种,叫秋月梨。他发现秋月梨的花芽和花朵结构和普通的梨树有些不一样。秋月梨的花芽比较饱满,但是花朵相对来说比较娇嫩。所以在疏花的时候,要比普通梨树早几天,并且疏花的量也要稍微大一点。因为秋月梨的花朵如果开得太密,花期短不说,落花的概率也很大。
而在华南地区,还有种植金花茶的情况。我有个朋友专门去广西的一个果园考察过。他说金花茶在那边的山坡上长得可好看了。但是他们果园也遇到了坐果难的问题。金花茶的花期比较长,从开花到结果差不多要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那里的山坡上,土壤肥力不太均匀,有些地方的果子能长得又大又好,有些地方的果子就长得皱皱巴巴的。而且在花期遇到连阴雨,金花茶的落花现象比华北地区的果树还要严重。我朋友说他在那里的时候,看着满地的落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再说说那些比较冷门的绿植品种吧。我见过一种叫铁线莲的花,我一个同事特别喜欢养。他说铁线莲有好多品种,其中有一种叫“绿玉”的,花朵小小的,白色的花瓣中间有个淡淡的红心。这种铁线莲在花期的时候也很怕多水,和果树有点像,如果土壤积水了,花朵就开得不好,还容易掉。还有一种叫“蓝鸟”的铁线莲,蓝色的花朵特别漂亮。它对光照要求很高,如果光照不足,花就开得少,即使开了也会很快落掉。
还有一种植物叫文殊兰,这种在南方比较常见。它的花朵又大又白,像个小喇叭。但是文殊兰的花期也很短,而且也很怕连阴雨。我在云南旅游的时候,看到有农户种文殊兰。他说这东西虽然好看,但是不好伺候。尤其是开花的时候,稍微有点雨水或者其他不好的天气,花瓣就会被打坏。
就像老李的苹果园一样,每年的花期管理都是一个大挑战。他从过去的盲目应对,到现在慢慢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也是走了不少弯路。老李说:“这果树就像人一样,你得好好照顾它,它才会给你回报。”他在那几亩果园里,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在管理果树花期上。
可是,像老李这样的果农还有很多,在整个华北、华南以及全国各地的果园里,无数果农都在为果树花期管理的问题而头疼。他们在面对连阴雨这样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时,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不断学习来尽量减少损失。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一个问题呢?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除了依靠果农们的经验和经验积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帮助果农们更好地应对这些花期管理的难题呢?是更精准的气象预报技术能发挥作用,还是有一些新的果园设计或者改造的方法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果树花期的影响呢?这值得我们大家一起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