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铅山县致远中学,因为学生失踪案而闻名全国。
起初很多人都认为这类似一个网络炒作,偌大的校园,十五岁的中学生,怎么会凭空消失呢?
可事实走向却如同恐怖片一样,监控消失、地下化学实验室、报废车辆、后山树林、自杀女生等线索相互交织,扑朔迷离。
10月14日下午5点49分,胡鑫宇在校园中留下最后一个镜头。这个时间他本应去教室上课,从宿舍到教室之间只有一百米的距离,期间十几米的监控盲区。胡鑫宇就这样神秘地消失了。
在关注胡鑫宇的同时,致远中学也进入视野。铅山县志远中学,是一所上饶市全日制寄宿私立中学,创建于1999年9月,据说是上饶市规模最大的优秀民办学校之一,现有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00余人。
作为一所民办中学,致远中学既有高中部,也有初中部,规模体量比较大的,这说明学校是有一定实力的。
致远中学发生失踪事件后,各类口诛笔伐,有的甚至怀疑是老师骚扰女生,导致师生因情生恨。客观从学校近年升学率来看,在当地的口碑还比较好,胡鑫宇就是一位成绩优秀的孩子,而且他从不缺课,疫情封控期间学校管控严格。
作为住校生,胡鑫宇到底去哪里了呢?目前,胡鑫宇的手机,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物件都在,只有一个新买的录音笔没了,他只带走了一只录音笔。
胡鑫宇的父母选择报警后,并未得到想要的结果,还遇到各种羁绊,最后选择公共舆论支持。很多外地人不太理解,当初为什么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如果是公办的会不会好些呢?
公办与私立,其实在上饶或者铅山来讲,区分并不明显,这里受两千年书院文化影响,有着强烈的书院耕读情怀和传承。古时共有书院2000多所,江西就有500所,其中上饶有160多所。
铅山县的鹅湖书院,有着800余年的历史,在宋时被列为“四大书院”之一,先后被两位皇帝题名赐字,宋理宗赐名为“文宗书院”,康熙亲书并赐“穷理居敬”匾额,盛极一时。
曾经的鹅湖之地,有着“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的佳话。这也是作为一所私立学校,致远中学生源不断的原因,这里有着寄宿读书的底蕴基因。
胡鑫宇失踪引发各类猜测和辩论,让铅山县广为人知,这种情形的上一次发生,已经是千年以前“千古一辩”了。究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现实的荒唐,古今竟然如此再照应。
南宋淳熙二年,也就是公元1175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陆九龄“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相约鹅湖进行学术交流,史称“鹅湖之会”。
公元1188年,辛弃疾、陈亮在此“长歌相答,极论世事”,纵谈十日,共商抗金复国大计,是为“鹅湖之晤”。
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那个时候的铅山辩论,体现的崇尚自由、开放、包容的精神,倡导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品格。
可这次各地直播人员汇聚铅山,讨论的话题则让人不适。前段时间,铅山县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舆情热度,发布相关公告,接下来在不违反原则情况下,需要定期回应和公开。
毕竟,当前的各类话题都是比较浅表的,没有全方位系统化地做过梳理,逐个热点回应更没有提上日程,特别是关于学校诸多猜测。
铅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应该及时回应网络关切,夯实城市文化推广宣传的基础,把品牌宣传与民生诉求真正落到实处。
你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